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司煥煥
胎兒異常包括胎兒畸形或死胎,前者主要是指胎兒在子宮內(nèi)發(fā)生的結(jié)構(gòu)或染色體異常[1,2]。胎兒異常原因較為復雜,可能與胎兒自身遺傳性因素、母體或外界環(huán)境因素等有關(guān),臨床上常建議終止妊娠[3,4]。突發(fā)的胎兒異常事件可能導致孕產(chǎn)婦心理嚴重創(chuàng)傷,既往有研究證實部分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將發(fā)生長時間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以及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5],對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對于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臨床實踐表明,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對于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心理調(diào)適與重建效果不理想[6]。同理心護理強調(diào)“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感受患者所思所想,盡可能幫助其解決問題,對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具有積極的作用[7]。臨床研究表明,家庭支持計劃可明顯緩解重大疾病患者負性情緒,對減輕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作用顯著[8]。筆者探討分析同理心聯(lián)合家庭支持計劃護理對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心理健康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筆者醫(yī)院收治的98例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經(jīng)影像學手段檢查確診為胎兒異常,孕周>16周,均接受引產(chǎn)治療;(2)具有正常的溝通交流能力;(3)依從性良好,能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操作;(4)該研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以及家屬均已知曉研究內(nèi)容,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精神異常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2)伴有惡性腫瘤或結(jié)核患者;(3)酗酒患者;(4)凝血功能嚴重障礙者;(5)長期接受激素治療患者;(6)伴有全身嚴重感染患者;(7)重要臟器發(fā)生器質(zhì)性病變者;(8)過敏體質(zhì)或合并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結(jié)締組織??;(9)參與其他項目研究患者。利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將納入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入院時綜合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性格特點、社會背景,根據(jù)其病情采取適當?shù)闹委熀妥o理措施,同時進行疾病相關(guān)知識的宣教。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同理心護理聯(lián)合家庭支持計劃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成立??谱o理干預小組,由科室護士長擔任組長,科室骨干成員協(xié)助展開工作,邀請業(yè)界知名專家教授開展大講堂傳授同理心護理以及家庭支持計劃理論知識,通過臨床演練提高護士業(yè)務能力,促使護士能感知并理解患者心理問題,靈活運用相關(guān)理論幫助患者改善心理健康。(2)同理心護理。①傾聽: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內(nèi)疚等復雜心理,護士在日常護理活動中需敏銳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肢體動作以及特征性表現(xiàn),主動與患者交談,誘導其吐露內(nèi)心真實想法,進而通過傾聽獲取相關(guān)信息,為對癥心理干預提供重要依據(jù)。傾聽過程中靈活運用語言、肢體、眼神等多種溝通方法,與患者保持目光接觸,多采取提問的方式誘導患者提供關(guān)鍵信息,在其傾訴過程中避免打斷患者,根據(jù)其言語中表達的信息或心理困擾給予適當回應,并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與心理輔導,加強其對妊娠期胎兒異常認識,消除其恐懼心理;②同理反應表達:充分理解尊重并接納患者,設(shè)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感知其復雜心境,主動為其提供幫助,運用暗示性的言語與肢體動作鼓勵、安慰患者,與其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以達到情感共鳴,進而讓患者進一步表達內(nèi)心更深層次的想法。(3)家庭支持計劃護理。①評估:患者入院對其行家庭功能問卷調(diào)查,分析其家庭功能狀態(tài),了解其社會支持系統(tǒng),梳理清楚主要問題,在患者及其家屬的共同參與下,擬定家庭支持計劃;②與患者主要照顧者進行溝通交流,以PPT的形式詳細講述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心理特征,反復強調(diào)家庭支持對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況的重要性,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理解其無理要求或無理取鬧等行為;③積極動員患者的親朋好友關(guān)心愛護患者,并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組別 n 年齡(歲) 孕周(w) 類型[例(%)] 文化程度[例(%)]死胎 畸形 小學及以下 初/高中 專科及以上觀察組 49 28.86±4.81 24.92±4.45 16(32.65) 14(28.57) 6(12.24) 21(42.86) 22(44.90)對照組 49 29.13±5.53 24.57±4.31 18(36.73) 17(34.69) 7(14.29) 17(34.69) 25(51.02)χ2/t值 - 0.258 0.395 1.166 0.689 P值 - 0.797 0.693 0.558 0.708稽留流產(chǎn)19(38.78)14(28.57)
1.3 觀察指標 (1)干預前以及干預15 d后運用焦慮自評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與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0]評估患者焦慮、抑郁嚴重程度,SAS、SDS量表均含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四級評分,得分越高表明焦慮、抑郁越嚴重;(2)干預前以及干預15 d后采用臨床用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診斷量表中文版(clinicianadminister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cale,CAPS)[11]評估患者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該量表包括34個條目,每個條目0~4分,得分越高表明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越嚴重;(3)干預前以及干預15 d后應用三維篩選評估模型(Triage Assessment Sys-tem,TAS)評估患者的情感、認知、行為水平,該量表包括3個維度,每個維度分6個等級,維度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情感、認知、行為受到改事件的影響越大[12]。 (4)干預前以及干預15 d后采用家庭功能評分量表評估患者家庭功能,該表共包括問題解決、溝通、角色、情感反應、情感介入、行為控制、總體功能7個維度,共6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四級評分,得分越高表明家庭功能越差[1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應用SPSS 20.0軟件。計量資料以()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n)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SAS、SDS、CAPS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SAS、SDS、CAP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 2 兩組 SAS、SDS、CAPS 評分的比較(,分)
表 2 兩組 SAS、SDS、CAPS 評分的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SAS SDS CAPS觀察組(n=49)干預前 48.81±4.38 50.14±4.62 105.84±15.43干預后 41.44±2.67*# 42.85±4.06*# 65.91±6.14*#對照組(n=49)干預前 48.42±4.53 50.67±4.81 104.13±15.57干預后 45.61±3.04* 46.64±4.29* 78.56±10.48*
2.2 兩組TAS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TAS情感、認知、行為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TAS評分的比較(,分)
表3 兩組TAS評分的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情感 認知 行為觀察組(n=49)干預前 6.55±0.42 6.84±0.57 6.47±0.53干預后 3.62±0.27*# 3.83±0.45*# 3.72±0.39*#對照組(n=49)干預前 6.60±0.61 6.71±0.66 6.35±0.78干預后 4.58±0.43* 5.04±0.49* 4.54±0.65*
2.3 兩組家庭功能評分量表得分的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問題解決、溝通、角色、情感介入、情感反應、行為控制、總體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 4。
突發(fā)的胎兒異常事件對于孕產(chǎn)婦屬于嚴重的應激事件,將導致部分孕產(chǎn)婦心理應激障礙,致使其長時間處于壓抑狀態(tài),并伴有典型的創(chuàng)傷后癥狀,嚴重者甚至有自殺想法[14]。臨床常規(guī)護理雖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負性情緒,但臨床實踐表明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在未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導和家庭支持下,仍有部分患者將出現(xiàn)負性情緒或創(chuàng)傷后癥狀加重[15]。近年來同理心護理作為心理護理的主要手段已逐漸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理心護理主要通過傾聽、換位思考、同理反應表達等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適時靈活運用共情以促進患者表達出內(nèi)心更深層次的感受,進而有利于護士針對性地提供各項心理干預措施,最終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16]。 臨床研究[17]表明家庭功能與患者身心狀態(tài)密切相關(guān),家庭關(guān)懷程度可直接影響住院患者的健康狀態(tài)以及生活質(zhì)量,良好的家庭支持可增強患者歸屬感,減輕其精神壓力,促進其預后。
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干預后SAS、SDS、CAPS評分以及TAS中情感、認知、行為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同理心護理聯(lián)合家庭支持計劃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慮以及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可提高患者情感、認知、行為,追其原因可能是在同理心護理干預下,護士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盡力為其提供幫助,讓患者感受到幫助和支持,進而傾訴其內(nèi)心真實感受,進而護士可依據(jù)患者性格特征與內(nèi)心需求靈活對其進行心理調(diào)適與支持,故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同時在家庭支持計劃護理干預下,家庭成員理解患者,包容患者,為其提供情感支持,讓患者感受到被愛,進而自尊感明顯增強,在親人的幫助下能夠克服各種心理障礙,促進患者恢復健康。郭剛等研究[18]表明同理心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情緒,消除其心理障礙;劉娟等研究[19]表明來自于家庭的關(guān)心和支持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優(yōu)化其心理狀態(tài)。該研究與上述研究結(jié)果大體一致。
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干預后家庭功能評分量表中問題解決、溝通、角色、情感介入、情感反應、行為控制、總體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家庭支持計劃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家庭功能,追其緣由可能是因家庭是患者最安心的港灣,家人是患者最信任的人群,來自于家庭成員特別是配偶的幫助與情感支持具有其獨特優(yōu)勢,不僅能夠幫助患者解決現(xiàn)實問題,而且可通過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直接觸動患者內(nèi)心深處,同時還能幫助患者實現(xiàn)角色轉(zhuǎn)換,并通過情感介入促進其心理平衡,最終達到恢復家庭功能的目的。魏靜梅等研究[20]表明家庭支持護理可明顯緩解胎兒異常孕婦抑郁情緒與創(chuàng)傷后應激,有助于其家庭功能的改善,本研究與其研究結(jié)果大體一致。
表4 兩組后家庭功能評分量表得分的比較(,分)
表4 兩組后家庭功能評分量表得分的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問題解決 溝通 角色 情感介入 情感反應 行為控制 總體功能觀察組(n=49)干預前 13.63±4.21 19.14±3.51 25.17±5.16 18.24±4.89 14.04±3.47 19.79±3.44 25.39±2.62干預后 7.78±1.18*# 13.71±2.07*# 18.79±2.41*# 12.22±2.36*# 8.53±1.35*# 13.52±1.28*# 14.64±1.57*#對照組(n=49)干預前 13.26±4.37 19.08±3.72 25.37±5.82 18.45±4.73 14.87±3.11 19.71±3.37 25.43±2.49干預后 10.24±1.39* 16.21±2.19* 21.43±2.17* 15.84±2.59* 10.09±2.46* 16.88±2.14* 18.14±2.35*
綜上所述,同理心護理聯(lián)合家庭支持計劃護理有利于促進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心理健康,有助于家庭功能的恢復。該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樣本數(shù)量較少,可能會對結(jié)果造成一定的統(tǒng)計學誤差,但本研究為胎兒異常孕產(chǎn)婦的臨床護理干預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