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葉新
摘 ?要:本文研究目的為提出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策略,促進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實地調查法和訪談法。通過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在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健康意識水平以及學校教學方法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對此,本文提出革新體育課程教育理念、注重理論講解與運動體驗的高度結合、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體系與開發(fā)利用多種課程資源的主要策略。
一、研究目的
現(xiàn)階段,在我國初中生體能素質、身體健康方面具有諸多問題存在,如,過度肥胖、體型偏瘦、體能素質差、心理不健康等,此類問題會對青少年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隨著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逐步實施,現(xiàn)階段,青少年健康問題受關注程度逐漸提高,如何解決健康教育問題值得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思考。在我國初中學校教學體育改革逐步深化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提升自身運動技能水平,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體育衛(wèi)生習慣,對于現(xiàn)有問題解決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通過多種方法可以對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可以提出幾點針對性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策略,以起到提升學生健康素質水平,提高學生、家長、學校對健康知識教育重視程度,提升學生體育課程熱愛水平的主要目的[1]。
二、研究方法
(一)問卷調查法
在本文中,將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我國某市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情況進行分析。首先,可以對體育教育部門網(wǎng)站信息、新聞報道進行搜集;然后,針對多所體育學校30名體育教師與600名學生設計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情況調查問卷,開展問卷調查活動,在調查對象中,男女同學數(shù)量分別為365名、235名,具體調查內容包含學生接受體育教學、健康教育意愿需求情況以及課程整合制約因素等。
(二)實地調查法
在調查問卷基礎上,本文選擇對多所初中學校開展實地調研工作,以補充問卷調查結果。
(三)訪談法
本文使用訪談法,對初中體育教師、體育教研組長進行面對面訪談、電話訪談或互聯(lián)網(wǎng)訪談。
三、結果與分析
(一)健康意識與健康知識
健康意識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結合表1可以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競技體育理念影響下,依然存在較多學生認為健康意識就是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與體育技能,對健康理念的認識觀點存在偏差。
健康知識來源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結合表2,發(fā)現(xiàn)學校并非是學生健康知識主要來源處,在部分學校中,存在健康知識教育力度不足、健康知識教育效果不佳現(xiàn)象,與此同時,家長對學生健康情況關注度明顯不足。
(二)學生健康情況
初中生健康情況調查包含學生睡眠時間情況、學生偏食與挑食習慣情況以及學生做眼保健操情況、課后體育活動時間情況、自我鍛煉習慣情況等。其中學生睡眠時間情況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
其中學生課后體育活動時間如表4所示。
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均沒有良好衛(wèi)生習慣,且存在睡眠時間不足、偏食習慣嚴重等問題,這會對學生日常學習效率以及運動習慣培養(yǎng)造成不利影響。與此同時,有很多學生無法保證每天鍛煉時長,且學生鍛煉多為自由活動,并未開展科學模式鍛煉行為。之所以產生此類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學習壓力相對較大,且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快速發(fā)展,電子游戲、網(wǎng)頁瀏覽等行為取代了傳統(tǒng)學生課后時間中的體育鍛煉活動。
(三)教學方法情況
在教學方法情況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在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整合教學過程中,存在僅僅局限于推廣健康知識層面,這會對體育課程改革順利推進造成不利影響,與此同時,部分學校過于重視學生的疾病預防、體檢、傷殘情況,沒有對學生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給予高度關注。在訪談過程中,得知學校所采用具體措施通常為體育健康知識講座、校內體檢與衛(wèi)生檢查、健康知識競賽,此類措施可以對學生樹立良好衛(wèi)生習慣、健康意識、掌握基本健康技能起到幫助作用,但與此同時,學生心理健康情況沒有得到高度關注,心理健康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體育課程發(fā)展改革中,應對體育課程與學生健康關系、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予以高度重視,與此同時,應利用一系列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體育實踐能力、體育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讓學生體會體育運動魅力。但就目前來看,在學生健康意識水平與健康知識學習、基本衛(wèi)生情況與體育鍛煉習慣、學校教學方法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對此,初中學校應優(yōu)化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策略,注重多主體教育合力發(fā)揮、課內外教學體系結合與評價標準創(chuàng)新工作[2]。
(二)建議
在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工作開展中,針對目前存在問題,本文提出主要建議為:
首先,初中學校應革新體育課程教育理念,明確體育課程教學活動開展應起到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素質水平、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鍛煉學生融入社會適應能力、學習體育健康與心理健康專業(yè)技能的作用[3]。
其次,初中學校應注重理論講解與運動體驗的高度結合,在理論講解方面,學校應在科學理論指導下,設定完整課程結構、教學流程、教學目標,并在理論知識講解中幫助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心理健康知識,如,部分學生為追求偏瘦身材而選擇節(jié)食,那么教師就應為其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審美觀念;在運動體驗方面,學校應在體育實踐教學中融入熱身運動知識、關節(jié)運動知識,并傳授給學生關節(jié)保護知識、運動保健知識,讓學生清晰理論知識在運動實踐中的指導作用[4]。
再次,初中學校應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在評價中融入健康知識內容,讓橫向評價、縱向評價得到有效結合。在具體評價工作開展中,學校應高度重視運動技能評價和非智力因素評價,在運動技能方面,主要包含學生體育鍛煉技巧、體育技能水平;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含學生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人際交往水平、合作意識以及合作能力等。在評價工作結束后,學校應對評價結果展開分析,進而為學生制定針對性體育與健康知識整合教學策略[5]。
最后,初中學校應對多種課程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一方面,應開發(fā)課堂體育資源,對體育訓練場地進行修整,對體育器材進行及時更新,與此同時,應對體育教師開展針對性培訓活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學校還可以因地制宜為學生開展攀巖、滑雪等教學活動,保證教學內容豐富性;另一方面,學校應對課外資源予以積極開發(fā)利用,應積極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構建家校合作教學機制,讓學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學生的體育鍛煉、心理健康情況,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校間體育競賽活動、親子體育活動、體育俱樂部活動等。
參考文獻:
[1]于志杰,朱玉海.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整合策略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9(10):25-26.
[2]劉寧濤.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9(04):75.
[3]何小鵬.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3):171-172.
[4]宋志勝.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11.
[5]谷孝波.淺探初中體育和健康教育的融合[J].學周刊,2018(2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