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潔
大學體育精神是大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拼搏、超越、不放棄”的堅強意志品質(zhì)、“相互理解、友誼、團結(jié)、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和“自強、自立、自尊、自愛”的健全人格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助力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成功實現(xiàn)就業(yè)、積極開拓事業(yè)。但大學體育精神屬于抽象的意識范疇,相對難以把握和傳承,只有將其物化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熏陶、教化和激勵的作用。
大學體育物化文化就是指將體育精神層面的非實物或稀有物轉(zhuǎn)化為能夠廣泛傳播的有形物而形成的體育文化物品,是大學體育精神的重要載體。目前國內(nèi)關于體育物化文化的研究對象范圍較窄,大多集中于體育場館、器械、雕塑、宣傳設施及圖書音像資料方面,缺乏如國外對體育繪畫、攝影、音樂和漫畫等物質(zhì)文化的研究。濱州學院的體育物化文化主要是體現(xiàn)在體育場館與設施、體育宣傳設施、體育圖書三個方面,涉及面非常狹窄,且各方面本身建設也不完善,所以學生對校園體育文化的感知較弱,對其中所蘊含的大學體育精神的感知更弱?,F(xiàn)有的物質(zhì)文化無法讓學生隨時隨地感受到體育精神的熏陶,其教化和激勵作用的傳播途徑受到制約。
首先從體育場館的建設情況看,濱州學院目前的場館數(shù)量非常有限,僅有的幾個室內(nèi)場館只用于體育學院的專業(yè)課程授課,但也不能滿足教學與訓練需要;學校的公共體育教學都是在室外場地進行。場地的配備情況與2004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中的標準無論在數(shù)量上還是種類上都有較大差距。且體育場館的設計中規(guī)中矩,缺乏標志性的體育場館。其次是體育宣傳設施。濱州學院的體育宣傳主要是依靠校報、學校網(wǎng)站、學校微信公眾號,但宣傳的頻率非常低,不能形成持續(xù)有效的宣傳氛圍。體育類圖書資料少,非體育專業(yè)學生借閱量少,沒有體育類音像資料。
濱州學院目前對體育場館的建設投入不足,在場館設計理念上缺乏個性,沒有標志性體育建筑物。國內(nèi)學校體育發(fā)展得好的高校中都有標志性體育建筑物。如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108米跨度的懸掛輕型屋面、南京大學方肇周體育館以三個正方形體塊的旋轉(zhuǎn)、咬合、對位為空間特色的“火立方”、北京大學體育館的“運動著的乒乓球”屋頂?shù)?,這些體育建筑的設計提升其文化品位,彰顯其個性及魅力,既能與辦學理念與大學精神相呼應,又能象征著體育運動的魅力,對于學生有重要的精神教育價值。即使有些高校的體育場館的形象和造型相對樸素,但作為功能性體育建筑,其建筑面積、容納量、多功能性使其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其舒適的運動環(huán)境、多樣的運動項目、豐富的情感體驗也會在學生們的心里也會成為標志性建筑物。因此,濱州學院也應加大財政投入,在體育場館的建設上要注重功能性與標志性并舉,給予學生外觀造型和實用功能的視覺與體驗上的雙向沖擊,從而有更深刻的情感刺激和精神教育作用,對于大學體育精神的培育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體育雕塑是運動與藝術的完美結(jié)合,它較之建筑更能注入精神與文化含量,它體現(xiàn)著體育運動的力與美、動感與激情,作為一種三維立體的藝術形式極盡自身的優(yōu)勢充分體現(xiàn)體育精神世界的昂揚、崇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是排球,于2015年建成以排球為代表的北航體育精神雕塑《永恒的搏擊》;清華大學的體育館旁矗立著著名的體育教育家、一生積極倡導體育精神,完善學生的體質(zhì)和人格的馬約翰先生的雕像。所以,無論是學校重要的體育歷史人物還是優(yōu)勢體育項目,都可以成為體育雕塑的題材,它們代表著這個學校的體育精神。所以,濱州學院在沒有杰出體育歷史人物的情況下,可以積極建立學校運動隊,完善訓練體系和競賽機制,形成優(yōu)勢項目,并建造體育雕像,對全校的體育運動起一種引領與激勵的作用,對大學生的人格完善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學校要強化傳統(tǒng)優(yōu)勢運動項目或培育優(yōu)勢項目,打造品牌項目,加強體育精神的宣揚,并以其為基礎,凝練學校體育標識,使其成為大學生的精神火炬。體育標識可以是標志色、標語或運動口號、吉祥物、體育徽標等。例如耶魯大學的體育標準色為藍色,體育吉祥物為牛頭犬Bulldog,體育昵稱為Bulldog,體育標志是“Y”;哈佛大學的體育標準色為紅色,體育昵稱為Crimson(深紅色),體育標志是“H”。而且兩所大學的體育標準色與學校標準色是一致的,在運動場地、器械、體育宣傳冊、運動服和體育網(wǎng)站等地方得到了普遍使用。學校體育標識就是體育精神的符號和象征。所以,濱州學院應根據(jù)“自強不息,守正出奇”的學校精神、航空內(nèi)涵建設的辦學特色,積極培育優(yōu)勢體育項目,進而凝練學校體育標識,以促進大學體育精神及大學精神的培育。
大學體育精神的培育和弘揚除了借助積極組織各種體育活動與賽事外,還可以構建全域宣傳格局,多路徑進行體育相關信息的傳播。國外大學的體育宣傳途徑多、頻率高,他們會在大學的電視、電臺、學校官方網(wǎng)站、協(xié)會或俱樂部網(wǎng)站甚至俱樂部刊物上發(fā)布賽事的戰(zhàn)況、戰(zhàn)績與體育人物。據(jù)統(tǒng)計,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期間,哈佛大學共有體育新聞548篇,耶魯大學有749篇。這是國內(nèi)大學不能企及的數(shù)據(jù)。國內(nèi)有少數(shù)幾所高校有較好的體育物質(zhì)文化,如湖南師范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江西財經(jīng)大學等有體育壁畫,南昌大學將運動會光榮榜物化為大型展布,上面有近十年獲得校運會學生團體總分前八名、教工團體總分前八名和體育道德風尚獎的單位名稱[1],這極大地發(fā)揮了物化文化的激勵作用,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和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等。這些都應是濱州學院學習的標桿,重視大學體育精神的激勵和熏陶作用,并構建全域宣傳格局,促進大學體育精神的培育與弘揚。
“健全人格,首在體育?!贝髮W體育精神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核心,高校要重視大學體育精神的弘揚,更要重視精神物化的載體和平臺的搭建。標志性的體育建筑、體育雕塑、體育標識、體育宣傳欄(或畫,或書)等都是有效的載體和中介,還有更能深層次詮釋體育精神的體育影視、體育歌曲、體育漫畫等。濱州學院作為在全國地方本科高校組建飛行學院的第一所學校,應以航空內(nèi)涵建設為切入點與突破口,加快、加強大學體育物化文化建設的速度與力度,以充分弘揚大學體育精神,為新時代的航空航天人才培養(yǎng)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