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平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河埠中心小學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于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儲備量,對于學生的求知欲望來講是極大的滿足,而且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新的知識點,更好的去開拓視野。在新課改要求之下,對于學生閱讀有了更高的比更高的要求,所以學生應該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閱讀儲備,讓自己遨游在閱讀的海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達到語文教學目標。
現(xiàn)在的教學,越來越講究自我學習以及自主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自我價值,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是一種鼓勵的角色,用鼓勵的方式進一步激勵學生們學習,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那么學習方法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師應本著尊重學生本性的能力,找到一個個性化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率。[1]
如在教學《曹沖稱象》一文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帶領學生初步閱讀,先了解課文的大概,然后再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用自己的方式去閱讀,然后組織學生們集體討論,自由發(fā)言,在這篇課文中學會了什么。有的學生的發(fā)言注重的是作者的描述手法,有的學生注重的是曹沖小主人公的聰明智慧。通過自由發(fā)言以及集體討論,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活躍的課堂氛圍以及學生們在學生中體驗到的快樂感,更重要的是自我對課文的理解和印象都進一步加深。
我們經(jīng)常說,帶著疑問去閱讀才能在閱讀中思考。那么,在閱讀的過程常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找出疑問或者問題,然后帶著疑問和問題進行深入的閱讀,閱讀效果將會事半功倍。[2]如何去尋找疑問呢,一般的疑問不是在重點處就是在題眼處,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在文章的“空白”處。
解答疑問的關鍵就是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查找一些資料,同學們之間探討,比如《烏鴉喝水》一文中,學生們首先看到的就是文中最為顯眼的插圖,一只烏鴉口渴了,但是瓶子里只剩下半瓶水,它要怎樣才能喝到呢,學生們帶著這個疑問去閱讀課文,就會發(fā)現(xiàn)答案很簡單,而看似簡單的答案背后卻體現(xiàn)了烏鴉的一種大智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們形成適合自己的,高效的閱讀方式,也并不是閱讀一篇課文或者詩詞就能夠形成的,這要依靠一篇一篇的閱讀,只有這樣,不管是閱讀習慣也好還是閱讀方式也好,才能逐漸形成。而此刻教師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好一位引導者,引導學生們去尋找疑問,提出不同的問題,如此一來,主動性的提高便不在話下了。還有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一看題目,很多學生會不解,那么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誰是雪地里的小畫家,小畫家畫了什么,為什么稱之為雪地里的小畫家呢。帶著這些疑問去閱讀,學生不僅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更加重要的是,他們了解了動物們的腳掌都是什么樣的。其實《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課文的難度并不高,學生們可以非常輕松地找到答案。對于閱讀能力以及習慣的培養(yǎng),要本著從易到難的原則,不然基礎的閱讀知識沒有掌握,在后期較難的閱讀中不僅會顯得非常吃力,還會降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交流是閱讀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學生們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閱讀的成長速度將會更快。教師作為引導者、鼓勵者,一定要注重提高學生們發(fā)言的勇氣,敢于說出自己的閱讀方法以及在閱讀中的收獲,閱讀后的感悟等等。尤其是一些比較獨特的見解,一些與眾不同的想法,更值得被鼓勵,值得在課堂上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之后,是更大的收獲,以及更加深入的學習興趣。正如職工們在公司中的頭腦風暴一樣,其實在閱讀的課堂上,學生們也照樣需要閱讀的頭腦風暴。只要是經(jīng)過思考之后的感悟以及認知,教師們都應該給予積極正面的肯定,這樣學生們收獲的喜悅會更多。
比如在閱讀課文《小蝌蚪找媽媽》一文中,我讓學生們在閱讀之后聯(lián)系自身實際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學生們都踴躍地說出了自己對該篇課文的感受。一部分學生認為,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都離不開媽媽的愛,都需要有媽媽的關心和照顧。有些學生就想到了自己在生病時候,媽媽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學生聯(lián)想到,放學回家后,媽媽做的飯菜都是自己最愛吃的飯菜……說明這篇課文啟迪了學生們對母愛的認知。那么,在意識到媽媽的無私與偉大之后,學生們又進一步提出,媽媽如此關心和愛護我們,我們也一定要好好愛自己的媽媽,平時在家?guī)椭鷭寢屪鲆恍┝λ芗暗募覄眨煤脤W習,不辜負媽媽的期望,成為媽媽的驕傲,尊重媽媽,聽媽媽的話,等等。學習這篇課文的意義不僅在于看小壁虎如何找到媽媽,更重要的是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們想到自己的媽媽,母愛的偉大,以及自己如何去報答媽媽等。
閱讀是沒有條條框框的,不應該給學生設限,一定要讓學生們發(fā)揮自主性,除此之外,還要有計劃,講方法,不斷挖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的能力,奠定語言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