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輝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化學教師逐漸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點,打造高效化的化學課堂。教師針對初中階段化學學科特點,對教學進行探究和調整,從而構建高校課堂,以促進學生化學學科能力的提高,通過有效的手段讓學生適應化學學科,并建立起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化學學科素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高效化學課堂學習。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化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8-0207-01
化學作為初中學生初次接觸的學科,想要學好化學學科并不容易,而化學又是初中階段比較重要的學科,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但是由于存在學生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異性,所以想要進行高校課堂學習是較為困難的,因此目前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開始以核心素養(yǎng)作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通過有效的手段來提高化學課堂的學習效率,并通過這些手段促使學生對化學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以及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
1.完善化學課堂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化學時肯定會遇到許多難題,尤其是面對枯燥而乏味的化學題目,學生難以提起興趣,這是教師面對的最主要的困難。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實現(xiàn)高校課堂的有效手段,也符合核心素養(yǎng)的訴求。教師在制定化學課堂教授內容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制定難易適中的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引入一些有趣的素材和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通過趣味性的和設置懸念的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學生才能高度集中學習注意力,從而實現(xiàn)高校的化學課堂。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的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單元的《物質構成的奧妙》時,由于分子和原子是微觀粒子,對學生來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對學生來說分子和原子是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不能枯燥的按照課本進行講解,要收集一些課外的有趣素材和內容,如一些視頻和圖片等或者一些模型,通過模型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將微觀的粒子變?yōu)楹暧^,變抽象為具體,促進學生對這些概念的認知,同時來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2.轉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我國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而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差,而且也不利于教師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與思維,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下,需要新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開動腦筋,積極自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面臨傳統(tǒng)教育的困境時,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游戲化教學,實驗教學法等多種方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的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一《燃燒與滅火》時,這一節(jié)內容燃燒與滅火可以說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人類正是由于有了火,才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教師在講解這一節(jié)內容時,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可以先搜集一些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視頻素材,然后放映給學生,并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觀看視頻時來思考,如燃燒和滅火的條件是分別是什么,之后再進行實驗演示,通過演示解答學生的疑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思考,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在化學的核心素養(yǎng)中,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而化學實驗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瘜W實驗在提高學生合作和動手能力這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先進行一遍演示,然后讓學生來動手操作完成,而對步驟多難度大的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完成實驗,通過分組合作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的九年級化學上冊中第二單元的課題三《制取氧氣》一節(jié)中,氧氣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學生對氧氣是如何制取的,就變得比較陌生了,而實驗是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及提高學習興趣的良好方法。因此教師可以先行進行演示并將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一些安全操作規(guī)范,講解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讓每個學生都進行一遍動手操作,教師在旁邊輔助,對學生錯誤的操作和使用方法進行規(guī)范和糾錯,學生通過多次的觀察和動手,操作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時學生的化學實驗基礎會變得更加扎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提高。
綜上所述,對初中化學教學來說,教師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完善課堂內容引入有趣的素材和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轉變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通過實驗可以促進學生的動手和合作能力的提高,通過這些方法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夠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繆娟.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意識[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7(10).
[2] 賈芳琴.基于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9(07).
[3] 許敏.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