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基文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引入時政資源,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培養(yǎng)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需要。本文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滲透時政資源教學模式這一問題,論述了筆者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政資源參透;教學模式探究
近年來我省的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十分關注社會熱點,用時政材料導出題意,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評價,已成為中考道法科試題的命題趨向。因此將時政熱點融入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到“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樂趣,而且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與時政資源結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首先,運用時政熱點進行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現(xiàn)在采用的道德與法治教材本身具有理論性、政策性很強的特點。授課時用嶄新的時政材料融入教材中去,增強新鮮感和時代感,利用學生對社會充滿好奇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其次,采取運用時政熱點進行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學中把時政熱點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分析時政熱點所反映的道德與法治課觀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多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最后,運用時政熱點進行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運用時政熱點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對時政熱點的分析,在是與非、善與惡的判斷和評價中,促進自身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與時政資源結合的途徑與方法。
(一)以時事熱點為話題導入新課教學
新鮮的時事熱點開場往往能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的開場白使學生由陌生、好奇轉為主動認真地對待學習,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本人講九年級《堅持改革開放》課時,采用中國超越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數(shù)據(jù)的時政資源導入,學生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了解,很直觀地理解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的理由。
(二)開展時政播報
讓學生主持的時事活動走進課堂。新課開始前,學生代表對本周內發(fā)生的時政熱點進行播報。在學生發(fā)布要聞后,教師適時地進行點評,并引導學生談感受、提問題,教師帶著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進入正式課堂的學習。如,去年十月八日講到《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課時,學生就播報“建國七十華誕”盛況,然后展開分享祖國強盛的感受。
同時我還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收集、整理時政資料。閱讀如《湛江日報》、《半月談》等報刊雜志,以及要求學生每天收看新聞聯(lián)播等節(jié)目。讓他們去關注社會的變化,感受時代的脈搏。
(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把時事熱點滲透到教材知識點中
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理論性較強,通過把時事熱點在教學中與教材知識點進行滲透整合,把精選的時事熱點的背景材料補充到教材中去,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加以展示,增強分析對象的直觀性、形象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到《高揚民族精神》課時,筆者就運用中國女排獲得2019年世界杯冠軍的事例滲透到民族精神知識中去,學生也能更輕易理解地民族精神的內涵。
(四)舉辦時事專題講座,增強學生對國策關注、對社會關心的氛圍
時事熱點是學生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政治老師要及時地捕捉各種熱點信息,舉辦時事專題講座,把學生學習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本人就新華社評選的2019年十大國內國際新聞舉行全校性的專題講座,效果很好,很受學生喜歡。
(五)運用時政資源背景材料,精心設計與教學知識點相整合的檢測題
針對目前省中考道法科題型特點,在平常訓練和考試中,運用最新時政資源作為背景材料,精心設計與教學知識點相滲透的檢測題。一方面了解時政滲透教材知識教學模式的效果,另一方面也為中考考試做考前準備工作。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與時政資源結合的成效。
1、學生對時事新聞特別是熱點問題和重點問題關注的程度比過去明顯提高。通過開展時政資源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整合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對時事新聞關注的程度提高,而且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喜愛程度也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已經成為學生了解時事政治的一個比較重要的途徑。
2、學生通過認真地收集整理時事熱點材料,參與課前的時事政治播報活動,提高演講、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學生在調查中對很多實際問題進行了思考和探討,比如“生態(tài)文明建設與鄉(xiāng)村環(huán)境整治漫談”等。經過思考與辯論,不僅澄清了認識,提高了思想覺悟,而且提出了許多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觀點。
3、采用了時事熱點滲透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教學模式,考試成績提高,教學效果顯著。絕大部分同學認為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是正確的、有興趣的,并且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每次月考都比普通班平均分高十分左右,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四、時政熱點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選用材料要貼近教材實際。因為教材是學生考試檢測命題的根本,所以選用材料必須貼近課本知識,與課本知識有共同點。
其次開展時政學習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選擇時政熱點時要盡可能選擇最新的熱點且貼近學生實際,這樣就會引起學生極大關注,主動去分析討論思考。
最后對時政的點評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讓學生去分析,獲得自己的感悟。同時引導學生對時政的點評要結合課本知識,揭示出蘊含的課本觀點,這樣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具有理論性和政策性很強的課程。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尋找時政資源與道法課教材知識點相對應之處,進行滲透整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道法課的生機與活力,最終達到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時政熱點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王志文.教育學文摘.2018(19)
[2]關于新課程背景下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幾點思考[J].陳素琴.教育學.2018(12)
[3]將時政熱點融入政治課堂[J]. 何秋娜.廣東教育.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