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雅楠
文學翻譯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任何文學作品的跨國傳播都繞不開文學翻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要想在翻譯成其他文字后不失去原有的語言特色、文學寓意以及結(jié)構(gòu)特色,那么做文學翻譯的學者就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被翻譯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具備非常卓越的翻譯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要對作品引入國家文化環(huán)境的充分了解,要能夠?qū)⒆髌返脑兴枷雰?nèi)涵通過該國的文學表述方式傳達出來。
通常來說,文學翻譯對文學跨國傳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說,語境一般會被分為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兩種,文學作品的跨國傳播意味著文學作品將在一個新的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下被人所閱讀,由于各國之間社會文化的巨大差異,如何讓文學作品能夠在新的語境下保持原有語境下的思想內(nèi)涵成為了文學翻譯的瓶頸問題,因此文學翻譯過程中對作品以及作品引入國家語境的深刻體會顯得至關(guān)重要。
如我國與美國的語境相比,我國文化發(fā)展歷史悠久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民族價值觀念、民族信仰以及行為準則,在語境方面顯得高尚深邃,需要長期的生活在其中才能理解;美國是非常年輕的移民國家,世界各國的文化在這里匯集、交流與碰撞,但在民族文化發(fā)展方面尚未形成自己的體系,因此在語境方面顯得直白淺顯,只要能識得文字及聽得懂語言的人都能直接明白。若是將中國文學作品進行文化翻譯引入美國,那么文化翻譯過程中就必須有注意作品從高語境轉(zhuǎn)入低語境時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
在文學翻譯中,由于文學作品的原生國家與他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在翻譯時對具體的作品內(nèi)容必須要靈活使用直譯與意譯才能將其較為完美的翻譯出來。直譯就是直接翻譯,一般是指在翻譯過程中既然保持原文內(nèi)容又保持原文結(jié)構(gòu)形式的翻譯方法,這類翻譯方法非常重視作品的原文原意,可以保證被翻譯作品的文字形容意思被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但是也往往會造成翻譯出來的內(nèi)容讀起來比較繞口,所表達的意思無法被直接理解;意譯就是依據(jù)意義翻譯,一般是指保持原文內(nèi)容但不一定保持原文結(jié)構(gòu)的翻譯方法,這類翻譯方法翻譯出來的內(nèi)容可能與原文的文字形式不同,但是主體意思能夠被合理的表達出來,這種翻譯方法在面對很多特種語言時翻譯非常有效。
如在翻譯涉及法律條款、科學術(shù)語等時就必須采用直譯的翻譯方法,在翻譯詩歌、諺語等時就必須采用意譯的方法。
文學翻譯的最大作用是促進了優(yōu)秀文學作品在全人類之間的廣泛傳播,通過文學翻譯,大量因文字及文化不同而被阻隔的各個國家人民可以在各自國內(nèi)閱讀到他國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也因此獲得了更加廣泛的傳播空間。
文學翻譯讓文學作品可以通過翻譯的形式變換成多種語言版本在他國進行流傳,由于翻譯過程中方法的不同實際上會衍生出多種不同的翻譯版本,雖然主體意思不會出現(xiàn)大的變化,但為了更適合引入國家的文化環(huán)境必然會有一定的改變,這直接造就了文學作品傳播的多元性。同時,文學作品作為一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通過文學翻譯進行大量的跨國傳播活動將大大有利于本國文化及意識形態(tài)的對外輸出。
總之,文學翻譯在文學跨國傳播中一直以來承擔著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以及語種與語種之間的文化橋梁作用,沒有文學翻譯就不會存在文學作品的跨國傳播,因此文化翻譯對文學跨國傳播起著決定性的發(fā)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