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蕊
◆摘 ?要: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幾乎每位一線英語教師的戰(zhàn)場從真實的“課堂”轉到虛擬的“網上”;從“線下”轉到了“線上”;從“面對面”互動轉到“人機”互動。身處互聯(lián)網大數據時代,在當前因疫情原因進行的網課教學背景下,本文以所在學校和個人實踐為例,探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實施的建議。讓網絡為英語教學所用,為學生所用,通過網絡課程讓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應用到最優(yōu)化。
◆關鍵詞:高中英語;網課;自主探究學習模式
一、網絡課程的定義
“網絡課程(online courses)就是通過網絡表現(xiàn)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是信息時代條件下課程新的表現(xiàn)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huán)境。其中網絡教學支撐環(huán)境特指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工具、教學資源以及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實施的教學活動。網絡課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xié)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保╤ttps://baike.baidu.com/item)通俗來說,網絡課程就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目標和策略,借助網絡這種傳播媒介,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特定知識的過程。目前網絡課程的組織形式有微課(microlecture),慕課(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疫情期間,教師借助釘釘,QQ,bilibili(B站,小破站),騰訊會議,正保錄屏等應用程序或直播平臺進行的網絡授課都可稱之為網絡課程,或簡稱為網課。
二、網課教學背景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設計建議
我以疫情期間,本人所在學校進行的網課教學以及個人做法為例,探討這種模式的使用。我校高二年級英語組采用“雙師課堂”形式,即采用錄播教師統(tǒng)一授課與本校任課教師網上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教學,要求在播放教學視頻的同時,班級任課教師與學生同步聽課,課后做好線上答疑,補充,作業(yè)布置批改和反饋以及個別輔導等工作。
1.關注學習內容,明確學習任務
每節(jié)課前提前一天把錄播教師的上課內容發(fā)布在班級群,同時布置預習任務。布置的預習任務明確具體,根據學習內容設計不同任務。然后師生共同觀看錄播教師的授課,同時做好筆記。課后根據當天網絡課程內容布置分層作業(yè)。比如作業(yè)內容是閱讀理解題,標注好難易程度和主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和興趣傾向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題目。如果是需要提交的紙質作業(yè),要求學生拍照打卡上傳到釘釘,如果是口頭作業(yè),可以上傳語音或開啟釘釘視頻會議進行討論交流。對需要補充的知識點教師會提前在釘釘群或者QQ群告知學生按時觀看。圍繞線上教學的任務要求,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做到學校、家庭、教師、學生都清楚明白“今天學什么”,“今天需要做些什么”,方能保證線上教學務實開展。
2.營造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
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環(huán)境,疫情期間教師和學生幾乎首次集體探索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對網絡教學形式有著好奇心,懷有期待。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的拘謹,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有利于疫情期間的居家英語學習。每節(jié)課前,教師提前進入直播平臺,播放學生喜歡的英語歌曲。課程結束后,教師與學生分享新聞,經典句子,優(yōu)美篇章,時間不需太長,數分鐘便可打開學生思想的閥門。
3.基于任務驅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每次的教學活動以及作業(yè)的布置都是基于任務,但是隨著網課的推進也不乏有個別學生積極性不高,提交任務不及時,喪失學習耐力和興趣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設置一些小活動,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每周末的晚自習時間,教師會針對這一周的學習情況做總結,評出表現(xiàn)最好的三位“每周一星”以及“最佳小組”。相對應的,有褒獎和獎勵,就有批評與懲罰。任務提交不及時或者不提交的同學,每次課后的分享活動就由他們來做。通過一些小活動,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保持學習熱情。
4.更新評價觀念,進行積極評價反饋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發(fā)展。關注人的發(fā)展,強調評價的民主化和人性化,重視被評價者的主體性與評價對個體發(fā)展的建構作用。因此評價方式要多樣化,評價主體需多元化,評價要更關注過程。每次學生提交任務后,應從多方面評價學生的作業(yè)。提交書面作業(yè)時的評價標準有語言組織的條理性;書寫的規(guī)范性美觀度;想法的獨特性與創(chuàng)新性;拍照的清晰度等。評價更關注學生做這件事時的過程而不僅僅只關注結果。在設計分層學習活動時,除了關注人機互動這種淺層次互動更要關注深層次的互動,更應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不應讓自主學習流于形式,不是看到學生用了設備聽了網絡課程就是自主探究學習了。在評價主體方面,盡量做到生生互評,增強學生主體之間的互動。
三、結語
在線教學是疫情期間響應教育部的“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研”的策略。在互聯(lián)網大數據背景下,網絡課程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本質上也是變革的趨勢,一線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種變化。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麗教授說,“在線教育是推動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疫情期間的大規(guī)模在線教育實踐為廣大教師和研究者提供了共同探索的契機,是一次全新體驗,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機遇。這次實踐也是把廣大教師從傳統(tǒng)課堂模式帶到現(xiàn)代教學模式的一次擺渡。不論有沒有疫情,在線教育都必將成為教育發(fā)展的趨勢,作為一線教師,要踐行終身學習理念,做出順應變化,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段麗斌.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高中英語高效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5(01):42.
[2]王晶.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現(xiàn)狀及啟示[J].高教論壇,9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https://baike.baidu.com/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