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散文的真實與小說家的忠直
      ——《致江東父老》閱讀札記

      2020-11-18 18:45:00
      長江叢刊 2020年22期
      關鍵詞:修文小說家寫作者

      “表現(xiàn)生活是最難的”,當《女演員》中那位因患乳腺癌而失去左乳、過了氣的、被兒子瞧不起的女演員說出這句話時,想必激起了跟班做編劇的“我”的深深共鳴。對女演員來說,表現(xiàn)生活意味著要在鏡頭前以造型、演技來盡可能地貼近、還原生活;在這篇散文中,她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自己的演技在“現(xiàn)實”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以博取海鮮大哥的歡心而指望重回女主角的位置。而對作家來講,表現(xiàn)生活唯一的方式是詞語,是用詞語構(gòu)筑“紙上的河山”(《致江東父老·自序》);但這些詞語要能力透紙背,破空而去,要能如閃電一般照亮大地深藏的黑暗。

      也正是在李修文的這篇散文里,女演員嘮叨著一句人所共知的話,“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當然,故事中的她帶著苦澀也帶著自嘲在說這句話:“高于”說的是生活有自己強大的意志,不會被某個人的意愿所左右,無論這意愿是高尚還是卑微,是善良還是邪惡;生活最殘酷也最富戲劇性的是,它會在你滿懷希望時斷了你的念想,讓你百思不得其解卻又不得不領受它。作為作家和讀者,理解“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并不難,理解“高于生活”卻不易;確切地說,把“高于”理解為虛構(gòu)和想象并不難,難的是把它當成文學——當然包括散文——的基本特征,更難的是把文學視為詞語的“編織物”而不是想當然的生活的“對應物”。

      不得不承認,多少年來,散文這種被認為是最自由的文體,已蛻變?yōu)樽畈蛔杂傻膶懽鳂邮?,尤其是在文學散文或曰“美文”的領域,類型化日益嚴重。盡管有一批散文作家做出過各種實驗性探索,但更多寫作者的觀念的固化與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使得散文在充滿生機、活力的詩歌、小說、戲劇文學面前相形見絀,老氣橫秋。導致這一狀況的最直接原因,是寫作者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執(zhí)著散文要“真實”,不能“虛構(gòu)”——“真實”是文學的基本功能,“虛構(gòu)”是文學的基本特征,兩者本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如何在散文寫作中被對立起來呢?除非把“虛構(gòu)”理解為造假、違背生活事實。而稍具文學常識的人都明白,文學中的真實指的是藝術真實而非生活真實;藝術真實的實現(xiàn),不是取決于寫作者信誓旦旦地宣稱他所寫的都是真實發(fā)生的,而取決于讀者對作品的感受的真實性——藝術的真實功能最終要轉(zhuǎn)化為接受者的“真實性”感受。這需要寫作者具備強大的審美感受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把生活“轉(zhuǎn)化”為文學,又以文學去“改變”人們對生活的認知。當作家卡爾維諾被問到,如何看待讀者和評論者更加喜歡具有事實依據(jù)的真實經(jīng)歷的書時,他對此表示首肯,但他接著說道:

      于我而言,寫作的動力總是和人們?nèi)鄙俚幕蛘哌z忘的東西緊緊相連。正是因為我清楚地知道這種推動力,所以我似乎能在那些偉大作家身上體會到這種推動力,他們的聲音似乎來自一種絕對的體驗。他們傳達給我們的,與其說是獲得了真實的經(jīng)歷,不如說是接近這種經(jīng)歷的感覺?!瓘哪撤N意義上來說,我覺得我們一直在寫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目的是讓這些東西能夠通過我們擁有在非文字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卡爾維諾《文字世界與非文字世界》,王建全譯)

      在他看來,偉大作家傳遞給讀者的并不完全是“真實的經(jīng)歷”,而是“接近這種經(jīng)歷的感覺”,讓人信以為真——經(jīng)典作品莫不如此。這要仰仗作家對生活中“人們?nèi)鄙俚幕蛘哌z忘的東西”的“絕對的體驗”。卡爾維諾雖然說的是小說家和小說,不過,身為小說家、編劇的李修文在“轉(zhuǎn)身”投入散文寫作后,把他的文學經(jīng)驗和方法帶入同為敘事文學的散文之中,是極其自然的:他確實如卡爾維諾所說,在寫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因為我們極少在散文中看到處于如此極端狀態(tài)的人和極端狀態(tài)的自然環(huán)境,也極少從散文中體驗到如此極端、剛烈的情感的噴薄而出。至少,從《山河袈裟》到《致江東父老》,那些與楚地風俗、與他的童年經(jīng)歷息息相關的神神怪怪的人、事與異象,經(jīng)由他的作品“植入”或重返了我們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并被我們所接受。

      在這個意義上,與其現(xiàn)在談論李修文對當代散文的貢獻,不如說,他在盡一己之力推動散文重回其本位:自由——自由的探索,無拘無束的表達;存在于寫作者和讀者固化觀念中的所謂不能逾越的“界線”,不僅對他而且對散文文體來說,除了是一種自我捆縛,還能是什么呢。翻開他為這本集子所做自序,你會感受到一股強大的氣場在裹挾你,吸攝你,敲打你,其中包含著流淌在楚人血脈里的“不服周”的氣概,既是因為那些在命運的磨難、扼殺中苦苦掙扎又自得其樂的眾生,并未得到眾多寫作者應有的注視與書寫,也是因為他意識到,在“紙上的河山”為天下蒼生建起一座座紀念碑有多么艱巨:

      要我說,他們其實也是一座座倒伏在地的紀念碑,但凡想要將他們攙扶起來,這紙上的河山,就斷然不可能畫地為牢,相反,它要伸出手來,去觸摸牛蹄窩里的一塊塊苦,也要去吞噬針尖上的一點點蜜——這些觸摸與吞噬,不是覺醒,而是命運;這些苦與蜜,不是自說自話的彎彎繞,而是拼盡了性命才能親近的太初有道。(《致江東父老·自序》)

      打破“畫地為牢”“自說自話的彎彎繞”意味著冒犯,意味著創(chuàng)新;而冒犯與創(chuàng)新并不一定意味著激進,而很可能是“回躍”,即重返傳統(tǒng)的淵藪,散文的根基。在談到自己的寫作與傳統(tǒng)文脈或荊楚美學的關聯(lián)時,李修文說:

      我覺得真正的精神是“冒犯”——冒犯當年大家默認成規(guī)、習以為常的那種美學范式。對我最重大的影響是,它給予了我勇氣去冒犯既定的文體,人們對散文這種文體概念的認識發(fā)生了動搖:我們有沒有可能寫作,用自己的文本來跟今天的人們講述散文?……我認為,強勁的生命力的本質(zhì)就在于冒犯,不去冒犯就沒有創(chuàng)造力,就沒有再造和重新的確立。(續(xù)鴻明《李修文:重建當下散文寫作的主體性》)

      這種“冒犯”首先對準的,正是人們頭腦中既存的對散文“真實”的認知:“對于一個作家來說,我認為只有一種真實,就是美學意義上的真實?!薄斑@世上的人,哪一個的體內(nèi)不是攜帶著一座深淵?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不可重復,我必須觸摸到那個人的氣息,找到獨屬于他的那個獨特調(diào)門,所以對于我來說,寫作中最難的,是真正靠近和感受到那些人與事的氣息?!?趙穎慧《李修文:為了配得上你們,我要變得更加清白》)某種意義上,李修文的“冒犯”就是重新回到散文的常識:它是一種書寫對人生的審美感受的文體。這種審美感受,就是李修文一再強調(diào)的“美學意義上的真實”和獨屬于每個人的“獨特調(diào)門”;若非如此,寫作者無法接近、呈現(xiàn)“攜帶著一座深淵”的無限真實的精神個體,所謂“真實”與否,也就只能繼續(xù)在新聞報道的意義上去考量。

      文學史上的重大變革往往貌似激進的革命,事實上往往是領風氣之先者回躍到文學的根基與常識之處。只需想一想新時期文學中的詩歌如何發(fā)出“個我”的聲音,小說如何再度書寫“人”的命運,散文如何重提“說真話”,就不難理解其中的每一次回躍都是對固化觀念與寫作程式的“冒犯”,也是對文學的一次次“招魂”。已有許多評論家和讀者注意到,李修文的散文借鑒了小說、電影、戲劇、詩歌等藝術門類的手法,尤其是有著較為明顯的小說的“虛構(gòu)”痕跡,某些篇章甚至可以被視為小說。這種感受和看法自有道理。當我們談到寫作中的“跨文體”現(xiàn)象,本身就意味著原有的兩種或多種文體的界線依然存在;當我們談論“變化”,按照伽達默爾的看法,它意味著原有東西的存在,意味著它依然置身于一個整體中。前已述及,小說和散文本是同根生,同屬敘事性文學,在后者中運用前者的敘事方式、敘事視角、敘事語言等是很自然的。在《致江東父老》中,比較接近小說敘事技法的如雙線敘事(《猿與鶴》),運用第一人稱的“不可靠敘述者”(《何似在人間》)和“可靠敘述者”(《我亦逢場作戲人》),書信體敘事(《大好時光》。書信體散文與之差異明顯)等;多個篇章出現(xiàn)的人物命運戲劇性的急轉(zhuǎn)直下,也少見于一般散文中;至于在人物形象的描寫、自然環(huán)境的渲染、細節(jié)的寫實的精妙等方面,更是多有小說筆法。不過,這些散文篇章與小說的界線還是存在的,最主要的有兩點:一個是小說家與他虛構(gòu)的敘事者(無論是否現(xiàn)身于文本)和人物之間,一般保持著思想與情感的間距,不會與之混同。人們一般也不會把小說中敘事者、人物的思想情感,等同于作家本人。這一點在李修文的散文中基本不存在,讀者從這些篇什中體驗到的濃烈且剛烈的情感,無疑屬于處于寫作狀態(tài)的李修文,也屬于現(xiàn)實世界里李修文。正像有的評論家所言,李修文寫的是他人,其實也是寫自己,借助他人來認識自己,參悟命運。另一個是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圓形的,性格豐富多彩。李修文散文中的人物雖然鮮明生動,讓人印象深刻,揮之不去,但總體上呈現(xiàn)扁平狀態(tài):如前所述,他偏愛書寫的是那些極端生存狀態(tài)下的極端人物的極端個性,因為常常是在那里,可以見到人的懦弱無能或絕不低頭,看到人的無可逆轉(zhuǎn)的沉淪或不甘沉淪的覺醒:

      由此,我看見了我的命運:窮愁如是,荒唐如是,但是,自有萬里江山如是。跌宕也好,顛簸也好,在這天人交戰(zhàn)的本命年里,萬里江山竟然將我所有的奔逃變成了命定的去處:江河奔涌,是在提醒我張大嘴巴去吸吮造物的精氣?亂石嶙峋,是在叫我將骨頭變成石頭,再在沉默的鑄造里重新做人?還有此刻,風狂雪驟,它是在叫我吃掉怯懦,吞下慌張,再從虛空里硬生生長出一對鐵打的翅膀?(《萬里江山如是》)

      是啊,我當然無法對人說明自己究竟遭遇了一樁什么樣的因緣,可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目睹過一場盛大的抗辯。這場抗辯里,哪怕最后仍然被掩埋,所有的被告?zhèn)?,全都用盡力氣變成了原告。也許,我應該像那最后時刻開出的花,死到臨頭都要給自己生生造出一絲半點的呈堂證供?(《七杯烈酒》)

      當然,評論家和讀者完全可以從其他角度、以其他理由來說明他的散文類同于小說。重要的也許不是他的散文中的小說筆法,而是他的散文中滲透著他作為小說家的氣質(zhì)。恰好是散文這種文體,將它的寫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表露無遺;而散文讓人深惡痛絕的地方,也恰好是寫作者對自我的掩飾或偽裝。作為小說家的李修文的氣質(zhì)是什么呢?借用伍爾夫的說法,是忠直。在字面意義上,這種忠直最直觀地體現(xiàn)在他的自序中:

      致江東父老:為了配得上你們,我要變得更加清白,那些廉價的嚎啕,那些似是而非的口號,我要代替你們?nèi)ネ崎_它們。這紙上的河山,要做生死賬,更要做招魂簿,生老病死,春雨秋雨,稻浪麥穗,披紅掛綠,以上種種,要聚集,要忍耐,要被召喚,而后水落石出,最終迎來光明正大;我也要變得更加沉默,不再執(zhí)迷一己之力的奔突之聲,而是拽緊了你們的衣角,跟著你們?nèi)ナ郎?,由此,讓浮泛的變成實在,讓自詡的托付變成一場不聞不問的盟約。(《致江東父老·自序》)

      它同時也體現(xiàn)在,他在文中一再以“我”之口承認自己是寫不出東西的作家,“沒有用的,你是一個廢物,你就認了吧”,但又不忘時時刻刻警醒自己,“至高的造化一直都沒有丟棄大地上的我們,我們竟然有機緣和如此莊嚴的法相并肩在一起。它們也真是叫人害怕,我們配得上如此浩大的所在嗎?”(《萬里江山如是》)同樣作為小說家的伍爾夫,對忠直有著自己的理解:

      按小說家講,所謂忠直就是他能使你相信這是真實的。一個人覺得:我再也沒有想到可以這樣的,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有這種行動,不過你使我相信就是這樣子,就有這樣的事發(fā)生了。(伍爾夫《一間自己的屋子》,王還譯)

      她把忠直看作“小說家的背脊骨”:無忠直則無所謂小說家,也就無所謂文學能給予人的“真實”。換言之,小說家必須抱定他所寫的就是真實的信念,他才有讓讀者認可其作品的真實性的可能,就像馬爾克斯從不會懷疑他筆下的現(xiàn)實就是拉丁美洲的現(xiàn)實,哥倫比亞的現(xiàn)實,而不是“魔幻現(xiàn)實”。簡言之,小說家必須信其所信,而且要將此信在其寫作中完全徹底地實現(xiàn),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反觀李修文的創(chuàng)作,從小說到散文,其忠直的氣質(zhì)是一以貫之的,只不過在散文這種相對而言不加“掩飾”也無須“掩飾”的文體中,它更加外顯,也更引人注目。這自然與他對生活與文學的理解有關,更重要的是一種信仰:是這種信仰把他帶到“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跟前,帶到江東父老面前;是這種信仰讓他召回散文失散的魂魄。這種信仰,在這本集子的自序中已反復被確認:“不由得再一次決下了心意”“我的心意決了”“而我的心意已經(jīng)決了”——

      是的,一定要記得:為那些不值一提的人,為那些不值一提的事,建一座紀念碑;一定要記得:天下可愛人,都是可憐人;天下可憐人,都是可愛人。(《致江東父老·自序》)

      李修文是一位信其所信的作家,一位一意孤行的作家,與那些把寫作當消遣、當插科打諢、當可有可無的玩意兒的寫作者有天壤之別。此“信”此“意”即為他的寫作的魂,為此他才需要“拼盡了性命”:“真正的寫作,如果你要它來,就得首先推開那些無用功和過路人,像另外一個我,在雨水里泥沙俱下,又在春風里滴血認親”(《七杯烈酒》)。

      也因此,我愿意把李修文的散文寫作風格,稱之為“抒情現(xiàn)實主義”。

      猜你喜歡
      修文小說家寫作者
      掉在地上的都要撿起來
      黃河(2024年2期)2024-05-24 00:00:55
      著名小說家、詩人、編劇阿來
      鴨綠江(2020年26期)2020-10-22 09:18:48
      給初學寫作者的意見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42
      欲共牡丹爭幾許:小說家周克芹
      四川文學(2020年10期)2020-02-06 01:21:16
      豐收的秋天
      看看熱鬧的世界,做個鮮活的寫作者
      學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2
      經(jīng)商討債討成了“小說家”
      僑園(2016年5期)2016-12-01 05:23:50
      狼心叵測
      桃之夭夭B(2016年4期)2016-05-14 11:23:08
      吳修文:跑步讓我獲重生
      金色年華(2016年10期)2016-02-28 01:42:01
      文學的可能性(散文觀)
      安徽文學(2016年2期)2016-02-03 03:07:26
      柞水县| 阳朔县| 怀远县| 大宁县| 双江| 彭山县| 汝州市| 灵山县| 六安市| 新宾| 浮梁县| 忻城县| 剑河县| 承德市| 都兰县| 上犹县| 潼关县| 吉安市| 洛阳市| 东海县| 景洪市| 惠水县| 固安县| 策勒县| 天全县| 竹溪县| 荃湾区| 威信县| 确山县| 乌海市| 禄丰县| 壶关县| 西林县| 苏尼特左旗| 响水县| 郓城县| 阿勒泰市| 临湘市| 克拉玛依市| 太仓市|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