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華
〔摘 要〕王夫之先生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在哲學、經濟、文學藝術等諸多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書法雖其余事,亦卓然有成,并最終沖破束縛,形成獨立風格,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自己一席地位。本文著重從遺留下來的王船山石刻、榜書、著作手稿和印章來剖析王船山書法藝術及其在書法藝術對鐘、王、顏、柳的優(yōu)秀繼承。
〔關鍵詞〕王船山;書法作品;書法藝術
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王船山先生,一生奮其才智,勤于著述,所遺著作達三百余卷之多,不僅在哲學、歷史、經濟、政治、軍事、天文、地理、數(shù)學、生物等諸多方面有自己卓越的見解,而且在詩、文、書、畫、音樂方面的造詣也很深。先生獨具風采的書法墨跡卻多被人們疏忽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王氏無意做書法家,其傳世的手跡用于欣賞的書法作品甚少,而日常所書的文章詩賦等手稿,多為小楷,形同科舉考試的館閣體。二是著述浩繁,思想體系博大精深,乃文化界探討的重點對象,故書藝為文名所掩,因此對王船山書藝的研究,問津者極少。其實船山先生乃書風獨特大家。王船山書法存世作品不多,專集只有兩種,一是1942年衡陽湘溢印刷廠出版的《王船山先生墨寶四種》,一是1982年岳麓書社出版的《王船山手跡》。內中有不同形式,如書稿、題字、對聯(lián)、詩文抄件。字體則有楷書、行書、草書。書寫年代有青年、壯年、老年。基本上反映了王船山書法藝術的概貌。
一、王船山楷書
崇禎十七年(1644)春,王夫之在蓮花峰大拗勒石“涌幾”。石刻在今衡陽市南岳區(qū)南岳鎮(zhèn)光明村??瑫坝繋住?,字大盈尺,距離地面高6米,左側有行書署款:“崇禎甲申王夫之題?!?/p>
康熙二年(1663)十月,為別峰庵主僧二如長老書題庵名,另有木刻長聯(lián)。文化大革命時,木匾與木聯(lián)被置于火中,木匾為黃耀武同志搶救出來,木聯(lián)毀于火。別峰庵位于南天峰,今衡陽縣演陂橋鎮(zhèn)石油村永石組。“別峰庵”橫匾,原物存衡陽市博物館。
康熙十四年(1675),王夫之為衡陽城北羅漢寺題寫門額“旃檀禪林”。據(jù)書法家蕭遷考證為王船山手跡。其子蕭賢訥1964年告訴衡陽圖書館,運至岳屏公園碑林。今藏衡陽市博物館。
王船山這兩幅榜書,挺拔而秀麗。旃檀禪林豐腴似顏,別峰庵蒼勁似柳。
《雙鶴瑞舞賦》,約80行,840余字。卷首書“雙鶴瑞舞賦有序”,鈐印“舊我生”。卷末落款“南岳遺民王夫之頓謹識”,鈐印“王夫之印”“一匏道人”。卷前、卷后有名人題跋,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王船山小楷工整規(guī)范,長期學習鐘王,又受到時代書風的影響,打破了館閣體“ 千篇一律”的藩籬,走上了藝術的道路。章法只有直行,橫的方面保持上下一致。高低參差,氣勢貫通,風韻猶存。
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王夫之完成《噩夢》一卷署船山遺老。142頁,1255行,行17字,共21000多字。原為李況松收集,現(xiàn)藏湖南省博物館。
馬宗霍首先注意到王船山的書法藝術,在《書林藻鑒》中指出:“著述皆楷書手錄,雍雍穆穆,見儒者之像?!?/p>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十一月,《顯考武夷府君行狀》,226行,行14字,計3100余字??钍稹凹核让锨锷舷遥蛑咒?,時年七十有一”,知為1689年所書。卷首鈐印“舊我生”。
《顯妣譚太孺人行狀》,116行,行14字,計1600余字,與《顯考武夷府君行狀》同時書。原藏王船山九世孫王鶴仙家,康和聲借得印入《王船山先生墨寶四種》。
王夫之書《傳家十四戒》,兩頁9行,119字。后有跋,字略小,10行,180字。落款“丙寅夏季姜齋老人書授長子攽”。鈐印“王夫之印”“不如守中”。丙寅計1686年。
王夫之書《自題墓石》,后有題跋5行,載《王船山先生墨寶四種》。
二、王船山行書
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王夫之寫《祝欽翁唐世社兄六秩壽言》,72行,行10字,約700余字。落款“昭陽赤奮若月中姑洗己丑世弟王夫之而農撰并書”,鈐印“王夫之印”“而農”,并寫《兩祝后記》。
《孝壽說》,1670年書,95行,行10字,約1000字。落款“壺子夫之再書”,鈐印“玉壺”“一匏道人”。
《兩祝后記》,26行,行10字,共計260字。落款“明日晨窗壺道人記”。
《丁巳賦蘇太夫人壽辰詩》,18行,近200字。與《祝欽翁唐世社兄六秩壽言》《孝壽說》《兩祝后記》《孝壽說》聯(lián)成一手卷,合書于一卷白綾,原藏衡陽縣三湖鎮(zhèn)福興村唐望之家,現(xiàn)存湖南省博物館。
《余春歌為欽文世兄壽》,27行,222字。1673年作。有1893年茶園書屋鉤刻本。
《禮記章句》殘稿兩頁,36行,行37字,共1000余字。由于不是定稿,應該寫于康熙十六年 (1677)前。此稿原屬于桂陽陳仲庸,現(xiàn)藏湖南省博物館。
《宋論·光宗》11頁,127行,行37字,約2700余字。由于不是定稿,應該寫于1691年前。此稿為衡陽縣人民政府收集,現(xiàn)藏湖南省博物館。
王船山行書雄健又嫵媚,其《孝壽說》三篇是楷行,正楷略帶流動之勢,筆法酷似二王父子。
(責任編輯:張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