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芬 乙常青
名家名詩巧用“手”,細讀咀嚼,意味深長。
李白之“手”——“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保ā端陀讶恕罚?/p>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皳]手”是分離時的動作,內(nèi)心的感覺如何?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班馬,離群之馬。詩人和友人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那兩匹馬仿佛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愿脫離同伴,林別時,禁不住昂首向天,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遠了,馬的悲鳴聲,似乎仍在空中回蕩,長留在詩人心中,也伴隨著友人的萬里行程。
杜甫之“手”——“翻手為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保ā敦毥恍小罚?/p>
前句給人一種勢利之交“誠可畏也”的感覺。得意時便如云之趨合,失意時便如雨之紛散,翻手覆手之間,忽云忽雨,其變化迅速無常。雖說世風(fēng)淺薄如此,但人們還紛紛恬然侈談交道,說穿了不過是“賄交”“勢交”而已。后句斥之為“紛紛輕薄”,謂之為“何須數(shù)”,輕蔑之極,憤慨之極。強有力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假丑惡的極度憎惡的態(tài)度。
孟浩然之“手”——“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保ā端椭齑笕肭亍罚?/p>
脫:解下?,F(xiàn)在我就把這寶劍解下來送給你,以表示我今生對你的友情。千金之劍,分手脫贈,大有疏財重義的慷慨之風(fēng)?!胺质置撓噘洝?,痛快淋漓。“平生一片心”,語淺情深,似是贈劍時的贈言,又似贈劍本身的含義——即不贈言的贈言。只說“一片心”而不說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渾。卻更能激發(fā)人海闊天空的聯(lián)想。那或是一片仗義之心,或是一片報國熱情??偠灾?,它表現(xiàn)了雙方平素的仗義相期,令人咀嚼,其味深長。
于良史之“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保ā洞荷揭乖隆罚┥焦馑吕驶ㄏ?,多么迷人的境界!捧起清澈的泉水,明月竟在手中;采摘艷麗的花卉,馨香沾滿衣裳。此種情境,妙趣橫生,怎不令人流連?物我交融,神完氣足,人情物態(tài),兩面俱到?!稗洹弊郑芭弊?,既寫景又寫人,既寫照又傳神,將月下水邊、花叢里的人物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