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口語表達在人際交往及工作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無論以后學生走向何種工作崗位,都必須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集體,高效合作。因此,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非常重要。在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也知道口語表達的重要性,但因為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所以,口語訓練的開展遇到重重阻礙。筆者現(xiàn)以課前三分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為例,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靈活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可以大膽開口積極表達。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課前三分鐘
【作者簡介】郭穗華,佛山市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東平小學。
【基金項目】本文為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小課題《小學英語課前三分鐘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探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DXKT24010)。
英語屬于一門文化學科,對英語學科的認知需要基于表達和交流來逐步提升。小學階段是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黃金時期,但在英語教學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讀寫、輕聽說的問題,這就導致學生英語表達不夠準確,回答問題時磕磕絆絆,在一些重要的場合更容易因為緊張而不敢張口。
當前,社會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之下,各個行業(yè)都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因此,立足小學英語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演講作為口語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打破了簡單對話對學生口語發(fā)展的局限性,要求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做到文明優(yōu)雅、態(tài)度自然、發(fā)音清晰、語速合理、主題突出,表述完整。因此,利用好課前三分鐘,讓學生以自己喜愛的形式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前三分鐘開展的突出優(yōu)勢
1.能很好地提升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圍繞問題而產生,學生只需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或站起來回答教師的問題,這時候很多學生就會因為不擅長表達或準備不充分而失去表達機會。甚至還有的學生聽課不認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根本不知道答案,所以也不具備開口表達的熱情。長此以往,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思維惰性,既不會主動發(fā)言,也不善于與教師交流,同時也失去了表達的自信。憑借課前三分鐘,以一個簡單的形式給了學生一個舞臺,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面對大眾進行演講表達的勇氣與自信。
2.有助于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有書面表達和口語表達兩種形式,相對而言我們對書面表達的重視程度都比較高,但對于學生口語表達的訓練,則比較薄弱。課前三分鐘,以一種簡短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學生口語表達的熱情。在自主表達或對他人表達進行聆聽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語言思維的連貫性,讓他們從最開始的不敢表達,慢慢到敢于表達,最后流暢自信表達,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以穩(wěn)步提升。
3.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英語是一門語言,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語言的輸入與語言的輸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語言輸入的途徑其實非常多,學生如果單純用眼睛來看課本上的文字,那么英語學習的方式是平面的;而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用耳朵聆聽同學的發(fā)言,同時用眼睛觀察同學的表情,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是鮮活而生動的。可以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4.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評價能力。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的機會比較少。有的時候在教師引導之下,學生開展了相互評價,但是也基本停留在答案的對錯層面。依托課前三分鐘,教師每天都要安排兩到三名同學對演講學生的發(fā)言的情況進行點評。這樣就要求學生在認真聆聽的基礎上,全面、客觀、準確地去評價其他同學的發(fā)言。這樣就擺脫了單純的對錯評價,讓學生可以學會全面看待問題,對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評價能力都有很好的幫助。
二、小學英語課前三分鐘口語交際的內容選擇
1.自由復述類發(fā)言。在小學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每天都會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語篇,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和分析。對于這些語篇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生就可以挑選其中一篇自己比較喜歡的,或者故事內容比較有意思的嘗試進行復述訓練,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這個訓練的難度并不高,而且很多學生也都習慣于通過這種方式來表演。只需訓練得法,學生就會在語句、內容、邏輯等層面不斷進步。
這個訓練開展的難度本身不是很高,語句、內容、用詞等方面學生都不需要刻意準備,只要對閱讀的文本足夠熟練,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再加上教師的指導,慢慢地學生不僅會對故事展開描述,而且還會輔以豐富的語言和表情,使三分鐘表演的過程非常精彩。
在學生表述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給他們提出一定的要求。第一,復述要盡量熟練,爭取都能做到脫稿。第二,時間要控制在三分鐘之內,但不得少于一分鐘。第三,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讓大家都能聽清楚。對于學生的演講表現(xiàn),教師還可以讓其他學生積極展開評價,同時還要讓全班同學給這給這名同學進行鼓掌,以更好地提升學生表達的自信。
2.命題演講類訓練。命題演講也是英語學習中常用的一類口語表達方式。命題演講與自由表達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演講一般需要圍繞一個具體的主題而展開,這時候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語言基礎,同時能夠有效整合思維,使表達的過程可以更加連貫而清晰。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要指導他們開展命題訓練的難度不易過高,可以貼合課程內容而設計主題,如在學習animals這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種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如Dog、Cat、Monkey、Panda等,讓學生貼近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種動物進行表達,既可以敘述也可以議論,還可以加上一些動作表演,也更貼近小學生的表達興趣。
命題演講相對于自由表達難度更高,但是因為教師出題的范圍比較貼近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在演講過程中形式也可以更加豐富,而且加上動作表演之后,整個課堂氛圍可以更加活躍。此外,這類主題演講形式還可以很好地訓練小學生日常觀察和積累的熱情,讓學生在生活中留心觀察自己周圍的事物,在閱讀中積累一些基本的表達方式,從而可以使自己演講的過程更加生動形象。
三、小學英語課前三分鐘口語交際的訓練程序
1.提出要求,明確訓練方向。小學階段學生初接觸英語,在心理上會有一定的壓力,教師讓學生到臺前開口表達,更會使小學生產生畏懼、不敢表達等心理,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開展三分鐘口語表達訓練的初期,就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和鼓勵。教師應主動為學生的需求而服務,學生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要求。先是選材方面的要求,小學英語課本上也有一定的口語訓練內容,其中有的內容與小學生生活非常接近,學生也有話可講,教師可以從中參考借鑒。還有一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相對較遠,學生能夠表達的語句也比較少,所以在展開訓練時,教師需要先征求學生的意見,認為這個主題好不好講。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每人上報一個自己想要表達的話題,由教師進行篩選,最后從中選擇一部分比較有意義的題目,同時貼近學生興趣愛好,讓他們著手進行準備。
三分鐘演講的訓練初期,教師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準備時間,從上報題目到上臺演講,大約要給學生三天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準備,這樣在臺前演講的時候才能夠更加流暢自信。一個好的開端,可以為學生后續(xù)的演講做好有效鋪墊。在學生演講之前,教師還要讓學生先動筆準備一下自己的演講稿,同時可以將稿子交給老師先看一下,進一步調整完善。這樣,教師先進行了初期指點之后再讓學生上臺表演,學生的自信心就會更強。
2.有序組織,明確演講次序。對于課前三分鐘訓練的開展,需要長期堅持,教師需要先制訂一個上臺規(guī)則,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準備。為了更好地照顧學生全面性發(fā)展的需求,并為那些基礎不太好的學生,預留一個準備的空間,教師可以在按座位順序組織演講的同時,允許學生兩人一組同時上臺演講。讓一些稍微膽小的學生與別人搭檔,從一人到兩人演講,學生的心理壓力會逐步降低。同時,其中一個不是很熟練同學,也可以由另一個從旁提點和幫助,而對于非常不熟練的小組,教師則需要讓他們三天之后進行二次演講,再給他們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學生的進步意識就會更強。
隨著學生演講過程的逐步熟練,很多學生都會躍躍欲試準備上臺,這個時候在一組演講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采用現(xiàn)場抓鬮的方式,挑選一位同學上臺演講,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給更多學生演講的機會。這樣,學生參與的熱情就會更高,同時即興演講的同學,還可以很好地訓練他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口語表達熱情。
3.總結評價,增強口語交際效果。學生演講完成之后,教師和學生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表現(xiàn)給出他們一定的評價,及時的評價不僅是對學生演講的尊重,同時可以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得失,以后可以逐漸進步。首先,可以從聽眾中挑選兩個學生開展評價過程,這樣就要求坐在下面聽的學生一定要集中精力聽講,不能只是坐著看熱鬧。教師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去聽,從發(fā)音、表情、故事結構等多個方面去做出有效點評。演講者自己也需要對自己的表演做出一個簡短的評價,說說自己演講的得失和不足。
在兩方發(fā)言結束之后,教師也需要就學生的表現(xiàn)積極做出評價,要以表揚為主,說一說學生在臺上表演的過程中比上一次有哪些進步,表演者除了動口說之外,還用到了哪些手勢,在情感把握拿捏方面有哪些優(yōu)點。都運用到了哪些詞匯,順便給學生拓展一些詞語的解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教師的點評要將學生的優(yōu)點放大來講,同時,以未來發(fā)展期望的方式,希望學生以后再做出哪些努力等等。
總之,對小學生開展課前三分鐘口語交際訓練,需要遵循一定的訓練程序。結合學生的發(fā)展變化及訓練成果,對訓練的過程也需要做出適當?shù)恼{整,這樣就可以以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開展指導,從而使口語訓練的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趙麗穎.淺談巧用課前三分鐘進行口語交際訓練[J].學周刊, 2012.
[2]周偉珍.“課前三分鐘口語交際”訓練的開發(fā)與實踐[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4,000(006):63-65.
[3]張凌.課前三分鐘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 2019,000(053):66.
[4]牟思平.課前三分鐘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輔助平臺[J].科學咨詢, 2016(34):3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