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要:識字是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第一步,識字不僅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也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潛能,打好學生學習的基礎。面對語文教學的全面改革,如何開展有效的識字課程,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大量識字,是眾多老師面臨的一個難題。通過實踐教學和閱讀資料,針對低年級識字教學,我總結(jié)出生活化識字、自主化識字和趣味化識字,引導學生夯實識字基礎。
關(guān)鍵詞:識字生活化;識字自主化;識字趣味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8-0066-01
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濃縮,經(jīng)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的演變,傳承至今,影響深遠。同時,漢字又是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語言文字,字體千姿百態(tài)、神采飛揚,點畫意境深遠、饒有趣味,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長,漢語走向國際化,漢語熱不斷掀起,漢字作為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我們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能夠正確的認識和書寫,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
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能夠正確有效的識字更為重要。一年級的部編本語文教材首先開啟的就是識字單元,識字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開展閱讀和寫作。同時,低年級學生的識字也關(guān)系到兒童智慧潛能的開發(fā),高爾基說:“識字是啟迪心智,使它認識過去的事情,現(xiàn)在的生活,以及人們對于未來和明日的計劃的一種手段”。注重學生大量識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幫助學生更加適應語文教學的全面改革。
當前,《語文課程標準》對于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提出了明確要求,不僅能讀、會寫,還要知意、運用。一方面識字量明顯增加,且字形復雜,難學易忘,給教師的識字教學形成了不小的壓力。另一方面,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思維較差,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如何教給學生正確、高效、有趣的識字方法,是低年級識字教學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識字是一個整體和連續(xù)的過程,不能夠割裂開來,應以一個帶一類,在識字過程中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積累方法,分層、分類的學習。
1.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景,使學生識字生活化
語文來源于生活,和生活密切相關(guān),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能夠幫助學生認的多,記得牢。陶行知先生說:“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識字教學要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利條件,提高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能力,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漢字,培養(yǎng)識字興趣。比如大街上的廣告牌、車牌,家里的報紙和書刊,利用隨處可見的資源制作識字小報等等,都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常用字,在一年級識字教學中,我并沒有急于講授課本上的知識,而是開啟了姓名課程,請孩子們打印出了自己的名字放在課桌上,并在課堂上介紹了自己,在一周的學習中,孩子們積極表現(xiàn)自己,興趣濃厚,班級內(nèi)多數(shù)孩子能夠識記同學的名字,增進了彼此的熟悉,也積累了不少的漢字,這樣充分利用生活資源,識記在生活場景中常出現(xiàn)的這些生字,再來學習課本上的漢字更簡單更容易了。
2.指導識字方法,使學生識字自主化
漢字作為一種方塊字,有自己的規(guī)律。漢字字形大致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兩大類,有“點、橫、豎、撇、捺、提”六種基本筆畫和由基本筆畫變化形成的十八種筆畫,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們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的識字方法,例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口訣、猜字謎,歸類識字等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字形,簡化識字過程,將所學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牢固記憶,促進學生自主識字。在學習生字“告”,編出了口訣“一口咬掉牛尾巴”。在學習哇-娃-蛙-洼這幾個字時,學生們根據(jù)偏旁區(qū)分字意,編出了兒歌“有口哇哇叫,有女好娃娃,有蟲是青蛙,有水成泥洼?!?。利用兒歌識記,讀起來朗朗上口,更便于記憶。
3.巧妙設計,使學生識字趣味化
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天性活潑,注意力不夠集中,三十五分鐘的課堂時間,學生很容易開小差,但兒童都喜歡聽故事,做游戲,在課堂上開展練一練、說一說、動一動等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能激發(fā)起學生極大的參與熱情。而識字的目的是為了促成閱讀,每一節(jié)課,給學生五分鐘的自我展現(xiàn)時間,可以講故事,猜謎語,讀一段自己喜歡的話等不同的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們讀書的熱情,每一學期評選出“識字小明星”,“讀書小明星”,“講故事達人”等活動更增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課堂上多種多樣的活動,減輕了學生學習的枯燥,例如在學習烏-鳥這兩個字時,指導學生畫一畫鳥,并通過鳥字的演變了解了這個字的字源,拓展講解詞語“愛屋及烏”,也幫助學生加深了對“烏”字的印象。
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相輔相成,不可分割。識字多了,自然會促成閱讀,而閱讀量的積累和閱讀水平的提高勢必也會促進學生識字量的增加。漢字就像是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顆顆珍珠,而閱讀就是把珍珠串成一串串的項鏈,一顆顆的撿起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體力,何不交給學生串項鏈的方法,讓他們的學習更有效率和價值呢?
識字教學是學習語文的奠基石,尤其對于整個小學階段教學來說,牢固的夯實識字教學至關(guān)重要。語文教學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經(jīng)拉開,新時期要求學生具備更高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打好牢固的地基,才能建造成宏偉的大廈,鼓勵學生攀登人生的金字塔。
一堂精彩的課堂是師生共同呈現(xiàn)的結(jié)果,課堂上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學習,教師樂教,學生愛學,扣好學生求學路上的第一??圩?,夯實好人生金字塔的地基。
參考文獻:
[1] 王紅梅.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29).
[2] 張維萍.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7).
[3] 費惠珍.小學低年級語文開放式自主識字探究[J].新教育,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