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理解一直是教師和學生關注的重點高考試題類型,其目的在于檢測學生對閱讀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話題和語篇的掌握,及判斷相關信息準確性的能力。本文擬以課標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全國卷Ⅲ,及自主命題浙江卷、北京卷、江蘇卷、天津卷共7套試卷的2019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第一節(jié)為對象,從不同維度分析,以探究其出題特點,并闡述得出的思考。
【關鍵詞】高考英語閱讀;特點與思考;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曹雅云(1996-),女,杭州師范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一、 分析設計
1. 研究對象。本文研究對象為2019年高考英語試卷閱讀理解的第一節(jié),包括課標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全國卷Ⅲ,及自主命題浙江卷、北京卷、江蘇卷、天津卷共7套試卷,27篇閱讀文章,105道試題。
2. 研究框架。結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和各套試卷以及試卷解析,設計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研究框架,其內(nèi)容包括文章信息、試題分析和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三個方面。
文章信息具體包括體裁、主題語境和主題群。2019年各高考卷閱讀理解的語篇體裁包括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記敘文。主題語境為語言學習提供范圍,直接影響學生的語篇理解程度、思維發(fā)展水平和語言學習成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下面簡稱為“課標”)將主題語境分為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而這三個主題語境下又包括十個主題群,每個主題群下又包含許多子主題。
試題分析包括對每套試卷中的語篇數(shù)量,每篇語篇的試題數(shù)量以及各個試題類型的分析。試題類型可以分為四種,每種類型所占比例和種類均有所不同。只有了解試題類型和數(shù)量,才能在考前復習時有針對性地準備,使學習效果最大化。
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由于語言能力的提高蘊含著后三者的提升,因此研究框架將主要包括對后三者的分析。試卷作為終結性評價始終以課標為導向,試題的質(zhì)量水平應以檢驗出學生是否達到課程目標(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判斷依據(jù)。
綜上所述,2019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試題研究框架分為文章信息、試題分析、核心素養(yǎng)三個大項目。其中文章信息又包括體裁(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記敘文)、主題語境(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主題群(生活與學習、做人與做事、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文學藝術與體育、歷史社會與文化、科學與技術、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災害防范、宇宙探索)三個小項目;試題分析包括試題數(shù)量、試題類型(細節(jié)理解、詞義猜測、推理判斷、主旨大意)兩個小項目;核心素養(yǎng)包括思維品質(zhì)(高/低思維層次)、文化意識(是否體現(xiàn))、學習能力(是否鍛煉)三個小項目。
二、 研究結果
1. 文章信息。2019年7套試卷中,有6套試卷包括4篇文章,只有浙江卷由于高考改革刪減至3篇。27篇閱讀文章中,共包含4種類型,其中12篇說明文,8篇記敘文,6篇應用文和1篇議論文。從上可知,說明文占了將近一半的比例,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活動的素材準備中可以適當提高說明文的數(shù)量,當然記敘文和應用文的價值也不可小覷,另外雖然議論文只有一篇,但不可忽略其存在意義。不管4種語篇類型比例是多少,學生都必須掌握四種類型的閱讀技巧和閱讀方式,才能熟練、有技巧的答題。
主題語境方面,三套全國卷中,只有卷Ⅲ出現(xiàn)一篇主題語境為人與自然的語篇,其余均為人與社會;北京卷和江蘇卷涵蓋三類主題語境;浙江卷則包括2篇人與社會和1篇人與自然主題語境的文章;差異較大的是天津卷,包含3篇人與自我和1篇人與自然主題語境的文章。明顯各套試卷中主題語境比例不同,各地學生應當平等對待各個主題語境,學習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參悟各個語篇滲透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主題群是主題語境下的細分層。參與研究的27篇文章中,有關生活與學習3篇、做人與做事3篇、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7篇、文學藝術與體育2篇、歷史社會與文化4篇、科學與技術3篇、自然生態(tài)3篇、環(huán)境保護2篇、災害防范0篇、宇宙探索0篇。其中,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這一主題群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學生應給予相當?shù)闹匾?,平時可多閱讀相關書籍,以便考試時有充分的背景知識可以調(diào)用。雖然災害防范和宇宙探索的主題群語篇數(shù)為0,但價值不可忽視,同時這一主題在學生日常生活和興趣培養(yǎng)之中也起著關鍵作用。
2.試題分析。4套試卷(課標全國卷Ⅰ、Ⅱ、Ⅲ,北京卷)的總試題數(shù)為15題,每篇試題數(shù)分別為3、4、4、4;江蘇卷的每篇試題數(shù)分別為2、3、4、6,可見文章的難度差別較大;浙江卷由于高考改革,試題數(shù)僅10題,分別為3、3、4題;而天津卷則多至20題,每篇有5道試題。試題數(shù)量在不同的試卷中有明顯不同,因此,面對不同的試卷,不同地區(qū)的學生應清楚其試題數(shù)量,有效分配答題時間,以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將得分最大化。
細節(jié)理解題在每套試卷中占30%—60%的比重,可見細節(jié)考查能力的重要性。文章主題的闡述往往需要細節(jié)信息的支持,這些細節(jié)對于理解全文內(nèi)容至關重要,也是概括文章中心的基礎??忌枰苯踊蜷g接地閱讀文章,以獲得某些特定的信息。另外,推理判斷題也毫不遜色,在每套試卷中占20%—55%。閱讀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獲取作者所要傳達的信息,考生需要根據(jù)線索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未提到的事實或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細節(jié)理解題和推理判斷題在每套試卷中共占73%—90%,可以說占了大部分。詞義猜測和主旨大意題在每套試卷中起碼各有1題,但不會超過2題。詞義猜測指推斷某些單詞短語或句子的含義,鑒于正確理解含義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學生只有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靈活變化的詞義,才算是真正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顧名思義,主旨大意題則和主旨大意相關。有時從文章的第一部分即可得出主題,有時則需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進行推斷。這類試題主要考查考生領會大意的能力,對考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有一定要求。
3. 核心素養(yǎng)。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從跨文化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筆者根據(jù)對思維品質(zhì)能力層次的分類框架,統(tǒng)計了高層次和低層次思維能力在105道試題中的分布情況。其中理解具體信息和生詞推斷為低層次類型,考查點數(shù)量分別為46和8,判斷推理和主旨要義為高層次類型,考查點數(shù)量分別為40和11??傮w來說高、低層次類型不相上下。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考試,既要體現(xiàn)學優(yōu)生的水平,也要顧及后進生的能力,這樣的試題分配比例是相當合理的。
從文化意識來看,每套試卷中起碼都有一篇文章重點強調(diào)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比如全國卷Ⅰ文章B強調(diào)教師關愛學生,使學生增強自信;浙江卷文章A強調(diào)為社會奉獻,拾金不昧;天津卷文章A渲染歷史知識的重要性。文化意識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增強國家認同和家國情懷,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和做事,成為有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做好英語學習的自我管理,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細節(jié)理解題的根本目的其實就是檢驗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鑒于幾乎每篇文章都包括了細節(jié)理解題,也就是說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幾乎涵蓋在每篇文章之中。另外有幾篇文章則通過主題意義的提示,強調(diào)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全國卷Ⅰ文章A重點培養(yǎng)學生多渠道獲得暑期工作項目信息的能力;天津卷文章D通過舉例,闡述了“活到老,學到老”的重要性。
總體來看,幾乎每套試卷的閱讀理解都很好地貫徹了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將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放在首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三、 教學建議
隨著全國范圍內(nèi)英語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閱讀理解的部分一直承載著體現(xiàn)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增加不同英語水平考生間區(qū)分度的任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其重要性,根據(jù)試題命制理念和規(guī)律展開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科英語核心素養(yǎng)。
2019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文章中,涵蓋的體裁全面,主題語境豐富,主題群多種多樣。學生對主題語境和語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把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視為教學的核心任務,并以此整合學習內(nèi)容,收集豐富的主題素材,創(chuàng)設相關的主題語境,鼓勵學生開展對主題的深層次理解。
針對試題類型,教師可傳授不同的學習策略;根據(jù)試題數(shù)量,教師所對應開展的教學活動或練習時間也可有所調(diào)整。針對細節(jié)理解題:找準信息源;注意個別詞;甄別意義錯誤。針對詞義猜測題:明確“no context, no meaning”;借助上下文;通過舉例;應用構詞法。針對推理判斷題:找準關鍵詞語;借助邏輯關系;注意含義相同;根據(jù)作者的觀點。針對主旨大意題:確認范圍;使用略讀策略;注意首尾句;運用分析能力。另外,細節(jié)理解和推理判斷題的試題所占比例較大,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強調(diào)其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發(fā)展學生的信息捕捉能力和邏輯推理水平。
核心素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熱門話題,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是基礎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選拔的要求。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牢牢抓住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點,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能力,強化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幫助學生積極運用學習策略以拓寬學習渠道、提升學習效率和形成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陳新忠.2019年高考英語試題分析與教學策略(上)[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9(9):26-38.
[2]付文曉,錢旭升,王海雨.2009-2018年全國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試題中思維能力層次的歷時研究[J].基礎外語教育,2019,21(01):97-106+111-112.
[3]郭媛.高考英語試題分析——以浙江卷為例[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中旬),2018 (01):67.
[4]馬文輝.解析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困境及對策[J].中學生英語, 2019(32):158.
[5]曲一線.一線名卷(五年高考真題英語)[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
[6]張紅強,辜向東.高考英語閱讀材料文本改編的方法分析——以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卷為例[J].中國考試,2019(11):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