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振鐸 楊天宇
摘要:為豐富人們的活動方式以及緩解城市公共空間活動場地緊張的問題,本文以揚州光線影視城為案例,通過設計模塊以及將模塊的拼搭組合來塑造功能豐富多樣的場地空間;最后對景觀模塊化的設計方法進行總結,為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及景觀模塊化設計提供參考案例。
關鍵詞:模塊化;揚州光線影視城;景觀設計
1 前言
模塊化設計是指用一些小單元或構件,通過一定程序及方法進行組合,形成一個完整的設計產品。景觀模塊化的設計則是在模塊化設計基礎上使單一的景觀設施或者是景觀構件有了多種組合的可能。模塊中的每一部分都是具有獨立功能且具有相應的連接接口,依據(jù)設計條件進行到一定的程度來進行重復運用,不僅可以可持續(xù)重復性使用,也這樣可以有效節(jié)約制作成本、資源。
景觀模塊化設計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目前在學術界還沒有形成一個權威的定義。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小空間大需求、時間緊設計效率低等問題。模塊化概念在景觀設計中應用,通過加強各個模塊之間的聯(lián)系來降低景設計復雜性,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在國內研究模塊化的學者當中,涉及到景觀模塊化設計的研究較少。為此,本文以光線影視城濱水景觀為例,嘗試以園林景觀的角度探討模塊化概念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方法。
2 工程概況
新馬家景觀河河道為新開挖河道,位于揚州市空港新城的核心區(qū)域,現(xiàn)狀為一條水溝,水溝寬約10m,溝底高程2.15m。按照項目地周邊用地規(guī)劃性質,布局四大特色功能區(qū),分別為商住混合休憩區(qū)、小鎮(zhèn)休閑游憩區(qū)、景觀藝廊區(qū)、影視文化休閑區(qū),其中影視文化風情區(qū)河底高程2.14m,建成后常水位為2.84m,因此淺水區(qū)水深為0.7m。本文以影視文化休閑區(qū)的景觀節(jié)點作為模塊化概念的個案展開。
3 設計目標與難點分析
3.1 設計目標
設計概念確定為“光線”,不僅貼合影視城的名字,也意在通過簡潔的路徑結合豐富的景觀場景,給予場地內的行人游客多樣的視覺體驗、空間體驗,營造影視城特有的場所精神。影視文化風情區(qū)依據(jù)周邊商業(yè)、酒店住宿以及工作室等業(yè)態(tài),將影視文化滲透到主要節(jié)點景觀之中,打造電影特色文化氛圍。區(qū)域主要以香花植物為主,結合生態(tài)駁岸,多級步道及棧道系統(tǒng),打造四季芬芳,色彩多變的景觀區(qū)域,同時設置水上植物種植池并進行靈活的組合,滿足不同風格植物小場景拍攝。
3.2 難點分析
設計前期采用SWOT分析法,對場地的景觀現(xiàn)狀進行綜合分析,可以更加清晰的認識場地景觀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使設計師與建設者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合理地權衡利弊,綜合考慮,最終達成目標。
優(yōu)勢(Strength)
場地有著良好的生態(tài)景觀格局,自然條件十分優(yōu)越,場地內部有農田、林地等多種綠地類型,綠地資源豐富。
劣勢(Weakness)
景觀破碎化程度高,片區(qū)內部綠地分散,景觀廊道之間缺乏連續(xù)性,行人難以通往濱水空間。
各區(qū)域整體植被風貌良好,以純林及楊樹香樟混交林為主。部分片區(qū)植被密度過大,可進入性差,純林風貌單一,缺乏天際輪廓線及林相色彩變化。
機遇(Opportunity)
項目位于空港新城核心區(qū),以微縮城市作為特征,不僅是商業(yè)和產業(yè)旅游的載體,更是外景拍攝的取景地,電影鏡頭是由一個個故事點和暢通的故事流線以及得以承載的載體所組成,正式因為眾多的元素,為場地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景觀設計元素。
挑戰(zhàn)(Threat)
現(xiàn)存影視小鎮(zhèn)室內外功能交流少,各風格主題外景與人員休憩空間缺失,而沿河空間有限,因此如何打造風格和諧多樣、功能綜合的公共景觀空間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通過swot分析,可以看到本項目機遇與挑戰(zhàn)、優(yōu)勢與劣勢并存。因此景觀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目標:如何利用優(yōu)先的空間濱水空間為游客打造便捷游玩、有趣且有標志性的濱水空間,為演員提供較私密、環(huán)境典雅的休憩空間,為小鎮(zhèn)工作人員、影視工作人員提供視覺豐富、便于管理的空間,為導演提供較獨立私密的高端會談空間、場景靈活多變的拍攝空間。
4 景觀模塊化設計策略
結合上文的結論,揚州影視城沿河景觀運用可重復模塊化拼搭,既保證了沿河區(qū)域綠化展示的視覺效果,又能以單體成組的方式自由搭配,適應各種空間布局和攝影的需求,便于工作人員管理,具體設計策略如下:
4.1 構件的標準化
模塊單體基本以方體的種植池和長條形態(tài)的棧道模塊進行呈現(xiàn),種植池模塊的標準尺寸為6m×6m、3m×3m,棧道模塊標準尺寸為2m×8m。種植池為向內凹方體,方體四邊外壁有凹凸接口,在通過外壁的凹凸接口進行咬合組裝。綠色模塊及棧道模塊可依據(jù)空間、環(huán)境的變化自主調節(jié)組裝或拆裝重組,以達到資源不浪費并節(jié)約環(huán)保的目的,最大范圍實現(xiàn)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滿足多樣化的空間功能要求(圖1)。每個單體正方形組件可以是獨立造型,也可以連續(xù)結合像樂高積木一樣組成多種多樣的造型,具體需求可以根據(jù)不同拍攝需求對造型進行更換。組合造型在使用完畢后可以拆分為運輸方便的個體。
4.2 植物模塊搭配多樣化
在植物景觀設計方面,模塊多樣拼搭改變空間環(huán)境,使其植物搭配更具靈活性,豐富多樣的植物組合可以呼應各個場景色彩搭配以及滿足場地尺度的拍攝需求。在設計環(huán)節(jié),將該項目中的單體模塊改造成為種植池(如圖2),營造圩田景觀。光線影視城濱水景觀項目的模塊化設計中,設置了植物主題模塊,將6m×6m、3m×3m模塊種植池作為單元基礎進行拼搭設計。例如,春季和秋季的氣候類別較為相似,拼搭模塊可以用選用石楠、櫻花、山茶、紅楓、蘆葦?shù)扔^花觀葉的植物作為場景背景,將春秋兩個季節(jié)的模塊可以進行交替變換達到利用率最大化的效果。細密規(guī)整的灌木結合縱向生長的直線條類灌木和高型種或傘狀宿根花卉,體現(xiàn)出強烈的葉片對比效果。一年四季各有相應的模塊交替更換,形成多樣性的公共空間。
4.3 豐富強化景觀空間層次
本案通過采用棧道模塊和多種單體種植池模塊拼接組合的方式,形成對引導人們視線、聯(lián)系空間層次和展開空間序列作用。通過借用每個單體模塊功能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視覺特征來聯(lián)系和引導區(qū)域景觀空間層次。模塊之間的組合所營造的景觀效果,可以使各個空間層次和模塊組團相互貫通,并形成連續(xù)的景觀序列。
本案結合景觀中的節(jié)點來進行針對性的藝術處理,強化景觀空間的可識別性。例如將6m×6m、3m×3m的植物模塊與2m×8m的棧道模塊在極富規(guī)律的排列組合后,從橫向與縱向空間上砌合出極簡趣味的空間關系(圖3)。
5 總結與展望
本文以揚州光線影視城新馬家河沿河景觀局部區(qū)域作為案例,首先以swot分析法總結出分析場地內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使景觀融合周邊環(huán)境,達到電影取景的最佳效果;其次,通過建立景觀標準模塊策略,形成一個用形態(tài)加以整合并劃分模塊和統(tǒng)籌的設計思路;通過多樣化模塊搭建策略,使得景觀設施多樣化,為景觀設施功能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通過豐富空間層次的策略,可以滿足大眾在空間活動中的多種的需求。
隨著未來城市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城市活動會更加頻繁,人們的生活也會更加豐富多彩,而景觀設施的個性化、多樣化以及靈活化也成為是未來景觀設計關注的焦點。景觀模塊化設計的“打散”“重組”,可以實現(xiàn)在設計中的“以不變應萬變”。設計在實現(xiàn)功能多樣化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對模塊顏色、紋樣等具有標志性的內容進行更改,以適應其他性質的城市區(qū)域活動。景觀的模塊化的運用,將可以打破傳統(tǒng)設施的“固定”形態(tài),賦予景觀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李迎輝.景觀設計專業(yè)“項目式+模塊化”教學模式探討——以“社區(qū)環(huán)境設計”課程改革為例[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9(05):17-20.
[2]任啟力,葉潔楠.基于參與審美的園林景觀模塊化研究[J].大眾文藝,2019(20):47-48.
[3]龐燦,曹帥.微農業(yè)融入社區(qū)公共景觀設計的方法研究——以廣州四種類型公共景觀實踐為例[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9(10):114-115.
[4]聶丹.應用型高校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景觀設計模塊教學改革與實踐——以湖北工程學院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9,3(29):253.
[5]張玉蕾,王炳江,陶良杰.綠色模塊化設計研究——以城市組合景觀花盆的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18(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