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萍
(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南通 226001)
深度學習是基于理解和分析的學習,是指學習者以思維發(fā)展為目標,以整合的知識為內容,在真實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體驗探究式地學習新的知識,最終能將學到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或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一個新的實際問題[1]。高考英語一輪復習主要回歸教材,梳理課本知識,教師通過一定形式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將已獲得的零散的知識點有機串聯(lián)起來,從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增強記憶,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進而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并在此基礎上將知識轉化成能力,最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益[2]。要真正提高高考英語一輪復習的效率,助推學生深度學習,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位”。
筆者所在區(qū)域使用的高中英語教材為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該教材每個模塊由圍繞同一個主題的三四個單元組成,每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在單元復習教學中,教師在梳理知識點時,不能片面強調單項知識或技能,而忽視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和整體能力的發(fā)展,不能僅局限于一個單元之內的知識梳理,而忽視同一主題下各單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圍繞話題整合教材中相關單元的知識,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板塊。教師要設計有深度的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充分談論話題,所設活動不能形同虛設,而要到位,教師的引領也要到位,這樣學生在談論話題時也能到位,從而達到既復習語言知識又提高語篇表達能力的效果。
【案例1】模塊一的主題是“Teenage experiences”,包括“School life”“Growing pains”和“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三個單元話題。以復習模塊一第二單元“Growing pains”為例,教師可以首先引出本單元的話題——成長的煩惱,具體設計如下。
T: Hello, everyone! Today we are going to say something about growing pains.We are now in Senior Three, so almost everyone of us is working hard at our study.But sometimes we also have some pains.What are they?
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各抒己見,紛紛表達自己在進入高三以后學習中遇到的一些煩惱。
S1: In Senior Three, all my classmates are studying so hard that I sometimes feel worried.I should study even harder in order that I will not be left behind.
S2: My paren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my study after most tests.They think I am supposed to be better.It’s not my fault,anyhow.
...
學生在表達自己的煩惱時運用了該單元的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型,如fault、anyhow、deserve、be supposed to、insist on、have something done、in order that/so that等。
教師結合單元話題提出了一個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學生有話可說,并在回答問題中復習舊知,明白了如何運用舊知于新情境中,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教師設計的活動是到位的。
接著,教師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引導。
T: Besides pains in study, what other pains do you have in your life?
這一話題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尤其是女生。
S3: I’m working hard at my subjects and I sometimes only sleep for six hours a day, but why am I putting on weight day by day?
S4: My well-prepared diet by parents,along with my sedentary life of study,conspired to put the weight on.But I’m dying to be thin.Can I go on a diet as a Senior Three student?
...
在表達自己的煩惱時,學生運用了第三單元的重點語言知識:be dying to be thin、put on weight、go on a diet、work out、follow doctor’s advice等。教師設問時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引爆了學生智慧的火花,學生在和教師的對話中自然而然地把“Teenage experiences”這一主題下兩個單元的語言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并在運用中進行了語言知識的融合,達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教師的引領是到位的。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就大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煩惱提出建議。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上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有些學生表示要積極鍛煉,多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豐富自己的school life,以減輕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煩惱。學生運用了:(1)知識點——start a club、play football、be / make friends with 等;(2)提出建議的句型——My suggestion is...、Here is my advice...等;(3)列舉多個建議時的表達方式——My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學生在提出建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復習、運用了第一單元“School life”中的語言知識,從而使模塊主題下的三個單元的知識點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學生展開話題談論是到位的。
教師引領學生進行這樣的知識點梳理是到位的,是有價值的,以“Teenage experiences”為主題,很好地將模塊一中三個單元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學生能從整體掌握所學內容,注重知識的聯(lián)想和結構化,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真實的問題,在語言知識得到梳理的同時,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得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向深度發(fā)展。
目前,高考英語試題在重視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突出考查語言運用能力,形成以篇章閱讀為主題的試題布局。因此,高考英語一輪復習中語篇讀寫訓練不能“缺位”。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在梳理知識點的基礎上,要整合話題,并盡可能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運用單元重點詞匯、短語和句型。圍繞話題,創(chuàng)設語境,進行語篇表達,既是一輪復習的能力目標,又是實施一輪復習的途徑[3]。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語境要貼近學生學習、生活,要具有真實意義,以便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并運用語言知識的興趣和欲望,并展開扎實有效的訓練。
【案例2】以模塊五第一單元“Getting along with the others”為例,單元話題是“友誼”,高中學生對這一話題很熟悉,但在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結交朋友,如何正確處理男女生之間關系的問題上,他們又深感煩惱。所以,在復習本單元內容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真實語境。具體設計如下。
T: As Senior Three students, your study load is so heavy that sometimes you feel relaxed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students.But some really fall in love at an early age.How does your teacher prevent them?
S1: Some schools even set a distance for civiliz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boy and girl students.
T: What do you think of schools doing so?What’s the distance do you keep when you communicate with different genders?
S2:...
教師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引導學生談論班級中是否有早戀現象,接著談論學校為控制學生早戀而設置的規(guī)定:男女生之間在交流時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再談論自己和異性同學交流時保持的距離。
在此語境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接著設計:It is important to make friends.What’s your attitude towards communication with different genders? How do you get on with your classmates?And how can you resist puppy love? 最后,在上面這些語境訓練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識地設計一個與主題相關的寫作任務,學生就能很順利地完成這個任務。如:男女生應該文明交往,交往不當會導致早戀,影響學業(yè)。某校為了控制男女生交往過密,做出了這樣一個規(guī)定:男女生之間必須保持50 厘米以上的距離。對此談談你的理解;結合身邊實際,談談此規(guī)定的利弊;舉例說明你自己平時是如何做的[4]。
這種真實的語境設計,為最后的語篇訓練提供了生動、形象的材料,學生在語篇中感知所學語言,在語篇中合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做到借助真實語境訓練語篇,進而真正提高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當然,教師設計的語境不僅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要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難度呈螺旋上升,以幫助學生最終完成完整的語篇表達,達到能力逐步提升而過程無痕的境界。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裴新寧指出,“知識的學習扎根于知識產生的情境、發(fā)展與知識應用的情境”。當知識和情境高度整合時,學習才是有效的、高質量的學習,而不是淺表層面的符號學習。因此,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情境,把周圍世界、現實生活與課堂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5],教師借助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活動、訓練語篇的方式把學生在復習課上的學習推向深度。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語言能力目標是:具有一定的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在常見的具體語境中整合性地運用已有語言知識,理解口頭和書面語篇所表達的意義,識別其恰當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6]。高考英語一輪復習中,教師不能僅僅把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的鞏固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而應該創(chuàng)造更多的活動和任務,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運用,最終達到學生提高英語口頭和書面語表達能力的目的。尤其在進行語法復習時,教師不能過多強調語法的形式,教師不能越位,用自己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自主學習、內化,而要注重語法知識的實際運用,要將語法知識的復習融入語篇中,讓學生自己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內化并運用語法知識,真正達到提升語言能力的目的。
【案例3】以模塊一為例,三個單元的語法是定語從句,進行語法復習時,教師不能簡單地選擇一些語法專項訓練題給學生進行操練,因為這樣的復習不能幫助學生獲得新的課堂生成;也不能包辦代替,“越位”總結,列出一些語法規(guī)則,然后以PPT 的形式進行展示,因為這樣的復習只能讓學生走馬觀花,跟著課件走一遍,沒有多大的實際效果。教師應該從模塊整體出發(fā),把三個單元的語法知識進行融合,精心設計,設計出能幫助學生自己總結語法規(guī)則并最終進行語篇表達的語法復習活動。
比如,在復習介詞加關系詞這一用法時,針對學校生活這個話題,教師可以設計以下這些句子:I am studying in a nice school,the reputationis gained through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The reasonI love my school is that it has a scholarly campus.It creates an atmospherewe value knowledge./ I am happy to have many friends,I often turn for help./ I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lassmates,I’ve learned a lot./ I am grateful to my teachers, withouthelp I could have achieved nothing(.注:下畫線部分是學生需要填寫的內容)
這些句子是教師創(chuàng)設的關于校園生活這一話題的真實語境,來源于學生生活,學生很熟悉,很容易完成。學生通過完成填詞活動不僅能總結出定語從句介詞加關系詞的語法規(guī)則,而且鞏固了定語從句的具體用法,并為他們自如地運用到語篇中做了很好的鋪墊,最終達成語用之目的。
在高考英語一輪復習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回歸教材,幫助學生以話題為主線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和整合,創(chuàng)造合適的語境,提供語言輸出機會,幫助學生在語境中進行語篇讀寫訓練,從而幫助學生感知語言、體會語言、運用語言,最終達到“語用”之目的,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表達能力,真正實現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