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淵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3.014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讓人們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更為準確的了解自身病情,才能進行科學治療,抽血檢查是比較常見的檢查手段。血液檢測包含的項目眾多,各類型抽血檢查的項目都可劃分到血液檢驗的范疇之內。在一系列血液檢驗項目中,大家最熟悉的還是血常規(guī)檢查,平時不論是感冒、發(fā)燒還是有其他疾病,醫(yī)生總是會讓我們去抽血做血常規(guī)。血常規(guī)檢查可以明確各類血細胞數量情況,并通過相關參數來判斷患者是否有感染、貧血或凝血方面的問題,如發(fā)現存在感染的情況,還可以通過不同血細胞參數來判斷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這些都對后續(xù)診治工作有重要意義。雖然血常規(guī)檢查非常常見,不過絕大多數普通群眾還是不太了解如何解讀血常規(guī)報告。另外,血液檢驗還包括很多其他項目,相信廣大讀者朋友們都想掌握一定的血液檢驗報告單解讀能力,本文將針對血常規(guī)及其他相對常見的血液檢驗內容進行介紹,希望大家閱讀本文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看懂不同的血液檢驗報告。
首先來說血常規(guī)檢驗,血常規(guī)檢驗主要是對血細胞進行分析,而這其中主要包括白細胞、紅細胞以及血小板。白細胞是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明確病原體具體類型的重要內容。血常規(guī)檢驗中既包括白細胞整體計數情況,同時也分別對5種類型的白細胞進行了分析。正常來講,白細胞計數水平升高,說明自身存在病原體感染的情況,不過單純通過白細胞升高我們還不能較好的判斷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首先我們從三種粒細胞角度來進行分析,三種粒細胞分別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以及嗜堿性粒細胞。如果患者在白細胞整體水平升高的情況下,中性粒細胞水平升高,那么說明患者當前存在細菌感染的問題。而且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比較復雜,包括各類血液系統(tǒng)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單純中性粒細胞增加,不能判斷具體的感染類型。而嗜酸性粒細胞通常與人體過敏性疾病有關,如果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往往說明患者當前存在過敏的問題。嗜堿性粒細胞水平偏高可能代表著患者存在炎癥或過敏的情況。紅細胞增多常見于各類感染以及一些血液疾病。而淋巴細胞則主要與病毒有關,如果淋巴細胞偏高,則說明當前可能存在病毒感染的問題[1]。
從紅細胞的角度來看,我們主要分析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這兩種參數。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升高,往往說明患者可能有嘔吐、大面積燒傷等體液丟失的情況,或者存在某些肺部疾病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代償性升高[2]。另外一些腫瘤、腎病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升高。如果這兩種血細胞下降,則說明患者可能存在失血或因自身免疫疾病以及過敏等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受到破壞。另外通過一系列紅細胞的具體檢測項目,我們還能了解到患者是否存在貧血的情況,而且可根據紅細胞具體檢測項目來分辨貧血類型[3]。
血小板與人體凝血功能息息相關。血小板數量增加,可能代表患者存在感染溶血性疾病或者某些癌癥,還有可能說明患者當前骨髓增殖異常。而血小板減少常見于各類血液疾病或某些能夠導致血小板破壞的疾病。例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會導致血小板出現生成障礙,進而導致血小板減少,而一些感染疾病則會導致血小板受到破壞,進而導致血小板減少。另外我們通過一些血小板的具體檢查項目,例如血小板壓積、血小板寬度以及平均血小板體積等可對患者當前是否存在某些血液疾病進行診斷。如果出現平均血小板體積增大那么患者可能存在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或某些炎癥。而如果這一參數降低則意味著患者可能存在再生障礙性貧血或敗血癥以及脾功能亢進等問題。血小板壓積增大往往說明患者有失血溶血的情況,另外血管收縮也會導致其壓積增大,因血管收縮會導致血小板聚集度增加,所以壓積會增大。而減少,則可能意味著患者存在血小板生成減少,這可能與骨髓造血功能有關。
除了血常規(guī)之外,這里我們再簡單介紹一下肝功和腎功血液檢驗報告單。在肝功檢驗報告當中,往往包括各類轉氨酶、總膽汁酸、總蛋白、白蛋白、膽紅素等相關指標。其中我們可以關注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如果這兩種轉氨酶有異常增高,那么往往說明患者可能存在肝炎的情況,另外這兩種轉氨酶升高代表患者肝細胞有受損的情況,原發(fā)性肝癌患者也可導致轉氨酶異常升高,參數升高可能代表當前存在膽道系統(tǒng)梗阻、炎癥或肝細胞因素所引發(fā)的黃疸。另外一系列蛋白質如果存在參數降低的情況,則意味著肝臟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需要排除是否有一些影響肝臟合成能力的疾病。而腎功能檢查報告單,我們可以重點關注尿素氮、肌酐尿酸等代謝廢物,如果這些代謝廢物水平升高,則意味著腎臟代謝功能存在一定問題,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某些腎臟疾病。
參考文獻:
[1]胡彬.如何初步判斷血常規(guī)報告?[J].特別健康,2020,(13):6.
[2]支紅霞,周志明,周優(yōu)樹.血液檢驗診斷和鑒別缺鐵性貧血的臨床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20,9(1):156.
[3]唐慧玲.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的檢驗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20,9(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