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咽異物感又稱為“咽部神經(jīng)官能癥”、“癔癥球”、“咽球綜合征”,中醫(yī)稱之為“梅核氣”。是耳鼻喉科臨床中最常遇到的主訴癥狀之一。為咽部的功能性病變,是咽部感覺異常的一種主觀癥狀。臨床一般泛指咽痛以外,無吞咽障礙的各種咽部的感覺異常或幻覺。咽部神經(jīng)支配極為豐富,與全身許多器官構成廣泛的聯(lián)系,是構成本病癥狀多變的生理基礎。因此,在除外咽的器質性病變后,咽異感癥常常可以追索到某些心因性或心身性發(fā)病原因與癥狀特點。
下列局部與全身性因素常常誘發(fā)神經(jīng)功能紊亂,產(chǎn)生咽異感癥。
1.上呼吸道炎癥:如鼻炎、咽炎、喉炎等,可由黏膜分泌物增多刺激而產(chǎn)生異常感覺。
2.神經(jīng)肌肉性疾?。喝绛h(huán)咽肌痙攣、食管痙攣、賁門失遲緩癥等。咽縮肌本身痙攣亦可成為發(fā)病因素之一。
3.頸部疾?。喝缜o突過長、頸動脈炎、頸椎骨質增生、畸型等,因鄰近咽部而造成局部壓迫所致。
4.胃腸功能影響:如胃腸功能紊亂、胃酸過多、返流性食管炎等,由于酸性消化液的刺激,使黏膜產(chǎn)生炎性反應。
5.某些慢性?。喝缲氀?、消瘦等,可使咽、喉、食管機能減弱、黏膜感覺減退而產(chǎn)生咽異感癥。
6.腫瘤:咽、喉、食管、賁門等部位的早期腫瘤。
本病的典型癥狀為患者感覺咽喉有如梅核,或如球塞樣阻塞感,有的常能指明咽喉堵塞的部位所在,但吞咽進食無妨礙。有的表現(xiàn)為蟲爬感、瘙癢感或壓迫阻塞感,有的則表現(xiàn)為咽部有如球體阻塞并有滑動感。其癥狀表現(xiàn)因人而異,但體檢常不能發(fā)現(xiàn)明確的病灶與實在的陽性體征。
根據(jù)病史、癥狀及全面的體檢、X線及胃腸功能檢查,排出局部與鄰近器官的器質性病變后,方可作出本病診斷。
1.患者宜作好心理調適。
2.飲食宜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戒食檳榔與煙酒。
3.肥膩厚味及甜食冷飲容易傷脾生痰,應慎選。
4.本病中醫(yī)辨證多屬肝氣郁結,故應選服疏肝理氣的食物,如佛手、金橘、九制陳皮等。
5.本病多伴陰虛津虧,故宜服用養(yǎng)陰生津之品,如百合、銀耳、甘蔗等,忌辛辣。
1.鮮薄荷葉一張,揉碎,用1只龍眼肉包裹于外。含于口中,徐徐咽下,每日3只。適用于咽異感癥伴咽部灼熱感。
2.菊花9克,陳橘皮6克,用沸水沖泡,加蓋10分鐘后頻頻酌服。適用于胸協(xié)脹滿、急躁易怒的咽異感癥。
3.佛手9克,金橘6枚(搗碎),冰糖少許,沸水沖泡,加蓋15分鐘后代茶飲用。適用于頭目昏脹、口干苦的咽異感癥。
4.米仁15克,棗仁10克,扁豆干15克,同煮熟后,入粳米50克制成雙仁扁豆粥,日食2小碗。適用于伴夜寐不安、憂思過度引起的咽異感癥。
5.鮮杏子40枚,去核搗碎,加砂糖腌制備用。以沸水沖泡糖杏子5枚,食杏飲水,每日一次。適用于咽異感癥伴口干者。
6.豌豆干100克,溫水浸泡一日,文火慢煮,加入粳米50克成豌豆粥。食用時加蜂蜜一匙。適用于咽異感癥伴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