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嘩
每一次重大疾病發(fā)生后,都會給人們留下很多的思考和對健康防病知識的渴望,也會對自己以前生活習慣修整。2003年非典過后,掀起了學習營養(yǎng)的熱潮,營養(yǎng)素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得到了人們一致的認可和高度重視。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對防護、隔離、免疫力、消殺這樣的詞并不陌生。今天,就購物時怎樣防護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和讀者交流一下,目的就是保護好購物人不被傳染、防止食物交叉污染、保證食物安全的同時,也能多放幾天。
購買的商品要分類包裝
怎么分呢?每一個單品要獨立包裝,并要盡可能地不要將食品外露;再將同類食品裝入一個大的包裝箱子(袋)里。如水果一箱(袋)、葉子菜一箱(袋)、茄果一箱(袋)、禽類一箱(袋)、畜牧類一箱(袋)……;有獨立包裝的和無包裝要分開;生、熟、半成品要各自分開。
購物后的碼放要注意
盡量不要疊壓,如果沒有辦法,一定會有疊壓,就要把生的、動物性無獨立包裝的食材放在最下面,其次是放有獨立包裝的生的動物性食物,再放植物性堅硬的,最后放生吃的和熟食;如果是集體或單位的大采購,一定在采購前備好多個不同顏色的箱子,分類按以上順序碼放。
運輸環(huán)節(jié)
集體或單位食品采購運輸工具要專人、專管專用。如有食品外漏污染及時清洗;如用三輪車運輸,無論食品包裝多嚴,裝車后最外面都要用一個大單全部罩嚴,方可出行;私家車采購,最好在后備箱墊上一個硬實的墊或備一個足夠大的塑料袋,將分類包裝的食品放在大袋子里。
注意卸貨順序
特別是集體或單位,卸貨要分別過秤,更體現(xiàn)了卸貨順序的重要性,稍有疏忽,會在最后一步增加食品污染的機會。卸貨順序本著先熟后生的原則:熟食,能生吃的,葉子菜,茄果瓜類,根莖類,獨立包裝,蛋奶類,禽、畜、水產(chǎn)類……。
采購人的個人防護
出發(fā)時帶上口罩和手套,再備一副手套,一個小的垃圾袋放在車里;穿光面沒有靜電的長上衣,細腿緊口長褲,高幫鞋底溝淺的防滑鞋;購物結束,裝完車,準備離開時,將手套脫下放入備好的小垃圾袋里,再去開車,卸貨時再帶上備用手套;卸完貨物后,將外衣、褲、鞋放在通風處,或清洗,一定不要進入內室。
以上這幾條,主要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防護。其實,如果平時在采購時或去人流比較多、環(huán)境不是很好又必須要去的地方,都應該有一定的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