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守軍 劉連喜
新冠疫情期間為了響應教育部門“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倡議,各學校紛紛部署開展線上教學,很多教師開始嘗試直播課和錄播課,大、中、小學生都從傳統(tǒng)課堂學習者轉變?yōu)樵诰€學習者,但由于缺少可借鑒的經(jīng)驗,大部分學校教師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理解不同,線上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也大不相同。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在此次疫情中的實踐、觀察和思考,談談對在線教學的思考和實踐策略,以及在線實踐對后疫情時代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
在線教學的內涵和模式
在線教學是在一定教學理論和思想指導下,應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通過師、生、媒體等多邊、多向互動和對多種媒體教學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共享,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1]
根據(jù)教與學在時間上是否同步進行,可將在線教學模式分為同步在線教學模式和異步在線教學模式。同步在線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和學生在不同空間,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信息技術開展的同時間、同步調、同進度的教與學活動。一般來說,實施在線直播同步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利用直播工具或視頻會議工具開展音視頻交流、演示文稿展示、實時文字語音研討等教學活動,具有即時性、實施難度低、師生技術學習成本低等特點。異步在線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和學生不僅在空間上分離,在時間上也是分離的,學生可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觀看教師錄制好的或其他錄播教學視頻,瀏覽拓展資源,查閱相關資料,參與交互交流,提交學習成果,開展練習測試和分享學習感悟等學習活動,教師則可通過在線學習平臺或互動學習工具完成發(fā)布資源、作業(yè)批改、錯題分析、個別輔導等教學活動。[2]
在線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
從時空角度來看,相當于傳統(tǒng)教學,在線教學最大的變化是上課時間和地點的變化。傳統(tǒng)教學有固定的上課時間,師生同在指定的學習場所,并且教與學是同步實時進行的,而線上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更加靈活,教與學可以同步實時進行,也可以是異步非實時進行。
對于學生而言,傳統(tǒng)課堂學生課程資源主要來自教師、教材和多媒體演示材料,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學習指定的學習內容,可選擇的資源較少,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以實時問答方式為主;而線上學習學生獲取課程資源有更多的渠道,學生對學習課程、課程資源等有更多的選擇,并且?guī)熒g可以選擇公開或私下,一對一或一對多等多種交流方式,不受課時限制。
對于教學的過程,傳統(tǒng)課堂時間的單維和網(wǎng)上平臺時空疊加的多維使教學過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課堂系統(tǒng)的反饋調節(jié)在線上和線下也有一個極大的改變。線下傳統(tǒng)的班級教學教師要關注教學內容,關注進程和時間,實時進行,很難關注到每一位學生,有的知識點在講解的過程中可能會被漏掉。但是線上教學,如果是錄播課,教師可以反復錄制和修正,防止隨意無效的發(fā)散造成時間的浪費,也可避免漏講重要的知識點。而學生因為擺脫了線下課堂時間單維的束縛,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如可以通過照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隨時向教師提交自己的任務完成情況和過程個人感悟等,教師也可以反復多次對學生的作品或理解等進行點評和回應。
對于教師而言,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是教學內容的傳授者,容易成為課堂的中心。而在線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多地扮演教學任務的投放者、教學流程的設計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系統(tǒng)的維護者、教學過程的調控者、教學效果的反饋者、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者、學生身心全面成長的促進者等角色,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線教學可以為線下課堂教學改革打開全新的視野。
后疫情時代教學改革的啟示
教師在線下課堂上無法關注到每一位學生,接受程度較高的學生能夠將課堂內容很快消化,但有的學生可能要一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學會。而線上教學因為時空可以疊加和回放,可以使每一位學生有同等的機會真正地達成相同的學習目標,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目標。
在傳統(tǒng)班級授課課堂中,教師基本無法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問題的時間,學生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fā)生深度學習,而在線教學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學生可以用很長的時間把某個問題研究明白,通過幾分鐘音頻、視頻等方式去表達自己的理解并反饋給教師,這樣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深入的學習、思考和個性化表達,學生通過內化(攝入)和外顯(表達)深度生成知識,讓學生有一種自我成就的體驗,增強其自信心。
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大多數(shù)情況是教師從頭講到尾,而在線上課堂可以引導學生去講,或者播放學生錄制的微課,因為學生有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去準備教師布置的任務,并且教師也可以將任務分解給不同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有任務做,教師更多的是作為教學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對整個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進行最優(yōu)化的整合和設計。因此在線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走向任務式深度學習的方向。
通過此次在線教學的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的在線教學只是簡單地把線下教學搬到線上進行直播,而線上教學由于平臺不成熟、不穩(wěn)定等原因,無法實施有效互動和缺乏監(jiān)控,教學的效果也就不夠理想。教師應清晰地認識到線上教學不等于傳統(tǒng)課堂的直接復制,線上教學要取得好的效果,應該變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更需要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在教學關系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得到應有的彰顯,這也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根本保障。無論教師、校長還是教育主管部門,都應看到此次在線教學對將來開展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深度學習的教學改革帶來的契機,從更加長遠的、教育改革的視角看待此次在線教學,從而積極應對。[3]
參考文獻:
[1]周永凱,王文博,田紅艷.現(xiàn)代大學教學設計與案例[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0.
[2]謝幼如,邱藝,黃瑜玲,等.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方式的特征、問題與創(chuàng)新[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03):20-28.
[3]馮曉英,孫雨薇,曹潔婷.“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混合式學習:學習理論與教法學基礎[J].中國遠程教育,2019(0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