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昆鵬
摘要: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與之前人教版、語文版、蘇教版等比較具有七大創(chuàng)新點,“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是新教材的創(chuàng)新點之一。預習、思考探究、積累拓展等助讀系統(tǒng)就是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設計。文章以最新版本的初中語文教材為例,從三個方面闡述“巧用統(tǒng)編版助讀系統(tǒng),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一問題。
關鍵詞: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語文素養(yǎng);助讀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080-01
“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fā)性,有利于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盵1]課文注釋和練習等這些除了課文外的內容就是助讀系統(tǒng)。2016年開始全國中小學開始使用的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設計了一套極具特色的助讀系統(tǒng)。
為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構建強大的助讀系統(tǒng)。筆者根據課文類型即教讀課、自讀課把助讀系統(tǒng)?;谶@兩大助讀系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巧用這些助讀系統(tǒng),讓學生“一課一得”、“一單元多得”,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巧用單元提示與預習,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單元提示與預習作為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助讀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引導學生在這些的幫助下完成語文學習任務。語文老師要巧于運用單元提示與預習,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語文。
統(tǒng)編版每個單元提示既可以輔助老師進行充分備課,制定整個單元教學目標,更能引導學生預習與自主閱讀。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單元提示第一段旨在告訴學生本單元學習的是一幅幅民俗風情畫卷。第二段則是告訴學生本單元的學習目標:(1)體會作者是如何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2)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而預習這一助讀則是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幫助下為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做好提前準備。同時向學習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如八年級下冊第一課《社戲》預習助讀出示兩個學習任務:(1)了解家鄉(xiāng)類似的民俗活動,講給同學們聽。(2)文章結尾寫到:“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弊髡邽槭裁匆@樣寫?帶著這個問題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這一個學習任務收集、整理當地類似民俗,再與同學分享。這作為一個語文學習任務,包含著各種語文能力,體現語文的人文性與實踐性。第二個任務則是帶著激發(fā)閱讀興趣的目的,用問題引導學生去完成預習任務、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巧用思考探究與積累拓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思考探究與積累拓展作為放在課文后面的助讀系統(tǒng),旨在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來學習語文。
思考探究這一助讀系統(tǒng)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到課文尋找答案,深入探究課文。如八年級下冊第一課《社戲》思考探究設計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仿照示例用四個字短語概括本文所寫的事件。這個問題是對課文內容的探究,重要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訓練語言概括能力。第二個問題是以本文所寫的某個事件為例,具體分析敘述、描寫、抒情、議論這些表達方式的作用。這個問題既是單元提出出示的學習目標,也是預習提出的本課的學習目標。筆者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小組完成這一問題。第三個問題是對“好豆”、“好戲”的理解。這一問題是對主題的探究,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要表現的主題來探究。
而積累拓展這一助讀系統(tǒng)是對課本學習的再延伸。如八年級下冊第二課《回延安》積累拓展第6題是課外查閱資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內涵、閱讀《延安頌》、《延安,我把你追尋》等詩文體會“延安精神”。這一問題旨在幫助學生進行課外延伸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更深入地了解“延安精神”。
3.巧用旁批、閱讀提示,提高學生自讀能力
統(tǒng)編版自讀課的旁批和閱讀提示這兩個助讀系統(tǒng)是新教材的最大亮點之一。這是之前各版本都不曾有的助讀板塊。
旁批助讀重在以旁批的讀書方法來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旁批通常為問題、寫作手法、語言特點、評價啟迪等形式出現。如八年級下冊第3課《安塞腰鼓》旁批之一:最后一句話營造出一種什么意境?請體會結尾的妙處。這一旁批是以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探究。最特別的一個設計就是旁批空白,統(tǒng)編版自讀課甚至出現整課旁批的空白,如八年級下冊第4課《燈籠》旁批空白,其目的是要學生學習第3課旁批的方法,給《燈籠》自主旁批。而閱讀提示更多的是對文本內容的概括、語言特色的概括、寫法上的總結、閱讀方法上的引導為主。學生在閱讀提示的引領下,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總之,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有著強大的助讀系統(tǒng),語文老師要巧用這一助讀系統(tǒng),引領學生在系統(tǒng)的幫助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完成語文學習任務。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學要巧用助讀系統(tǒng),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5-13.
[3] 陳恒舒.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J].語文學習,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