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小學 湯聚梅
在隨文練筆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想要提升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能力,教師就要做好每一次課堂的教學方案設計,端正學生的書寫習慣,以便順利開展各項語文學習活動。小學生剛接觸隨文練筆,可能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面對難懂的知識點時,記憶不夠深刻,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我們要及時引導,有效教學,以系統(tǒng)專業(yè)的方式擴展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從小養(yǎng)成,特別是針對語文這門語言科目的教學,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學生從最基礎的內(nèi)容開始學習,端正寫作和學習態(tài)度,以便開展更加深入的寫作和閱讀理解教學。通過隨文練筆,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有利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加深印象,擴展他們?nèi)粘I钪袑φZ文知識的儲備量。但小學階段的隨文練筆教學,還存在諸多障礙,大多數(shù)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思維的訓練,甚至出現(xiàn)教學問題,難以保證教學活動順利有序開展。比如“隨筆練字學習氛圍比較沉悶,學生缺乏自制力”等,這些都是隨文練字教學中的教學問題。
隨文練筆是新時期的一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耐心要求極高,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其心智發(fā)展尚未成熟,容易被外界新鮮事物所吸引,導致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分心的情況。所以教師要利用好核心素材,多用學生感興趣的練題資料,避免他們對隨文練筆產(chǎn)生厭惡性的心理。教師畢竟比孩子們有更多的學習經(jīng)驗,要做好隨筆練字的監(jiān)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資源有限,學生的實踐機會卻很少,教師難以對每個學生隨文練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引導學生進行個性選文,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語文教材是隨文練筆的主要素材,其中包含各種有價值的教學資料和學生感興趣的故事,能讓學生保持對語文學習的新鮮感,自主自覺融入課堂活動中。例如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冰心作品選、詩歌集合等,教師可以選用不同的素材進行轉(zhuǎn)換,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師課堂活動方案的主要教學對象。我們可以在隨文練筆中融入提問教學,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讓每個學生都能意識到隨文練筆的真正意義,感受語文教材的精髓和價值。比如“大家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是什么?有沒有人愿意主動和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呢?”這是最簡單的課堂小提問,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課堂的教學氛圍。如果出現(xiàn)問題學生,我們要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監(jiān)督學生在家開展隨文練筆的情況,保證學生有堅定的信念,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很多感人、勵志的文章,教師要抓住練筆的時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直抒胸臆,或者組織學生討論活動,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比如《滴水之恩》這篇文章,通過一定的故事,能讓學生學會善良和感恩。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學會感恩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并契機引導學生練筆,讓其熟練掌握寫作的技巧。
通過有效的教學訓練,學生能更加關注文章的細節(jié),找到自身的優(yōu)勢,準確地抓住“練筆點”,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教師也能掌握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制訂出更好的教學方案,師生共同創(chuàng)建“隨文練筆”的課堂。諸如此類的教學題材還有很多,比如《小蝌蚪找媽媽》《觀潮》《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學生隨文練筆的好材料,值得教師引入和重點教學。如果學生有合適的學習資料,也可以帶到課堂中,大家一起互動學習,分享和交流學習感觸。而教師要做好監(jiān)督引導,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而言之,語文是一門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學科,很多知識點都需要學生扎實掌握和理解,才能方便教師教學工作的設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接收效率。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語文生活化的教材,培養(yǎng)學生隨文練筆的積極性,并引入語文課堂的實質(zhì)內(nèi)容,提升學生隨文練筆的意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處于發(fā)散階段,只有不斷豐富語文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隨文練筆的理解能力,才能推動小學語文課堂的發(fā)展,保證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