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琳
摘? 要:本文通過具體案例并結合相關理論闡述了班主任工作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總結了德育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法。
關鍵詞:德育工作;問題學生
人以德立,教以德先,德育工作在中職教育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對深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一、以課堂為主體、加強德育教育
我根據(jù)我們學校學前三系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計劃。作為班主任我還要從注重教學資源的整合入手,一方面與每位任課教師溝通,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課堂上統(tǒng)一教學,課堂外分層指導,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論上的指導,既重視學生對于知識本體的學習,更培養(yǎng)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當小老師,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建立學習自信心、激發(fā)學生主體性參與,營造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黨的情操、民族團結的意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職業(yè)規(guī)劃意識。此外還利用班會課,開展以感恩、安全、守法、守紀、禮儀等為主題的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感恩國家的培養(yǎng)和教育,努力學習回報國家和社會;引導學生注意安全、遵紀守法、注重禮儀,增強學生的歸屬感。
二、以活動為載體,重視德育教育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僅用語言進行說教,在工作實踐中要采取以主題班會為主,活動滲透為輔,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德育教育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特別重視以活動為載體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幫助她人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意識。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激發(fā)了學生愛黨愛國的熱情,增強了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鼓勵了學生奉獻愛心,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三、以生活為背景,滲透德育教育
愛心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沒有對學生的關愛,就談不上對學生的教育。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是班主任與學生心靈之間的橋梁,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技能的獲得、智力的發(fā)展和品德的培養(yǎng),都和這種情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班主作的關愛,大多數(shù)缺少了家庭教育這重要的一個方面,又處在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是她們的心理、生理等方面還不太成熟,容易出問題的危險時期,也是她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班主任的關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班級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老師對她們的希望和信任,從而激勵她們追求美好的向往。作為班主任我經(jīng)常深入學生宿舍,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切實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困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以黨團建設為引領,突出德育教育
在工作實踐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學生一視同仁,無私地關愛學生,向學生展示了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人格魅力和出色表現(xiàn)。
近兩年我一直擔任學前三系181班班主任。班上有一個學生,當時因為她隨便插嘴,我批評了她幾句,她當時就和我頂嘴。不是那種惡意的頂嘴,是出于正面為自己辯解。當時我想,一個學生才進校,膽子竟然這么大,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和老師頂撞,我當時很生氣。但我沒有和她正面發(fā)生沖突。如果當時和她發(fā)生沖突的話,萬一這孩子脾氣比較犟,于己于她都不是太好。所以當時我就叫她課后到我辦公室來。
我仔細打量了她,她穿的衣服比較樸素,而且衣服上比較臟,不干凈。我首先問她母親在哪工作,問到父親時,她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種莫名的傷痛。當我另轉話題時,她開口了。她說她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未見過她的爸爸,從小就缺少一種父愛,她和她的媽媽生活在一起??赡芫褪怯捎诩彝ゲ煌暾鸬淖员靶睦?,導致了她心靈世界的荒漠,才讓她有了這樣一種性格。
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孩,正是享受母愛和父愛的時候,卻因為父親的離開而變得讓所有人都同情的孩子。我們且不談父親為什么離開,也不談這些做家長的怎么這么心狠。這樣一個孩子,從小根本沒見過父親的面,因為她當時才幾個月,根本不記事,更不會不知道父親長什么樣。十幾年了,同齡的孩子都快樂地成長著,而她從小就失去了父愛。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悲痛欲絕的呢?了解以上這些情況后,我感覺到她需要我給她一份特殊的關愛,對于她做的那件事情,讓我再也氣不起來了!
在以后的相處中,我就特別留心這個從小失去父愛的孩子。過了不久,她又相繼地出現(xiàn)了一些有違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事。又一次,她的好朋友被別人欺負,她替同學出頭,打了另一個同學。有時被發(fā)現(xiàn)有抄作業(yè)現(xiàn)象等等。才一、兩個月的時間,她犯的錯誤就不少了。這種情形,引起老師、父母、同學極大的惱火。而老師、父母、同學越是惱火,對于她越發(fā)訓斥,她反越變本加厲。她這種態(tài)度和行為直接影響到與父母、老師、同學之間的正常關系,提起她,人們無不搖頭嘆息。這種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反常心理,雖然不同于變態(tài)心理,但已帶有變態(tài)心理的特征。其后果是嚴重的,它會導致出現(xiàn)對人對事多疑、偏執(zhí)、冷漠、不合群的病態(tài)性格,嚴重到會使之學習被動、信念動搖、意志衰退等。進一步發(fā)展還可能向病態(tài)心理和犯罪心理轉化。所以,作為班主任的我,必須加強對她的心理教育和疏導,使她能盡快脫離危險邊緣,矯正心理方向,走上積極、健康的心理軌道。針對這類學生,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責罵她,這樣的教育方法是無事于補的,說不定教育不好還會適得其反,讓她形成逆反心理,以后的教育就更沒法開展了。
通過分析,我認為引起這類學生教育困難的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⑴年齡特點: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因為她正處于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希望能擺脫成人的監(jiān)護和束縛。她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當她感到或擔心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自我表現(xiàn)論文范文受到妨礙時,就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就想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來確立自我與外界對立的情感。
⑵家庭環(huán)境。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根本環(huán)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yǎng)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質和個性。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逆反心理的形成。據(jù)了解,她的母親都說沒時間管她,放任自流慣了,即使有時間管管她,方法上也是簡單、粗暴得很。十來歲的孩子,她的思維方式、思維視角已越出童年期簡單和單一化的正向思維,開始向著逆向思維、多向思維或發(fā)散思維等方面發(fā)展。而她家長對其往往采用命令式、專斷式的教育方法,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這些都無形的在她心理上造成壓力,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淀,她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時,便在情感上對她們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說教、勸說產(chǎn)生抵觸,在情緒上不滿,進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
⑶性格因素。這類學生個性極強,常以自我為中心,惟我獨尊,愛耍脾氣,聽不進不同意見,拒絕別人的幫助,自控能力差。對老師的正常教育往往從對立面去思考,把老師的勸說、要求、批評,把家長的指點、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壓",是和自己過不去,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進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對立面上。
⑷教師態(tài)度。因她的表現(xiàn)一貫不好,個別老師對她喪失信心和耐心,有的教師在施教過程中,不尊重、不顧及她的心理感受與體驗,當她出現(xiàn)問題時,不是站在她的角度分析問題,而是一味地強調(diào)師道尊嚴,導致她因對教育者本身的排斥,進而對我們的教育產(chǎn)生逆反心理。如果對她的—點錯誤就揪著不放,很可能使她產(chǎn)生"老師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與老師對立、背離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⑸班級氣氛。因她自身原因,同學們對她不夠友好,處理與她的關系時比較苛刻。致使她的對立面越來越多,與同學關系越來越僵。
案例分析
我覺得改變上述這類孩子的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善待她們,關注她們,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為她們設想,引導她們"回歸"。于是我做了她的知心媽媽,了解她的內(nèi)心世界。幫助她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發(fā)展自我和完善自我。讓她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共處,學會負責。
第一、采用真情投入,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
平時,我經(jīng)常留心她。利用空閑時間找她談心。告訴她,父親走不是你的錯,現(xiàn)在你應好好學習,不讓母親操心。用自己的實力,以后讓母親享福。平時作業(yè)上有不明白的或是做錯的,我都會幫她講解,直到她懂為止。利用自己的真情,讓她感受到老師的愛。讓她感受到,世上還有比父親更愛她的人;讓她感受到世界充滿愛。用情感關懷的態(tài)度,親切溫和的語氣,尊重理解的氛圍,此時,她便可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賴的人,這樣我們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她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第二、運用鼓勵機制,增強她的自信心。
開學初始,我對班上的學生不了解,當選班委時,我就讓學生們自己毛遂自薦。當我說到副班長時,她便自告奮勇地舉手了。一個人生來不是什么都會的,能力是靠后天鍛煉的。為了不挫傷她的銳氣,鼓勵她認真學習,我當時就同意了。通過后來的考察,發(fā)現(xiàn)她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最重要的是非常有集體榮譽感。只要班上發(fā)生什么事,她都會主動來跟老師講。慢慢地,她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實踐證明,我當時的做法是對的。每一個成長的孩子渴望被父母肯定,被老師肯定,被社會肯定。只要能針對孩子的優(yōu)點去夸她、肯定她,她必然會變得更好。
通過我們之間的交流我深深的認識到,一個幼小的孩童也會有極強的自尊心,尤其是長期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帶有很強的自卑感,但與其相反,她們的自尊卻極其脆弱,她們往往被周圍孩子們的小群體冷落,幼小的心靈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和抵觸。我們都知道情感教育要從培養(yǎng)"同理心"開始。具備"同理心"的人,能夠在認知自我情緒的基礎上,體會她人的情緒,并進而將自我情緒傳達給她人。通俗地講,就是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應該多激勵她,鼓勵她,不能打消她的積極性。應該讓她樹立自信,快樂成長。
第三、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
雖然她從小失去母愛,但通過細心觀察,我發(fā)現(xiàn)她有很多優(yōu)點。記得又一次班會課,我把一些事情說完后,就讓學生們自己上講臺講故事、笑話等。當時班上鴉雀無聲,沒人敢做第一人。這時,她大步走到講臺前,向大家講了一個笑話。在后來的時間里,她又上去過兩次。她說她在家里上網(wǎng),看到網(wǎng)上有人請人寫作文,她請大家談談這個做法對不對。最后她還總結說,這個做法不對,別人雖然幫你寫了作文,但這畢竟不是自己的思想等。當時我坐在下面,感覺只知道剛開始她確實犯了不少錯,還不知道她還有這么多優(yōu)點。她既大方,又有思想,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如果不是父親的出走,父母好好教育的話,她現(xiàn)在可能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孩子。但現(xiàn)在也不遲啊。相信通過老師的正確教育與引導,再加上她自己的資歷,她也定能成功。
事后,我對她在班會課上的表現(xiàn),加以表揚,并教育她,一個人要自立、自強,要有思想、有報復。只要自己以后努力拼搏,改掉以前一些不良習慣,重新做起,相信你定會成功。加油吧!老師和同學們會幫助你的。
剛開始時,我對她傾注了許多,但她還是一味地犯錯。我開始動搖了。難道我的這種愛的教育在她身上沒有效果嗎?因此有時她一犯錯,我就責罵她,因為我對她失去了信心。但我發(fā)現(xiàn),我越批評她,她越逆反。有時甚至上課不聽。后來我還是改變了策略,還是悉心教導她,不停地發(fā)現(xiàn)她的閃光點,我經(jīng)常在上課的時候當著同學的面表揚她,主動給她在全班發(fā)言的機會。
實踐證明,老師應該更多的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甚至可以做適當?shù)目浯螅颐榔涿?優(yōu)點放大法",而不是更多的在集體中批評她們的缺點和錯誤,否則只會造成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越自卑越逆反,越逆反越愛犯錯誤,越犯錯誤越受到批評,越受到批評越自卑。
現(xiàn)在我慶幸,幸虧當時沒有放棄她,還是悉心教導她,現(xiàn)在效果相當好。否則還不知道會是什么后果。至少她會對老師和學生失去好感與信任,對自己也會失去信心,自暴自棄。
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這個孩子樹立了較強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其她同學的尊敬,變得有自信了,由于有比其她孩子更強的自尊心,所以她更懂得珍惜這種進步,在學習和紀律方面做得比其她同學更好了,這與她先前所感受的環(huán)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給她播種著真摯的、無私的愛,她也使我收獲著她那獨有的、天真的、純潔的愛。是啊,孩子的執(zhí)著,孩子的火熱,孩子的愛,讓我深深的感動了!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孩子們,愿你們茁壯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