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娟 陳珂
瓊中女足全力備戰(zhàn)“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
對于很多身處城市的人們來說,可能足球就只是足球而已。而對于瓊中女足的孩子們來說,足球則意味著希望、夢想,以及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在海南,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一瓊二白三保亭?!笔钦f瓊中、白沙、保亭三地特困,而瓊中更是特困中的特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海南島中部山區(qū),直到2019年4月才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
如果沒有踢足球,對瓊中女足的孩子們來說可能連親眼看到大海的機會都沒有,盡管大海離她們只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因為按照當?shù)亓曀祝瑐鹘y(tǒng)的黎族女孩16歲就會婚嫁,然后在家?guī)蕖⒏钅z、照顧丈夫……是她們未來一生的生活。
然而,自2006年2月瓊中女足正式成立以來,這樣的命運藩籬開始被打破,一群大山姑娘的命運得到了改變。對她們來說更幸運的是,還有了位時刻關心她們的“足球老媽”——吳小麗。
“肖山,你來瓊中吧,咱們拉一支女足起來,這么多年了,中國足球總上不去,就是愿意吃苦的人太少。你過來吧,我們一起做點有夢想的事兒?!?005年底,還在湖南一家職業(yè)足球俱樂部拿著月薪3萬元的肖山接到了恩師谷中聲的電話,一段走心的說服讓他毫不猶豫地下定了決心?!白约耗贻p時踢球就沒能進入國家隊,要是能培養(yǎng)出一兩個隊員進國家隊,也算是圓了自己心中的足球夢。”
于是,為了心中的足球夢,肖山便只身來到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當時整個縣城就一個紅綠燈、一條街,街上連一輛出租車都看不見,想吃碗面都沒地方……”
2006年2月15日,從山區(qū)初選的300個女孩里,肖山挑選出了瓊中女足的第一批隊員,一共24人,平均13歲。人是湊夠了,困難卻一個接著一個。“知道什么是足球嗎?”一個姑娘回答道:“長得跟排球一樣,只是排球用手,足球拿腳踢。”這群來自大山深處的姑娘,對足球的認知幾乎為零。當初招來的隊員沒有一個是為了踢球而來,大多數(shù)人只是因為球隊管吃管住,打贏了比賽還會有一些獎金,可以給家里減輕負擔。甚至,就連“有鞋穿”這樣的理由,對于這些來自偏僻山村里女孩子也是巨大的誘惑。
那時的肖山不僅是球隊的教練,也是司機、廚師、隊醫(yī)、領隊。一天,他去??诮o孩子們買東西,在一個拐角看到了似曾相識的臉龐,于是就懷著試試的態(tài)度上前打招呼,果然是大學時候就認識的她——吳小麗。
“我在蘇州上大學時就和肖山認識了,那時候他在蘇州的一支球隊里。最后一次見他是1994年還在學校時,畢業(yè)后就失去了聯(lián)系,沒想到十幾年后能相遇?!眳切←惛锌?。
從那之后他們兩人的交流就多了起來,但一直也沒確定戀愛關系。直到有一天,肖山邀請吳小麗來球隊玩,等她一進球隊,孩子們都沖著她喊:“師母!師母!”孩子們的天真徹底打動了她。
在隨后的幾個月里,吳小麗多次來到瓊中看姑娘們訓練,給她們做飯吃,接觸次數(shù)越多,對她們的處境也有了越發(fā)深入的認識。“當時真的是無數(shù)次被她們的拼搏精神所感動?!眳切←惛嬖V《中國報道》記者,“盡管那時候的我不懂足球,但看到肖山帶隊訓練、比賽、買菜、做飯、做隊員思想工作、講故事談理想,深受觸動。為了支持他的工作,我毅然放棄了在海口藥品公司的穩(wěn)定工作,到瓊中協(xié)助肖山,負責球隊后勤保障工作?!?h3>前期“大內(nèi)總管”
吳小麗的加入,仿若一個勵志電影般的熱血故事,就從那一天拉開了序幕……
成為瓊中女足的“萬能管家”后,吳小麗既是廚師,又是隊醫(yī);既是助理教練,又是知心媽媽。吳小麗至今仍記得球隊剛成立那幾年的窘迫。
球隊剛成立的時候,每個月只有六七萬元經(jīng)費,隊員每天的伙食標準只有5元錢——當時省級體育運動員平均伙食費在45元左右。球隊每人每天只有5元的伙食費,早餐1元,午餐和晚餐各2元。孩子們踢球訓練刻苦,又在長身體,營養(yǎng)要跟上,每頓必須有肉有魚,可經(jīng)費困難。
隊員們在球場上訓練顛球 。
訓練結束后,女隊員們回到宿舍抓緊學習當天功課。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吳小麗自有辦法:除了經(jīng)營好球場邊的菜地,她每次去市場買肉買魚,都想盡辦法講價,市場的人都知道女足的“吳阿姨”,她講價已講出了名氣?!拔腋袌龅娜酥v故事,小孩多么不容易,訓練如何刻苦,如何艱苦,吃牛肉可以增強力量,促進體能恢復,補鈣等等。后來他們都能理解和支持,原來一斤20元的肉,慢慢地收15元、10元甚至5元。他們最后還不收骨頭錢,買肉還送骨頭?!眳切←愔两窕貞浧饋砣匝劢情W著淚花。
當時隊里沒有隊醫(yī),醫(yī)療條件保證不了,孩子們體質也不是很好,感冒發(fā)燒是常事,訓練時也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摔傷或是扭到等問題。每到這時,吳小麗就騎著摩托車,上山采草藥,有的草藥用來給孩子們煮涼茶,有的采回來搗爛敷在孩子們受傷的地方?!懊糠暧腥松?,老媽都是守在身邊細心照顧,帶我們看病,幫我們熬藥。”幾位隊員都如是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球鞋,是孩子們最珍貴的寶貝,當時隊員們的訓練鞋是最普通的布鞋,每人只有一雙。跑著跑著,腳丫子就跑出來了,只能把腳趾頭塞進去,繼續(xù)訓練?!凹幢闶沁@樣的鞋,隊員們都舍不得扔,也沒錢給隊員買新鞋,怎么辦呢?我那時候每到晚上就忙著給孩子們補鞋,補了又爛,實在補不了的,左右腳能湊,就湊出一雙鞋繼續(xù)穿?!眳切←愓f,“說瓊中女足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一點也不為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