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到教書育人全過程,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然而,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體深入到了人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而且由于新媒體的“無邊界性”“時空虛擬性”等特征,很多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動的信息、錯誤思潮,利用新媒體滲透和傳播,使得高校師生容易被西方價值觀同化,影響自身的政治立場和思想觀點,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隊伍建設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和負面影響,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難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需要在一個良好、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下發(fā)展,教育環(huán)境是指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虛擬的新媒體環(huán)境和實體校園文化環(huán)境。新媒體環(huán)境的虛擬性和時空自由性,使得人們能隨心所欲地在網絡環(huán)境中發(fā)言和獲取信息,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同時,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瀏覽不健康網站等,不愿參加課外集體活動,喜歡宅在寢室刷手機,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健康發(fā)展。
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形式具有明顯的交互性和虛擬性,有些大學生為了得到虛榮心的滿足,利用網絡的虛擬性隱藏身份,編造謊言,欺騙他人,誠信意識缺乏,新媒體的應用削弱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約束功能。在交流溝通時雙方互不認識、互不了解,往往是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進行的,真實性無法保證,他們往往心存戒備,不敢付出真誠,長期下來,會形成多疑提防的習慣,導致人際心理信任危機。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各類信息傳播迅捷,大學生能夠自由地獲取各類信息,也能有選擇、自主地交流相關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師生自主性、主體性大大增強,所以,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要轉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tǒng)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輸”型教育觀念和方式,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為主動、自主學習;要樹立新媒體信息意識,提高新媒體環(huán)境下捕捉、分析、判斷和獲取各類信息的敏感度,善于將網絡信息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認識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教育者應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將其廣泛運用于日常教學實踐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工作者的專業(yè)要求和綜合素質及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門綜合性、專業(yè)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想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就必須建立一支專業(yè)化、高素質的隊伍。培訓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專業(yè)化和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應重點加強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培訓,這對于建設一支專業(yè)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很有必要的。應按照實用性、簡明性、層次性的原則,有計劃、有側重地開展培訓工作,重點學習日常交流交往中使用頻率高,效果好的新媒體技術和各類新媒體工具的使用方法,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能力素質。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制度體系包括網絡規(guī)章制度、管理體制建設、運行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高校網絡規(guī)章制度,包括網絡管理制度、檢查制度、值班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等,是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技術順利運行的基本條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設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組織保證和資源保障,包括完善培訓制度、考核制度、職稱發(fā)展制度等,要根據(jù)新媒體環(huán)境的實際需要,可引進CIO(首席信息官)管理體制,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現(xiàn)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主要以輔導員為主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課教師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傳授,學工部、團委、黨建、教務等相關部門也承擔了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職能。但在實際工作中,這些教育者們是各自獨立開展工作的,輔導員往往忙于應付上級部門的各類事務性工作,而思政課教師往往也與輔導員、學工部、團委等根本就不是一個系統(tǒng)的,學校的思政教育部門也往往只是單方面地下達工作安排,各個方面都沒有聯(lián)動起來,沒有形成合力,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新媒體技術是依托于數(shù)字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形成的一種新的可以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相結合的載體和工具。因此,應該利用新媒體環(huán)境的資源整合性和信息共享性,找準網絡技術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加強多方聯(lián)動,充分整合各個相關部門的力量和職能,合力打造一支思想覺悟高、網絡技術強、業(yè)務能力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