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英
◆摘? 要:古詩詞的學習對小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鍛煉思考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對古詩詞的教學,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摸索出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讓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一種熱情,提升文學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古詩詞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一直是各種教育學家推崇的熱點,也是語文教師教學中最關(guān)注的板塊。所以,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質(zhì)量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guān)注,為了完善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老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及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模式;學生也要積極主動的接受知識,自主思考領(lǐng)悟古詩詞中的深刻意義。為此,本文就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及案例,希望對教師和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幫助。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詩詞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需要的不僅是教師開門見山的導入方式,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對古詩詞的興趣。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知識有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好的吸收教師講述的內(nèi)容,也有利于教師進行進一步教學。很多時候,教師講述的內(nèi)容并不能得到學生的回應,教師帶動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會降低教師的講課熱情,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采用情景導入、讓學生有感情朗讀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可以理解詩句展現(xiàn)的畫面,體會作者寫詩時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詩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例如,學生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想象重陽節(jié)京城的盛況,再讓學生感受自己對多時未見的朋友的感受,有了這些條件,再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重音和句子的抑揚頓挫,這樣學生自然產(chǎn)生了對詩詞的興趣,愿意走進詩中,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
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狀態(tài)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而小學生本身自己的理解能力就低,所以更加依靠教師上課陳述的各種重要點,這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占據(jù)了主導地位,這種傳統(tǒng)方式,雖然有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卻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降低,不愿意自己去理解和思考,處于被動輸入,接受填鴨的狀態(tài),這樣不利于未來的進一步學習,更不利于未來對文學詩詞的理解和體悟。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要想真正落實好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讓學生真正自主學習,教師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通過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填鴨式的教學變成對學生的一種正確引導,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古詩文,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體悟,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例如,學生在學習《望廬山瀑布》一文中,教師先通過自己的理解,對文章的內(nèi)容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行深入了解,這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層意義。
三、潛移默化的滲透教育
語文新課標的核心在于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和文化素養(yǎng),培育并弘揚歷史悠久且經(jīng)久不衰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小學生年紀很小,在這一時期,他們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念都還不完善,情感方面的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語文的滲透教育就顯得尤為關(guān)鍵。比如在講解詩詞時,應避免那些復雜精煉的語句,而應該從學生熟悉的場景出發(fā),應該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們能直觀的感受并理解詩詞。還有在講解詩詞長文時,可以采用有感情地朗讀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也豐富了課堂,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例如:當講解《贈汪倫》這首詩時,我會直接問學生們:“你們有沒有特別要好的小伙伴???”學生們一定會異口同聲的回答:“有!”“那你要和自己的小伙伴分開了,可能再也見不到了,傷不傷心啊,詩人和你們一樣,他在和自己的好朋友分開的時候?qū)懴铝诉@首詩?!蓖瑢W們都很理解此時詩人的心情并且對這首詩有了更直觀的感受。這種教學方式無疑大大提高了小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力,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所以,通過潛移默化的滲透教育,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改善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新課改貢獻一份力量
四、營造學習古詩詞的輕松氛圍
只有在輕松的氛圍中,同學們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去被發(fā)掘,同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大腦會更加的活躍,整個課堂氣氛會特別活躍,同學們吸收知識的效率也特別高。就類比為什么人們喜歡娛樂呢,那種輕松的氛圍帶給人的愉悅感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在講解《詠柳》一詩時,不應從書本著手,而應該放眼于自然,通過直接讓學生們觀看柳樹柳葉,或是放映柳樹柳葉的照片來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柳葉的魅力,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在二月春風的吹動下,柳條隨風飄搖,搖曳多姿,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就會把自己置身其中,感到此詩的畫面美。可見在輕松的氛圍中,通過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古詩詞的學習氛圍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五、總結(jié)
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jié)合新課改中提出的要求,優(yōu)化教學模式,在講解古詩詞時,注重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帶著問題探究古詩詞含義,并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古詩詞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學生學習效率明顯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播放教學視頻,并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古詩詞,朗讀中了解古詩詞抒發(fā)的情懷,并深入理解古詩詞滲透的文化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傊?,在古詩詞學習中,教師要利用各種資源和教學技巧,營造更好的教學氛圍,讓詩詞中的情景“活”起來,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詩詞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江寶平.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甘肅教育,2019(04):94.
[2]桑吉華.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解析[J].學周刊,2019(04):51-52.
[3]陳應喜.論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學周刊,2018(3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