【摘要】隨著高中語文新課改的不斷改革和實施,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成為了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而深度學習在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方面發(fā)揮出了重要作用。因此,將深度學習引入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勢在必行?;谝陨锨闆r,本文從以高階問題為抓手,激發(fā)深度學習動機;培養(yǎng)高階思維,推進學生深度學習;重視學生學習遷移,引領學生深度學習這三個方面入手,為實現(xiàn)學生高階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提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希望通過這次研究,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深度學習;高階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30-0092-02
【本文著錄格式】張俊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深度學習與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J].課外語文,2020,19(30):92-93.
通過應用深度學習模式,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以達到培養(yǎng)自身高階思維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的目的。因此,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如何將深度學習更好地應用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是語文教師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以高階問題為抓手,激發(fā)深度學習動機
(一)明確高階問題設計的根本目的
高階問題設計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把開放性元素和限定性元素融合到高階問題的設計中,以保證高階問題具有更高的思維價值。例如:在講蘇軾的《定風波》時,詞中有一句是這樣寫的:“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學生在讀到這句話時會迷惑不解,因為此處的“風雨”是一語雙關。他們只能看到自然的風雨,需要聯(lián)系背景和作者經歷,才能實質性提高學生的理解力。有了這些內容的幫助,學生已逐漸進入到高階思維中。但是,由于學生的知識和經驗有限,無法理解這句話真正意思。這時,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這句話進行質疑、分析、討論和研究,使學生真正理解該句話的內在本質和深層意蘊。即此處“風雨”也指人生的不順和仕途的坎坷。這樣一來,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深度學習動機,還實現(xiàn)了學生高階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可謂是一舉雙得。
(二)明確高階問題設計的基本原則
高階問題設計的基本原則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設計出符合學生當前智力水平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知識的興趣和欲望,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我與地壇》這一課時,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這古園仿佛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睂W生在初讀時,難以理解這句話真正含義。盡管高中生已初步形成了判斷和推理等邏輯思維,但是,對于高中生而言,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只有學生具備了基礎的能力,思維活動才能有效開展。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質疑、批判、聯(lián)系、比較、反思等方面進行深度學習,而不是為學生機械地灌輸知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被動者,使學生一直處于淺層次的學習狀態(tài)。
(三)講究高階問題設計的方法與藝術
高階問題在設計的過程中,除了要明確目標和基本原則外,還要重視方法和藝術的應用。如,“主問題”法要講究提綱性和發(fā)散性;“問題鏈”要講究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次問”要講究層次性和有序性等等。例如,教師在講解《大堰河———我的保姆》時,文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兒是在獄里,寫著一首呈給你的贊美詩,呈給你黃土下紫色的靈魂,呈給你擁抱過我的直伸著的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高階問題:“試分析‘黃土下紫色的靈魂這樣表達的原因?!庇捎谶@個問題沒有統(tǒng)一、固定的答案,自然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意識,學生通過發(fā)散思維,形成多個不同的理解、認識和解讀,從而促使學生進行深入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
二、培養(yǎng)高階思維,推進學生深度學習
(一)通過比較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
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如果善于引導學生對所學的語文知識進行回顧和比較,那么學生必然會經過明確概念、精準判斷、正確推理、得出結論四個環(huán)節(jié),這為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詞語用法、句式用法、人物描寫的比較,以及文章謀篇結構、文章題材等內容的比較。對于人物形象比較而言,不同的作家,由于同屬于一個流派,他們的思想、觀點和寫作手法極其相似。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寫出來的人物形象也很相似,并且還存在很強的關聯(lián)性。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比較的方式進行深入分析,以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祝?!愤@一課時,文中三次描寫了祥林嫂的外貌,為了讓學生能夠從祥林嫂外貌變化中深刻體會她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三次外貌描寫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加深學生對祥林嫂悲慘人生和不幸命運的理解和同情,進而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意識,為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通過舉一反三,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
高階思維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和新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以有效發(fā)展。同時,還有利于學生熟練應用和掌握科學思考方式,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語文寫作課,要重視對學生舉一反三能力和觸類旁通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例如,教師為學生提供以下寫作素材,主要內容為:“西方人不喜歡吃蠶豆,原因是他們把豆吐了,卻吃了殼,認為肉少核大;西方人不喜歡煮茶吃,他們不喝茶水,只吃茶葉,覺得茶葉又澀又苦,不好吃?!币髮W生對這一材料進行深度思考,并提出在材料中蘊含的三個道理。部分學生得出的道理如下:第一,看待問題要全面化,不要以偏概全。第二,不能過于依賴經驗,不求變通,生搬硬套。第三,不要把所有的事太想當然,要一分為二地看待。然后,要求學生從三個道理中,選出一個更有創(chuàng)意的道理,并圍繞這個道理,完成一篇文章。這樣一來,不僅突破了傳統(tǒng)思維的局限性和束縛性,還使學生大膽想象,深度思考,提出各種不同的觀點,并從中選出最佳觀點進行寫作,從而為學生更好地落實深度學習,培養(yǎng)自身的高階思維發(fā)揮出重要作用。
三、重視學習遷移,引領學生深度學習
學習遷移是指學生通過在深入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分析和總結出通用的原理和規(guī)律,并將該原理和規(guī)律應用到其他新的領域,以取得良好的遷移效果。因此,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水平,為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遷移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自身的高階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講解《為了忘卻的記念》這篇文章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信仰價值的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相似主題的文章,如《記念劉和珍君》,讓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逐漸對歷史事跡形成一種敬畏心態(tài),從而更好地體會這類主題文章的作品之美。又如,學生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作者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非常自然且真實,并不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文中蘊含作者內心矛盾的段落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思考,才能很好地領悟作者的憤怒和苦悶的心情。通過這種訓練,學生自然掌握了分析文章思想感情的技巧,為學生遷移知識技能,分析其他文章的思想感情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xiàn)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發(fā)揮出深度學習模式的應用價值,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要做好以上三個方面外,還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以設計出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高階思維能力發(fā)揮出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美嬌,王巖.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
[2]田奇林.為核心素養(yǎng)和核心問題而教——基于發(fā)展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與深度學習的研究[J].中學語文教學,2019(7).
[3]陳秀輝.以深度學習激發(fā)學生的高階思維[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7).
[4]謝友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建構的語文深度學習[J].中學語文,2018(24).
[5]楊春柳.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深度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8(10).
附? ? 注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編號:GS[2017]GHB00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