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歡
【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好品質,老師是一面活教材。“師者魅力”主要包含“品質教育、知識教育、暖心教育、機智教育”等四個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以“師者魅力”影響“學生成人”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教師人格魅力;學生成長;策略
作為一個班主任老師必須緊緊抓住“立德樹人”這個核心任務,立高尚師德,精心育人,培養(yǎng)學生成才。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筆者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從四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品質教育,感召學生行為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敝挥衅返赂呱械慕處?,才能培養(yǎng)出品行優(yōu)秀的學生。所以,教師的人格魅力越高,其榜樣作用也越大。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在生活中,要求學生語言要文明,老師必須帶頭講普通話。要求學生著裝整潔大方,老師必須不穿奇裝異服,要求學生遵守公共秩序,老師必須率先垂范遵循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在學習上,要求學生不斷努力學好知識,老師自己也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在思想上,要求學生有仁愛之心、樂于助人,老師必須充滿善良之心,處處彰顯善舉。師者的優(yōu)秀品質,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
二、知識教育,啟發(fā)學生心智
師者承載著“教書育人”的重任。知識淵博的師者博覽群書,廣聞天下事,可以很好地利用自身的知識儲備去啟發(fā)學生心智。如,上語文課,教師有了足夠多的知識儲備,上起課來會得心應手,豐富有趣的課堂才能吸引學生,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內化為自己內存的知識。又如,上班會課,筆者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和學生一起學習“八榮八恥”內容,以師者淵博的知識儲備滲透文明禮貌、安全、法制等方面的知識教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筆者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三愛教育”“新聞播報”“我最敬佩的人”“愛讀的名言警句”等活動,讓學生天天了解天下事,時時有新知識的積累,有正能量的營養(yǎng)吸收,從而啟發(fā)學生心智,達到知識和思想道德教育雙豐收。
三、暖心教育,升華學生情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老師,有了愛心,還必須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愛。于是,筆者利用暖心語言激勵學生,用暖心行為感化學生,用暖心事例引導學生。有學生上課容易分神,在上課中筆者總是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只要學生有進步,課間時間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表揚,并給家長反饋學生進步的點點滴滴,而且要求家長也多給予學生激勵,久而久之,學生覺得老師、家長、同學等身邊的人都是美好的。在生活上,常常利用暖心行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因地制宜在紀念性的節(jié)日里開展感恩活動。例如,“三八”婦女節(jié),老師告訴學生:今天老師準備為媽媽做一件事(做飯、洗碗等),希望同學們?yōu)樽约旱哪赣H做一件好事;“五一勞動節(jié)”老師準備去參加“植樹活動”,要求學生為社會做一件好事。平時,引導學生觀看暖心事例,如,與學生一起觀看“中國好人”“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的視頻,然后讓學生談感想。日積月累,學生在老師暖心教育的引領下學會感恩,情感得以升華。
四、機智教育,觸動學生心靈
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老師的機智。例如,有一個學期,筆者接到六年級的一個新班,第一次去教室和學生見面,滿心歡喜地問候同學們,“老師好!”學生們的回答聲中竟然夾有一種不和諧的聲音“老師不好”,當筆者第一次聽到有點愕然,以為出錯,接著第二次向學生們問好,“老師不好”這句話再次清晰的響起,讓筆者準確地捕捉到聲音的來源處——竟然是一個五官帥氣的男孩子。正當筆者思索著怎么辦時,響起一聲小聲的警告聲:“她是我們班主任哦,你找死???”筆者想看看剛才那位學生是否有所顧忌,于是,筆者微笑看著他,第三次大聲向學生們問好,但那句“老師不好”的聲音依然不變。筆者在第三次問好時快速瞄到了他的名字——小聰(課前了解到:小聰和小仕是“死黨”,是班里的“搗蛋王”),明擺著他是故意“抬杠”。筆者機智地說:“老師確實不好,小聰好?!苯又鴮χ嗤瑢W說:“小聰同學確實很好,初次見面就能對老師掏知心話,請大家用最熱烈的掌聲表揚他?!笨赡芙Y果太出乎他的意料,他紅著臉低下了頭。接著筆者還告訴大家:剛才那位出聲提醒的同學,真是值得一交的朋友,好朋友就是不僅僅要“錦上添花”,更要有“雪中送炭”,我們也為這個好朋友送上熱烈的掌聲。課后,筆者了解到他倆都是違反獨生子女政策下“偷生”的二胎男孩,從小“藏”在老家的爺爺奶奶那里撫養(yǎng),老人寵愛過度,一直到讀小學才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在外人面前都是把親爸親媽稱作“叔叔阿姨”。這樣的生活養(yǎng)成了他倆很強的叛逆心,不但對同學不能和睦相處,對老師的抵觸情緒特強,他倆常在課堂上一唱一和、無事生非。然而,他倆也有優(yōu)點:膽子大,聲音響亮,性格開朗,長相帥氣,講義氣。他倆與筆者初次見面就得到老師的表揚,卸下了對筆者的敵意。后來,筆者找他倆交談,耐心給予指導,同時,對其嚴格要求,約法三章,量身定做獎懲辦法。逐漸地,他倆會主動來跟筆者交流,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發(fā)言,成績也一次比一次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年期末檢測,筆者看到了所任教的語文科成績:小聰91分,小仕86分。筆者及時鼓勵他倆,讓他倆在其它科目上努力學習。后來他倆不但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對學習有濃厚興趣,而且還成了老師的得力助手。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老師的耐心和機智教育,是觸動學生靈魂,轉變學生思想的關鍵。
總之,師者把教育學生作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足夠機智,用好策略,就能更好的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點燃他們人生前行的星星之火,鼓足勇氣,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意)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美)希爾伯曼.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M].陸怡如,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 (美)邁克爾·威爾金森.虛擬引導的秘訣[M].郝君帥,譯.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4]胡適.胡適經典作品集(讀書與做人)[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