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萍
【摘 要】 小學階段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而寫作教學則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思想也是具有一定差異性的,因而在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個性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體系當中,教師必須注重寫作教學,同時需要站在個性化的角度,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想法,然后結(jié)合當前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不斷豐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充分觀察身邊的事物,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不斷提升寫作水平。
一、小學語文寫作個性化教學特點
1.主體性
在個性化教學的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尊重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秉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出更多的個性化人才。因此,在實際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需求,尊重每個學生,將個性化發(fā)展融入課堂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才能在后續(xù)的寫作過程中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能發(fā)揮個性的良好氛圍,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將選擇的權(quán)利交還給學生,通過科學引導來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真實性
所謂的真實性,就是讓小學生能將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想法表達出來,盡量避免在作文中出現(xiàn)不真實的情況,如扶老人過馬路等。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真情實感表達出來,不能在作文中寫出假大空的話,這樣才能保證作文是小學生對于社會、自然和人生的真實感悟。
3.創(chuàng)新性
對于寫作來說,創(chuàng)新性是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用來區(qū)別自己的作文與他人的作文。在個性化教學之下,教師必須注重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以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然后使用個性化的寫作方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勇于突破固定思維的限制,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fā)揮空間,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一階段的思維仍然處于一個比較活躍的狀態(tài),很多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奇思妙想,此時教師不應該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
二、個性化角度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個性化引導教學不足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仍然存在著個性化引導不足的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的個性化教學理念不足,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給出學生固定的寫作題目、形式和內(nèi)容,并沒有重視學生的想法和愛好,由于小學生都是剛開始接觸寫作,此時教師應該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敢于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學會觀察周圍的事物,才能提高寫作的質(zhì)量。但是,很多教師都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學生剛開始接觸寫作就形成了固定思維,在后續(xù)的寫作中并沒有任何新意;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教師為了快速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成績,都會講授一些寫作技巧,忽視了寫作實踐活動的開展,在課堂之上,講授部分占據(jù)了大量的時間,沒有留給學生思考和寫作的時間,長期使用這種方法教學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倦怠心理,從而無法提升寫作水平。
2.個性化作文命題較少
對于一篇優(yōu)質(zhì)的作文來說,必須具有一個個性化的寫作題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教師在開展命題寫作訓練時,仍然使用較為陳舊的題目,千篇一律,并沒有將每個學生的個性凸顯出來。這樣缺乏個性化的命題作文會讓學生形成一個固定思維,一旦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題目就會套用固定的模板進行寫作,并不會進行主動思考,因而大多數(shù)的作文都是缺乏新意的,個性化嚴重不足。
3.缺乏個性化評價體系
在學生完成作文之后,更希望能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此時教師的評價就成為一項關鍵因素,一個充滿個性化的評價體系能激發(fā)起學生再次寫作的欲望。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的評價標準仍然比較單一,程序化十分嚴重,大部分都是按照優(yōu)秀、良好和差三個等級來劃分,不會指出學生寫作的不足,更加不會表揚學生寫作的精彩之處,這樣的評價讓學生在拿到作文之后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進行修改,嚴重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教師在評價時并沒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的評價并不夠客觀和公正,導致學生對寫作逐漸失去興趣和信心。
三、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
1.引導感受生活,促進隨境體驗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教師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引導,使用有意義的學習材料,從而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語文學科與生活是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的,生活中充滿了許多具有意義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必須讓學生將寫作與生活相聯(lián)系,由于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所遇到的事和物也都是具有一定差異性的,因而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最具個性化的,雖然,大部分小學生的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應該會有寫不完的人、事和物,但是很多學生在進行寫作時仍然是無從下筆,寫出來的內(nèi)容可能是具有一定特色的,卻是空洞無趣的,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小學生在家中都是家長的寶貝,從來不會參與到家庭生活和家務當中,導致小學生對實際的生活了解并不夠深入。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細心地去觀察生活,然后從生活中不斷積累,從而讓學生能更加深刻地認識生活,逐漸融入生活當中。
例如,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十分好動的階段,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開展一系列的寫作實踐活動。以一個“小雞蛋”為主題開展寫作活動,如“把雞蛋放在身邊,讓它和你一起生活和學習,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把雞蛋從二樓扔下去如何才能不碎呢?”“親自到菜市場去買一次雞蛋?!钡鹊龋@些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同時也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樂趣,然后在寫作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由此可見,寫作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在春天學生可以去挖野菜,在秋天可以去摘取豐碩的果實,在夏天可以去海邊游泳,在冬天可以去打雪仗,通過一系列的生活細節(jié)讓學生展開想象……教師只要有效利用就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會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將自己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情感寫進自己的作文當中,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文才更加具有個性和魅力。
2.依托情境創(chuàng)設,鼓勵積極創(chuàng)作
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即便是看到了相同的物和事,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而小學生的思維則更具有發(fā)散性,充滿著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如一個“0”,在有的學生眼里可能是水珠,而有的學生則認為是游泳圈。寫作文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充滿了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而小學生寫出的作文則應該是充滿童真的,也是成長過程中十分精彩的一部分,是充滿奇思妙想的。因此,教師必須利用多種形式來開展寫作教學,如音樂作文、幻想作文和看圖作文等,從而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廣闊的寫作空間。
例如,在寫作課上,教師可以將“森林超市招聘大會”作為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寫作情境,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為森林中可愛的動物,然后去參加招聘會,寫出自己的特長和應聘的優(yōu)勢。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是非常純真的,會絞盡腦汁地想象,通過了解不同動物的特點來推薦自己,從而打動面試官,這樣寫出來的作文雖然會比較稚嫩,卻會讓人有意料不到的驚喜。再如,教師以“節(jié)日”為主題開展寫作教學時,可以使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歡快的節(jié)日音樂,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節(jié)日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大膽想象,設計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節(jié)日。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作文中將自己的想法和美好愿望寫出來,從而寫出一篇篇能體現(xiàn)學生個性特色的作文。
3.注重立足教材,實施讀寫結(jié)合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教師走入了一個這樣的誤區(qū),即完全放任學生自由寫作,將作文課變成了一節(jié)實踐活動課。對于寫作教學來說,不管是讓學生去感受生活進行寫作,還是讓學生開展想象去寫作,都是需要依托于教材的,并不能完全脫離教材。隨著我國教學體系的不斷改革,教材也隨之更新,在教材中不僅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也收錄了許多緊跟潮流的優(yōu)質(zhì)散文和隨筆,這樣主要是為了教師更好地把握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在教材中不僅有羅列好的作文訓練,同時還有具體的達標要求。因此,教師在開展個性化寫作教學時,必須依托教材,學會從教材中發(fā)掘資源,做到善于使用教材。
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學習寫作,在讀寫結(jié)合訓練中學習寫作技巧和方法,在欣賞名家名篇的過程中感悟作者的寫作特點和鮮明個性。例如,在講授《燕子》一課時,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對燕子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課上,教師就可以在課上播放一些演奏音樂,讓學生展開想象,充分地進行聯(lián)想,然后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也許學生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文很稚嫩,卻充滿了真情實感。此外,教師在讓學生開展讀寫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想象擴寫訓練,對文章進行續(xù)寫,這樣可以進行聯(lián)想,也可以積累到更多的優(yōu)美詞句,為后續(xù)的作文寫作打下基礎??偠灾?,教師必須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之上善用教材,將讀與寫相結(jié)合,在讀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寫,為寫作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給學生的寫作帶來更多的趣味性。
4.合理智慧點評,延續(xù)學生熱情
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和肯定,作為寫作教學的指導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每一篇作文,認真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開發(fā)學生的潛力,能讓學生對寫作充滿信心。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剛剛開始接觸寫作,難免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如果教師一味嚴厲批評,那么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和畏懼心理,寫作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嚴重的打擊,長久下去就會讓一部分學生失去寫作的信心。因此,即便學生出現(xiàn)了一定的錯誤,教師也需要認真批改每一篇作文,用心去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對于不足之處也需要鼓勵學生,使用更加委婉或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評價,以便學生在后面繼續(xù)進行修改,通過多次的修改完成一篇佳作。
例如,有些學生寫作文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虎頭蛇尾的現(xiàn)象,那么教師就可以使用“行百里者半九十”作為評語;如果有些學生寫作文的字跡比較潦草,那么教師可以“草書學生,如果下次依然這樣寫,那么全班學生都會看到你的草書作品”為評語;如果有的學生經(jīng)常丟字少字,那么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評價:“丟字就像你在下雨天打了一把已經(jīng)出現(xiàn)破洞的雨傘,教師并不希望你淋到雨,那樣會生病的。”等等。通過這些比較幽默風趣的評價語言,能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此外,教師還可以選取一些比較優(yōu)秀或者進步比較大的作品進行全班展示,從而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為了能讓自己的作品也得到展示,學生會更加認真地寫作文,而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更加具有個性化。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必須針對學生的個體思維,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才能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通過科學的引導讓學生寫出具有個性化的作文。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jié)合生活化的素材,豐富學生對于寫作的認識,讓學生能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此外,還需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寫作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寫作的信心和興趣,讓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喜愛上寫作,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更加具有個性化的作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岳發(fā)勛.個性化視角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20):243.
[2]常承曦.淺談作文教學如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J].學周刊,2018(1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