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紅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進入學校并不意味著接受教育,只有當他陶醉于一本書時,教育才剛剛開始。”讀書是世界上最低級的高尚行為。結合我校實際,從深化特色學校建設、創(chuàng)建品牌學校的高度,加快“圖書館式”學校建設進程,致力于建設一個美麗、書香四溢的校園。
關鍵詞:圖書館;書香校園;建設
據(jù)全國閱讀調查統(tǒng)計,我國各級各類勞動者平均閱讀成本在30元左右,其中學生教材和各類小說所占比例較大。在被調查者中,每人每年的閱讀量約為4。從圖書采購情況看,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均年采購費用不大。鑒于上述情況,我在建設學術園區(qū)的過程中有以下方法策略:
一、全面推進讀書活動,提力閱讀高效益
我校致力打造至美書香校園,醞釀成人人“好讀書、讀好書”的教育新風,讓“讀書好”成為師生的普遍共識。
校長薦文,師生共“悅讀”。為了激發(fā)全體師生讀書的熱情,校長和全體干部帶頭讀書,每周通過《校長薦文》專欄由領隊干部輪流推薦好書及分享自己的讀書體會,帶動大家一起讀書學習。教師每周對學生誦讀一篇文章或講一個讀書故事、推薦一篇美文或一本好書,全體干部教師一起帶領學生讀書學習,用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學習中。
名家進校,播種閱讀的種子。2018年4月,學校邀請了當代兒童文學作家米吉卡老師到學校給全體師生進行現(xiàn)場講座和互動活動,讓孩子們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快樂閱讀寫作的種子。學校攜手山東教育出版社在我校設立“閱讀與寫作基地”,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便捷的閱讀寫作學習平臺,助力學校讀書工程發(fā)展。
晨誦暮讀,與經典對話。 2016年以來,我校便開展了“晨誦、暮讀”的讀書活動。晨讀要求各班級“三定”(定時間、定主題、定形式),通過自由閱讀、集中展示,保證閱讀效果;暮讀設置了專題課內閱讀課,學生寫讀書筆記,教師指導交流,提升閱讀寫作水平。
二、健全推進機制,加大硬件投入
1.健全工作機制。著眼于學校的長遠發(fā)展,學校做好了建設“圖書館式”學校的頂層設計,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著手行動。成立由校長、分管大閱讀活動的副校長、各年級主任、語文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組成的領導小組,推進師生全科閱讀活動、開發(fā)閱讀校本課程、名著指導課的有效實施策略。
開發(fā)語文群文閱讀,走進經典陶冶情操。群文閱讀突破了傳統(tǒng)的孤立閱讀的行為,從“一篇”到“一群”,從讀懂單篇到讀通一類,相比于主題式閱讀,群文閱讀的議題非常廣博,文章組合更加多元。教師引領學生在多篇文章的自主閱讀中學會比較、分析、梳理、歸納和表達,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力與思考力。
開展全科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常態(tài)。為了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全科閱讀,我們整合各個學科的閱讀內容,讓閱讀走進各個學科的課堂,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知識的自學者、傳播者,從而更加熱愛讀書學習。
自主開發(fā)閱讀校本,構建特色校本課程。為了深入的開展學生讀書活動,學校根據(jù)納愛教育理念,自主開發(fā)了具有學校特色的《經典誦讀》《心理健康教育》等閱讀校本課程教材,構建起了納愛教育閱讀校本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了特色閱讀載體。
2.加大硬件投入。從圖書樓、教學樓圖書角、班級圖書角入手改進硬件設施,打造“人在書中,書在手邊”的閱讀環(huán)境。一投資近50萬元對原有圖書館和閱覽室進行裝修改造,建成1個面積200平米的大型圖書室、2個容納100人閱讀的閱覽室,為師生提供了優(yōu)良環(huán)境。二充分利用校園內各種空間建設了連廊、走廊、樓梯圖書角和教師閱讀吧、學生閱覽角;在走廊、樓道的墻壁、展板等設置讀書名言、展示讀書故事和師生讀書佳作等,使學校的各個角落都成為閱讀載體,每一處、每一角都能夠閱讀,處處散發(fā)著濃郁的書香氣息。三為所有班級都建立了班級圖書角,并根據(jù)孩子不同年齡特點配備了相應的圖書。建立了健全的班級圖書管理制度,為每個學生發(fā)放了讀書存折、讀書筆記,方便記錄各自的讀書數(shù)量和心得體會等,以讀、寫結合的形式,促進學生閱讀、寫作水平的雙提升。
三、開展多樣讀書行動,催生閱讀新動能
我校在每個學年的后期,都會開展全校性師生閱讀大展示的書香行動,為師生展示閱讀才藝搭建寬廣的舞臺,將師生的閱讀活動推向高潮,以此為師生的閱讀行為添加新的動能。
對學生的讀書評價,每周、每月根據(jù)學生讀書存折積累的數(shù)量評出“周閱讀小達人”和“月讀書小明星”進行表揚;每學期評出 “讀書小博士”發(fā)放獎狀表揚。每學期學校組織一次書香班級和書香家庭評選活動,激勵教師學生家長一起讀書成長。學校每一階段將優(yōu)秀師生讀書作品進行集中展示,并推薦參加相應的比賽活動,以賽促讀,激勵師生讀書成效。
每學年末分級部舉辦讀書活動,學校適當提供物質獎勵,發(fā)放證書。初一進行古典詩詞背誦接龍,飛花令等,優(yōu)勝者被評為“國學小名士”。初二進行經典散文朗誦,配上畫面音樂兼美的ppt,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進行情感體驗。初三學生解讀經典名著,從自己的視角走進那個時代,走進名著,談收獲談啟示。初四學生進行演講比賽或者舉辦辯論賽,走出文本關注時事,擴大知識面。
我校閱讀課程在原有推廣的基礎上,將繼續(xù)提高閱讀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fā)重視程度,進一步完善校本課程機構,并提高實施水平,致力打造“圖書館式學校”。學校還將繼續(xù)以活動為載體,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結合大閱讀活動,鼓勵學生讀經誦典,時文及科普閱讀,拓寬知識面,在硬件和軟件上取得雙贏,成為我們創(chuàng)建品牌學校的一大亮點。
參考文獻
[1]萬夢涵,熊靜. 書香校園建設與閱讀史研究[J]. 高校圖書館工作,2018,38(3):78-81.doi:10.3969/j.issn.1003-7845.2018.03.019.
[2]汪初萍. 高校圖書館與書香社會建設[J]. 卷宗,2017,(21):89-89.doi:10.3969/j.issn.1005-4669.2017.21.082.
[3]烏鐵成. 讓濃郁的書香溢滿校園[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000(003):P.211-212.
[4]朱雪煥. 打造書香校園 構筑悅讀理念[J]. 讀與寫,2018,15(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