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鑫 劉春雪 李慧璟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痛風性關節(jié)炎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時導致患者關節(jié)處產生劇烈痛感,有“紅、腫、熱、痛”的現(xiàn)象,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痛苦〔1〕。痛風性關節(jié)炎發(fā)病突然,難以預防,后續(xù)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腎臟等重要臟器的受損,極難根治,尤其是對于身體虛弱的老年人的治療,必須十分謹慎〔2,3〕。痛風性關節(jié)炎常由高尿酸血癥引起,高尿酸血癥患者關節(jié)處容易積累大量尿酸鹽結晶,從而導致痛風性關節(jié)炎〔4〕。中醫(yī)認為,痛風性關節(jié)炎屬于“痹病”, 由濕熱痰瘀導致患者關節(jié)不利,經絡不通,因此應疏通經絡解除痹癥,同時健脾益腎,祛除濕氣,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5〕。本研究觀察腹針配合刺血療法治療老年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療效。
1.1一般資料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集痛風性關節(jié)炎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61~73歲,患者均符合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西醫(yī)和中醫(yī)診斷標準〔6,7〕。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治療組中男32 例,女18例,年齡61~70歲,平均年齡(68.9±4.7)歲,平均病程(3.5±1.1)年,紅細胞沉降率(23.45±4.17)mm/h。對照組中男30 例,女20例,年齡62~73歲,平均年齡(69.3±4.9)歲,平均病程(3.7±1.2)年,紅細胞沉降率(23.51±4.32)mm/h。兩組在年齡、病程、性別、血尿酸、紅細胞沉降率等資料上均無顯著性差異。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腹針配合刺血療法。腹針操作為患者取仰臥位,采用直刺、呼氣進針、行捻轉補法針刺中脘、關元、滑肉門(雙側)、外陵(雙側)4個穴位,針的型號為0.30 mm×75 mm;刺血療法具體操作為找到患者疼痛部位的阿是穴,用0.70 mm×25 mm型號針頭刺入約0.3 mm放血約20 ml即停止,或血色由深變淺時停止,或出血自行停止。刺血療法每2天進行1次。1個月后觀察各指標。對照組急性期每日口服秋水仙堿0.5 mg及美洛昔康7.5 mg。緩解期每日予以別嘌醇0.1 g,忌煙酒、辛辣。1個月后觀察各指標。
1.3觀察指標 ①關節(jié)功能采用膝關節(jié)協(xié)會量表(KSS)評價〔8〕,包括疼痛、活動度及穩(wěn)定性三方面,滿分100分,關節(jié)功能越好得分越高。 ②運動功能采用簡化Fugl-Meyer 量表評定〔9〕,分為50個條目,總分100分,分值越高,運動功能越好。 ③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 Barthel 指數評分標準評價〔10〕,共包括10項內容,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④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11〕, 0 分代表基本無疼痛感,10 分代表疼痛難以忍受。⑤血尿酸數值〔12〕,采用磷鎢酸還原法測定血尿酸水平。
1.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治療前后關節(jié)功能比較 見表1。兩組治療后KSS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治療前后兩組運動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后Fugl-Meyer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兩組治療后Barthel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4兩組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VAS顯著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兩組KSS評分、Fugl-Meyer評分比較分)
表2 治療前后兩組Barthel評分、VAS比較分)
2.5兩組治療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血尿酸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較
2.6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痛風性關節(jié)炎與現(xiàn)代人生活習慣緊密相關,飲酒、暴飲暴食等不良喜好都有可能引起痛風性關節(jié)炎,其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14〕,是風濕科門診的高發(fā)病種〔15〕。痛風性關節(jié)炎有關節(jié)不利,肢體疼痛等癥狀,并且牽連全身多個器官,老年人素體虛弱,痛風性關節(jié)炎極大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健康,因此老年人患上痛風性關節(jié)炎以后必須及時治療。
中醫(yī)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主要有三種方法,分別是口服中藥、放血療法及針灸治療〔16〕,其中刺血療法的原理為通過放血通暢經絡以緩解疼痛,且放血可以將氣散布到全身〔17〕,以氣血溫養(yǎng)四肢。腹部為中焦和下焦之所在,腹針療法可調節(jié)臟腑、經絡發(fā)揮止痛、消炎的功效〔18〕。
綜上,腹針配合刺血療法治療老年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能更好地改善關節(jié)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