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益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其對英語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學生的讀寫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把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有效結合起來,從而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思維。本報告試圖以譯林版三年級上冊《A puppet show》一課為例,觀察老師是如何通過情境的呈現(xiàn)、活動的組織、寫作的輸出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和思維力。
關鍵詞:言語表達;以說促寫;課堂觀察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7-060-1
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英語基礎知識儲備有限,所掌握的詞匯量也較少,導致他們在進行英語寫作時不知如何下手,寫出來的作文存在很多單詞、語法上的錯誤。但是若通過“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仿寫、改寫能力等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較好。因此,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什么是言語表達?通過言語活動或言語作品讓他人理解、體會和掌握。小學英語教學中言語表達是逐層推進輸出的過程,從模仿目標語言到理解遷移,將目標語言運用到真實情境中。本報告試圖以金燕老師執(zhí)教的三年級上冊《A puppet show》一課為例,研究言語表達觀照下“以說促寫”評價如何促進學生思維。
一、主題解讀
評價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教學環(huán)節(jié)提供重要的反饋。言語表達作為這節(jié)課的觀察重點,如何評價學生的言語表達水平呢?金老師設計了“圣誕老人帶我們完成任務、然后看木偶秀”的情境,將獨立的單課時有效地串聯(lián)起來。
二、工具開發(fā)
前期英語組經過討論,集思廣益,確立了以“言語表達觀照下以說促寫評價改革微探”為主題,并研制了課堂觀察量表。12月20日成員們進行了課堂觀察并隨堂記錄,之后大家齊聚分享結論和改進建議。12月23日下午第二節(jié)課金燕老師進行第二次試上,進行環(huán)節(jié)微調后于12月24日進行第三次試上。真正做到了開展扎實有效的教學活動。
三、證據呈現(xiàn)
關于熱身活動:欣賞歌曲,引出“圣誕節(jié)”的主題,向小朋友介紹Father Christmas。導入比較自然,小朋友們易于融入情境。
關于Task1(colours):主要過程是:老師向小朋友們展示圣誕老人木偶,先讓學生用句型Its...說一說圣誕老人的顏色,然后換顏色再讓學生說。隨后有一個顏色游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試上時學生描述顏色時單一,老師應追問:Any other colours?另外之前設計的游戲過于簡單,調整后效果明顯好了許多。
關于Task2(clothes):主要過程是:(1)Lets Fill in the blank根據圖片填空。Look at my red and white.(2)Magic clothes,圣誕老人穿上了各種衣服,讓學生們穿戴。(3)Lets make!以小組為單位,用小道具來裝扮圣誕老人,再編一段對話。從過程上看,各環(huán)節(jié)的過渡不太自然,環(huán)節(jié)(1)是看圖填詞,建議老師讓學生根據單詞發(fā)音自己把單詞拼出來。環(huán)節(jié)(2)以問答的形式比說單詞效果好。T:How can you praise Father Christmas?但小朋友也可能說Its strange/ugly/amazing/...等。環(huán)節(jié)(3)中可以多關注學生高階思維(如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
關于Task3 (food&toys):主要過程是:圣誕老人的禮品袋是空的,請小朋友們用食物和禮物把它裝滿,先進行師生對話。再把袋子交給學生,進行生生對話。主要是引導孩子運用句型Would you like...? Yes, please. / No, thank you. / No, thanks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參與度很高,但是老師要注意時間的分配。
關于My puppet show:主要過程是:完成三項任務后,圣誕老人就帶我們去看木偶秀了,出現(xiàn)了四個場景(教室、時裝秀、野餐、派對),孩子們拿出自制的木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然后讀了一本木偶繪本,模仿格式每組寫一寫自己的繪本,最后形成新繪本。這個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以說促寫”的過程,經過前面三個任務的鋪墊,孩子們初步獲得言語表達能力,場景操練使他們在語境中慢慢學會知識遷移。
四、啟發(fā)與思考
以上是對金老師課堂教學所做的初步觀察,我們更期望的是通過課堂觀察課堂活動和學生的表達,探尋如何能在潤物細無聲中促進學生英語言語表達的能力,讓他們能在課堂上乃至日常生活中能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具體生動、準確無誤地告訴他人?這節(jié)課教學重難點突出、板書實時呈現(xiàn)、能積極引導學生的言語表達。當然,提問環(huán)節(jié)金老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時間,面對他們不夠理想的回答時,多進行“再想一想”“還有嗎”之類的追問。通過觀察,我們也初步得出了一些結論:
1.基于言語表達的評價實現(xiàn)了學生“會說”到“慧說”的轉變。教師的課堂設計、教學形式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當被觀察者以促進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為達成目標時,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也會隨之發(fā)生新的改變。教師通過設置不同的挑戰(zhàn)任務和情景表演,不斷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學會遷移,并能通過準確、豐富、連貫的言語表達實現(xiàn)輸出。
2.基于言語表達的評價增強了教師“會教”到“慧”教策略的改進。課堂觀察是一種研究活動,它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途徑。通過此次的課堂觀察,教師借助英語組團體合作的力量在實踐性知識、反省能力等方面獲得了新的發(fā)展,能夠在教學設計方面進行研究與實踐,合理運用多種策略來培養(yǎng)小學生言語“表達力”。
3.基于言語表達的評價促進了課堂知識的“創(chuàng)新生成”。要想真正讓學生的“言語表達”落地生根,就要從改變孩子的內心開始,讓他們成為有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
課堂觀察猶如一面鏡子,能夠發(fā)現(xiàn)教師課堂中存在的亮點和問題,促進反思,教師和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較有意義的學習。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實驗小學城中校區(qū),江蘇 蘇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