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 頡方正
(1)注重信息技術,回歸教學理念。教育主管部門越來越重視教師能力比賽,將考察的重點放在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從多個角度考察教師的教學能力?;诖?,教師應當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巧妙整合數字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優(yōu)質的信息化學習資源。
(2)關注教學過程,重視教學效果。舉辦信息化教學大賽,是為了考察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的能力,能否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學習環(huán)境。近幾年來,“教學效果”成為了信息化教學比賽中的重要評分指標,由此可見,信息化教學從重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逐步轉變?yōu)橹匾暯虒W效果。除了這點轉變外,信息化教學大賽也越來越重視觀念的轉變,重在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
為了促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切實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教育主管部門開設各種各樣的大賽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參加大賽,教師能夠把握信息化教學的最新動態(tài),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要想真正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積極主動地參加多種多樣的信息化教學培訓是非常關鍵的。一般而言,經過專門培訓的教師往往能夠理解信息化教學的含義,也能以一定的信息技術儲備為底氣,積極報名參加信息化教學比賽。因此,培訓是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先決條件。例如,我學校已舉辦了微課、慕課等一些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在開設比賽初期發(fā),不少教師對微課等信息化教學方式內涵的理解并不透徹,也沒有真正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在微課的設計制作上存在很多問題。面對這樣的現狀,學校多次安排教師外出學習,觀摩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自身教學素養(yǎng)。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為了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學校應當建立一種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機制。該機制中應當涵蓋信息化教學量化考核方案、比賽模式、獎勵措施等方面,這樣就能清晰地量化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工作量,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到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從而推動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進程。對在各級比賽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學校應當給予獎勵,增強他們信息化教學的信心,同時他們也可以成為其他教師學習的榜樣。值得注意的是,在組織校內信息化教學比賽時,學校要嚴格參照國家級、省級賽事的評分標準,并基于本校實際情況,制訂詳細的比賽方案。
當前,隨著各級教學能力比賽的開展,信息化教學改革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趨勢。教師參加教學能力比賽,可以強化信息化教學理念。隨著信息化教學大賽要求的不斷變革,教師在參賽過程中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已經能夠有意識地去學習信息化教學的理念與模式。其次,參加教學能力比賽能夠幫助教師完成優(yōu)質的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需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積累經驗,進行教學反思,才能切實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大賽是一個優(yōu)質的平臺,教師們不僅可以了解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新興理論,還能和同仁們一起學習切磋,交流經驗。因此,在這樣良性競爭的環(huán)境中,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將會得到質的提升。
2016年,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中指出,教育主管部門應當積極組織推進多種形式的信息化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信息化教學模式,讓信息化教學模式成為常態(tài)。如果把信息化教學大賽比作為演練場,那么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才是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主戰(zhàn)場。當前,“互聯網 +”已經成為新的時代浪潮,為教育教學的信息化建設開辟了新的發(fā)展路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線教師可以充分依托信息化平臺,利用全新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進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例如,在開設相關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將課程的背景資料上傳至云班課中的資源庫中,同時設置一定的課前任務。課前通過平臺預習,學生能夠提前了解到課程的背景,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在課程開始時可以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教學。課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yè)和測驗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信息設備的輔助下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獲取知識,形成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教師也能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信息化潛力,讓學生通過自主查找資料的方式,制作相應的學習課件,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篩選、整合,上傳至教學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學習和交流。這樣一來,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進一步充實了教學資源庫。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當自覺肩負起育人使命,在實際教學中巧妙融入時代元素,為學生打造與時俱進的新時代課程。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應當積極創(chuàng)設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效推動信息化教學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