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敏
【摘要】簡單的語文課簡潔而不失品味,簡單而不失精彩,簡潔而不失現(xiàn)實,簡潔而不失到位,簡單而又不失高效率的語文課堂,對語文教學的簡單追求實際上是更高層次的回歸自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實效
作為一名從教了21年的普普通通鄉(xiāng)村語文教師,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一直讓筆者有一種教得累,學生學得煩的感覺。從2012年我校大力推廣“陽光高效課堂”以來,筆者一直追求著本真的語文課堂教學。因此,簡簡單單教語文,打造快樂語文課堂是筆者最理想的教學模式。簡簡單單教語文,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只有讓學生在快樂課堂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快樂”自然成了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下,我們課堂中恰好缺失的就是快樂學習。下面筆者就如何構建快樂課堂實行快樂教育,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自主課堂。放手,學生才能學會
在自主課堂中,筆者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感受,鼓勵學生提出疑問,給予學生自由、自主學習的權利。學生積極參與并大膽提問; 對于一些困難的問題,學生們積極溝通并互相補充;師生之間的對話是平等和愉悅的。例如,在教學《唯一的聽眾》時,我讓學生在讀完課題后提問:從課題中,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學生紛紛回答:唯一是什么意思?唯一的聽眾是誰?又是誰的聽眾呢?文中寫了一位怎樣的聽眾呢?對作者產生了什么影響?由此,筆者順勢教給學生根據不同類型的課題有不同的提問方法。如以人命題的課文可問:文中寫了他(她)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以中心事例為題的文章可問:課文寫了什么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地點在哪里?主要寫了哪些人?通過對不同課題提問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從課題中學會質疑,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教《桂林山水》這一課時,筆者在課堂預習中讓學生自由讀閱讀提示,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很快就能明白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要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這樣學生一邊讀一邊在文中劃出重點詞句,迅速找出漓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這樣就能迅速營造深厚的學習氛圍,為深入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二、趣味課堂。喜歡,學生才去學習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和喚醒?!痹谌の墩n堂中,筆者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捕捉學生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并進行生動的教學設計。例如,在教授六年級下冊第四課《頂碗少年》時,就采取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角色表演中,獲得相關的知識,掌握了相關的成語,理解相關的句子等。采用這種形式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持續(xù)下去。盡管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對表現(xiàn)的渴望可能會減弱,但他們會把學習的興趣用其他的形式保持下來,如表演。其次,學生還可以通過表演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并發(fā)掘自身的潛能。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識是方方面面的,盡管是非?;A淺顯的,但是很多的課文還是能夠提供廣闊的表演空間,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讓他們在切身的體驗中,埋下了興趣的種子。所以,在筆者的課堂上,學生總是興致勃勃,樂此不疲,總能笑聲陣陣,書聲朗朗。學習,真正成為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互動課堂。合作,才能二人計長
在備課時,筆者不僅備教材,還兼顧到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方式的引導,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齊參與的大講堂,為每一個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讓課堂成為學生人際交流的訓練場。例如,進行《將相和》教學中,筆者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教學,課堂上出示小組活動要求:1.小組成員推選一人為學習小組長。2.團隊成員默默地閱讀“完璧歸趙”“澠池之會”或“負荊請罪”中的一個,掌握要理解的關鍵詞和句子,思考藺相如是什么樣的人,并寫下他的名字。3.在小組內交流并填寫表格。同時提出這三個要求后,許多學生直接開始完成表格,之前的組內自學交流完全缺失,個別小組有但大多匆忙有形而無神,教學效果大受影響。學生大多關注到了第三個要求,第二個而被忽略,學習要求過多使學生產生了認知混亂。筆者思考之后,將要求減至兩個部分并顯示如下:小組活動要求:1.團隊負責人將帶頭。2.小組成員默默地讀完《完璧歸趙》,《澠池之會》或《負荊請罪》,掌握要理解的關鍵詞和句子,思考藺相如是什么樣的人,并寫一個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這樣,團隊成員就可以在團隊領導者的滲透下有條不紊地相互交流,相輔相成,然后完成表格。在第一個小組要求展示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擴展學生的自學時間,然后顯示第二個小組的請求。只有以學生個人自主學習為前提的小組交流才會是有效高效的,才會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精彩。
四、和諧課堂。共享,才能事半功倍
“快樂課堂”是師生之間和諧共生、合作共享的課堂。它應該有讓學生充分表達和展示的自由,而不是讓學生感到忐忑不安和戰(zhàn)戰(zhàn)栗栗的惶恐。如在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時候,可以分指名說、展示說、多人交流說等方式;以時事新聞、身邊的趣事、經驗交流、好書推薦等內容來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快速組織語言能力。例如,導入新課引用故事、謎語、唱歌、表演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為了調動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筆者就問:“誰想當冠軍,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讀得好?”“好,現(xiàn)在他是冠軍。誰能比他讀得更好?”“哪位敢跟老師比一比,勇敢地站起來?”還有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如指名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現(xiàn)在筆者就多讓想讀的就站起來一齊讀,或者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等等。這樣就讓全班學生真正地動起來,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語文課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教《窮人》這篇課文時,結尾寫著“ 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帳子。”筆者設計了以下問題來讓學生盡情地去說,漁夫見到西蒙兩個孩子后會說什么?他們以后的生活怎樣?西蒙兩個孩子是怎樣長大成人的?通過這幾個問題讓學生自主地去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從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互動交流和分享中,師生都充分享受到尊重的快樂,交流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學習,真正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簡簡單單教語文,打造快樂課堂,讓筆者在語文教學中找到了教師教得簡單,學生輕松學習的方向。也許筆者的主課堂嘗試并不是那么成熟,但是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必須把握好課堂這個陣地,充分利用這個陣地,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中快樂地學習。讓我們的語文課上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快樂教育,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支玉恒.簡筒單單教語文[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高云宏.返璞歸真,簡筒單教語文[J].讀書文摘(中),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