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
摘 要:本文就竹笛教學過程中指法技巧在南北風格迥異的歌曲中存在的不同進行分析,并對演奏者在運用技巧時應以樂曲本身情感為基礎進行論述。就本文的論述而言,演奏者所運用的各種演奏技巧都是為了更好的表現(xiàn)樂曲的情感,從而將樂曲完整地展現(xiàn)給聽眾。
關鍵詞:樂曲意想;南北派風格;竹笛演奏的指法技巧
1 裝飾音在竹笛中的演奏技巧
1.1 倚音的演奏技巧
在學習竹笛的演奏方法時,倚音通常是最先學習的裝飾音,倚音的技巧在地區(qū)上沒有差異,包括單倚音和復倚音兩種。在演奏竹笛時,常因手指不夠靈活將倚音的演奏延長,也有因無法完全了解樂曲意想,故意將倚音縮短以達到豐富情感目的,無論是延長還是縮短,都會對樂曲的表現(xiàn)造成影響。例如在演奏《姑蘇行》的引子時,應了解該曲所含的江南風情,運用倚音時也應先充分體會江南風景給人的感覺。或是在演奏《揚鞭催馬運糧忙》這首蘊含北方特色的樂曲時,合理將倚音與樂曲演奏相結(jié)合,賦予樂曲歡喜的情緒,推動樂曲中原有意思的表達。
1.2 顫音的演奏技巧
在練習演奏竹笛的過程中,為進一步培養(yǎng)手指和氣息的運用,進行顫音的訓練。顫音即演奏出的音調(diào)具有波浪的感覺,是利用本音與其上方音不斷交替形成的。顫音可分為長顫音和短顫音,前者在長音中較常使用,為對此類顫音進行標記,常將“tr”的符號添加于本音上;后者在短音中時常運用,大多是為樂曲增添意境。而顫音在演奏時也會有音高上的區(qū)別,部分顫音被稱為二度顫音就是因為其在音高上有兩個度的差異,例如在演奏《鷓鴣飛》的最后部分時,需要右手三個手指共同顫動,并與氣息、腹震音完美結(jié)合,使聽者感同身受,好像真的看見鷓鴣高飛離去的場景一般。顫音的關鍵在于“顫”字上,而顫的速度也是可以由演奏者控制的,無論是由快變向慢,還是由慢變向快,各種節(jié)奏都可以實現(xiàn)。但就目前的演奏來看,大多是速度由慢向快的轉(zhuǎn)變。例如在演奏《早晨》時,為了將樂曲中早晨的景象表達出來,就采用了由慢向快轉(zhuǎn)變的顫音技巧,使寂靜的早晨向動態(tài)變化,為聽者描繪出了一幅清晨萬物復蘇,新一天剛剛開始的景象。
1.3 滑音的演奏技巧
滑音也被竹笛演奏頻繁使用,可分為指滑音和氣滑音,其中指滑音尤為重要。要形成指滑音,需要演奏者的手指在孔上緩慢劃開或按住。在訓練指滑音技巧時,應該讓動作緩慢細膩?;暨€可以分為上滑音和下滑音,前者是由低音向高音滑動,后者是由高音向低音滑動。例如在演奏《蔭中鳥》中百鳥鬧春的部分時,就可以使用滑音,能夠更好的展現(xiàn)百鳥爭春的景象。而另一種與滑音相似的技巧,稱為揉音,即在某個音上不斷揉搓,可以用來體現(xiàn)樂曲中極為悲傷的情感。例如在演奏《秦川抒懷》時,揉音可以與秦腔相結(jié)合,更好的抒發(fā)樂曲中的情感。
1.4竹笛的其他的演奏技巧
竹笛的演奏技巧還有許多,例如“疊音”“打音”等,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竹笛演奏者所發(fā)明并代代傳承下來的。在使用打音這個技巧時,應注意進行標記,而演奏方法則是利用手指在本音的孔上輕輕拍打,就會出現(xiàn)打音的聲音。打音與顫音不同,只是輕輕拍打而不會對音高造成影響,因此應注意在演奏打音時,避免音高發(fā)生改變。打音的運用可以使樂曲的情感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常在華美的行板中使用;疊音的標志是“又”。演奏疊音的方法是將手指快速抬起放下,使連續(xù)的兩個相同音區(qū)得到區(qū)分。此類音型雖然也可以采用吐音的方法進行演奏,但運用疊音會更加柔軟,可以將江南絲竹的婉約氣質(zhì)更好的展現(xiàn)。在樂曲的演奏過程中,合理運用疊音、送音等技巧,可以使樂曲更加婉轉(zhuǎn)動聽。例如演奏《姑蘇行》等曲目時,就會將這些技巧全部使用,使整個樂曲婉轉(zhuǎn)細膩,令人百聽不厭。
2 半竅吹奏的技巧
半竅吹奏的方式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中時常出現(xiàn),而少數(shù)民族的樂曲與常見樂曲的風格差異較大。根據(jù)這一特點,在李大同前輩的細心鉆研下,發(fā)明了半竅吹奏的方法。這種演奏技巧對演奏者有嚴格的要求,因為需要在每一個音上建立半音,所以在音色、音質(zhì)、手指靈敏度等各個方面有極高的水平,以前音準不清晰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其中《帕米爾的春天》這部樂曲就是運用半竅吹奏技巧演繹的。新疆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將不同地域的樂曲進行融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這部樂曲的音區(qū)十分高昂,充分利用了增二度接小二度的方式,將樂曲中的帕米爾景象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半音的演奏對于音量、角度等都有嚴格要求,這也就體現(xiàn)了塔吉克音樂的特色所在。而演奏者在演奏樂曲的同時深刻體會著樂曲中濃烈的情感。
結(jié)語
對于表演者而言,無論是哪一種技巧的運用及掌握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表演者對樂曲進行演奏,他不僅是樂曲的欣賞者,也是樂曲的二次創(chuàng)造者,更是將樂曲發(fā)揚光大的傳播者,是使民族音樂進一步發(fā)展的傳承人。
參考文獻
[1]陳春華.淺談竹笛教學中常見指法技巧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9,39(10):230-231.
[2]周樓勝.六孔竹笛演奏多調(diào)性音樂作品的實踐與思考——以竹笛協(xié)奏曲《春光》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8(02):101-106.
[3]孫洪杰. 笛曲《牧笛》的創(chuàng)作特征及演奏技巧研究[D].吉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