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子涵
三月初春,街上,溫和的東風(fēng)吹散了一冬的凄寒與寂寥,整座城市從沉睡中蘇醒,顯得神采奕奕,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推開家門,一股誘人的清香鉆入我的鼻翼,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槐花餅的味道,我滿心歡喜地奔進(jìn)廚房?!澳慊貋砝?!喏,你最愛吃的槐花餅?!蹦赣H把一個盛著槐花餅的盤子放在桌上,在槐花的清香中,她一臉的滿足,但隱隱地還夾著一絲不舍,“這是冰箱里凍的最后一袋槐花了,再想吃可就沒有了?!?/p>
母親的話讓我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這幾塊槐花餅上。我如視珍寶般夾起槐花餅,輕輕咬下一口,熟悉的味道占據(jù)了整個味蕾,兒時的記憶像開了閘的洪水般奔涌而出。
記得那時故鄉(xiāng)的老屋前有一棵古槐,每到春天,總有一股清新的槐香縈繞。那棵高大的古槐有著銅褐色的枝干,上面長出幾枝嫩綠的芽。它們追著春風(fēng)的腳步,向上攀登著,要不了多長時間就長成一叢濃密的綠。在綠中,又長出一串串黃蕊白瓣的、燈籠似的花來,散發(fā)出淡淡的香,縈繞在老屋前后,讓人沉醉。
槐花初開時,奶奶就把縫紉臺挪到院里,在那棵古槐下為我縫制春天的薄衣。溫暖的橘色陽光灑在奶奶身上,只見她嫻熟地穿針引線,目光專注又執(zhí)著,似是在做著世界上最重要的事。陽光映在布上,讓年幼的我總有種錯覺,仿佛奶奶把春日的暖陽和愛一起縫進(jìn)了新衣,哦,還有那滿院的槐花香。
槐花的花期只有短短幾周,所以,當(dāng)古槐開出第一朵槐花時,我就開始掰著指頭數(shù)日子。盼啊盼,終于有一天,大人說,可以搖槐花了,這時的我立刻就會進(jìn)入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圍著古槐雀躍地翹首仰望。大人在木梯上搖動著樹枝,我就抱著一只大竹籃,仰著脖子,在漫天的槐花雨中盡可能多地接住那一串串的槐花。等樹上的槐花所剩無幾時,我的脖子已經(jīng)是又酸又累。但記憶里卻只知道槐花很香、很多、很美。
搖盡槐花,奶奶開始做槐花餅?,摪椎幕ò杲櫾谇辶恋乃?,洗凈、撈出、瀝干,放入沸水中微微燙過后,拌進(jìn)乳白的面糊里,然后在鍋中煎至兩面焦黃,盛放在圓圓的竹墊上,擺在院里,招呼左鄰右舍一起品嘗這春天的饋贈。兒時的春天,滿滿的都是槐花香。
長大后,我離開了故鄉(xiāng),離開了古槐,仿佛也離開了春天。只是,奶奶知道我愛吃槐花餅,便在每年故鄉(xiāng)的槐樹開花時,給我們寄來許多。母親把槐花仔細(xì)清洗,放入冰箱中存好,以慰藉我這一顆遠(yuǎn)離故鄉(xiāng)的心。每每吃到故鄉(xiāng)的槐花做的槐花餅,我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古槐下,小小的槐花,成就了我的整個春天。后來的很多個日子里,我常常想,其實只要心與故鄉(xiāng)相連,哪怕身在異鄉(xiāng),也會感受到春天。心中是春,花香自來。
看著盤中金黃的槐花餅,我突然想到,五月份,故鄉(xiāng)的槐花就開了。今年,我要回去看看。風(fēng)中,仿佛已經(jīng)有了一縷槐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