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紅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呈現(xiàn)出東方藝術的獨特魅力。紫砂泥料質樸的特質和豐富的肌理讓人觸摸起來非常具有質感,同時良好的可塑性使得宜興的紫砂藝人可以充分地把自己腦海之中對于紫砂的理解和思考全部地呈現(xiàn)出來,還可以在上面用陶刻、泥繪等等形式來進行裝飾,可謂是集許多工藝門類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品。傳統(tǒng)的宜興紫砂匠人在時代的傳承之中對于紫砂的感情非常深刻,不僅僅是一種行業(yè)、一門手藝,更是在血液之中已經具有了紫砂的基因,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許多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也是從紫砂藝術的創(chuàng)作之中品悟得來的,具有天人合一的篤定和從容。正是如此,紫砂藝術經過千百年來的發(fā)展和傳承,在今天依然欣欣向榮、繁榮昌盛,呈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和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意識,年輕一代的紫砂藝人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之上,在名家前輩的耳提命面之下,在自己的刻苦專研之中把紫砂藝術發(fā)揚光大,讓我們在今天繁忙的生活節(jié)奏中可以在紫砂藝術的世界里尋找到心靈的棲息之地。
圖1
紫砂作品“佛手壺”(見圖1)采用了老段泥制作燒制而成,呈現(xiàn)出的黃色和佛手具有相似之處,壺身的設計在繼承了傳統(tǒng)紫砂器型的基礎之上,加入了自己的個人設計風格,同時把紫砂五色土的色彩搭配運用得生動逼真,為我們帶來了非凡的視覺體驗,在此基礎之上把佛手蘊含的豐富內涵展示給大家。此壺壺身簡潔流暢,和傳統(tǒng)“漢瓦”器型有些相似,身筒飽滿圓潤,敞口的設計非常適合投茶、清茶,很適合平時的使用,平整的壺底使得整體更加端莊穩(wěn)重;壺嘴四方棱線清晰有力、小巧可愛,出水非常爽利;與之遙相呼應的壺把也是挺闊有力、圈卷自然,端握非常舒適;壺蓋有小小的層次突出,和壺口壓合嚴絲合縫,氣密性非常良好,通轉也非常流暢;上面的壺鈕則采用了佛手的形態(tài)捏塑而成,幾片葉子用墨綠色點綴,非常的和諧自然,充滿了生機勃勃,和壺身貼合的藤蔓形態(tài)相得益彰。從壺嘴端部延伸出來的枝蔓蜿蜒于壺身,墨綠色的葉子舒卷自如、惟妙惟肖,襯托著頂端的佛手,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從整體上來看此壺“佛手”,造型的設計在古典之中加入了現(xiàn)代裝飾的潮流之美,把紫砂的五色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壺身的裝飾細節(jié)到位、技藝精湛,特別是壺鈕點題切合,讓我們在欣賞紫砂藝術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其中充滿了吉祥寓意和佛教文化的豐富內涵。
佛手作為一種中國南方經??梢钥吹降闹参锕麑崳湫螒B(tài)就如同佛家捏合的手形一般,同時散發(fā)出幽幽的香味,用來食用或者藥用都可。在古代,人們就把佛手放置于茶座之上用來烘托氣氛,觀之又可以參悟佛法,讓人沉迷于營造的良好氛圍之中,宜興的紫砂藝人也特別喜歡用佛手作為紫砂造型的題材,盡管工藝非常復雜,但是樂此不疲,一方面是這種造型在南方茶葉的主產區(qū)非常的受到青睞和歡迎;另一方面是佛手本身具有非常吉祥美好的寓意,讓人愛不釋手,紫砂花器大師蔣蓉更是在過去器型的基礎之上重新創(chuàng)作和演繹了新的“佛手壺”,成為了一代經典,深受人們的追捧?!胺鹗謮亍敝械姆鸾淘⒁馄鋵嶏@而易見,宜興自古以來就是江南佛國,佛教和紫砂的融合自然而然,禪茶一味的題字隨處可見,彰顯著這座城市紫砂藝術、茶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完美融合。這件紫砂作品“佛手壺”就是在繼承前輩們創(chuàng)作的經典紫砂花器的基礎之上,把佛手的形態(tài)和元素重新地注入到紫砂壺之中,呈現(xiàn)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審美。佛手的形態(tài)、香氣栩栩如生,讓我們在使用此壺的過程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其中的吉祥祝福和令人內心更加平靜、淡定、從容的佛教教義,這不僅僅是藝術的享受,更是人生的啟迪和心靈深處的共鳴。
宜興深厚的文化底蘊讓這里的紫砂藝人非常具有藝術氣息,從摶制紫砂壺到陶刻藝術的呈現(xiàn),都是點點滴滴文化的累積。當我們最開始接觸紫砂的時候,總是被千變萬化的造型所深深吸引,但是養(yǎng)壺到最后往往最打動人心的還是文化的基因。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xiàn)在、未來,紫砂藝術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其深刻影響,和中國人骨子里頭對于過去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追尋,希望在喝茶品茗、把玩品鑒紫玉金砂的過程之中領悟到玩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的真正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