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韶
【適用話題】才華 收入 朋友 探究
這幾天,大詩人李白因為他的收入上了熱搜。大家都很好奇李白一輩子沒怎么工作過,整日游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有人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證明了李白妥妥是個富二代;也有人猜測,李白的詩廣泛傳唱,是不是“稿費”“版權費”很多……
若想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李白的身世說起。李白祖籍是隴西成紀,和唐皇室“八百年前是一家”。隋末,李白的祖輩因獲罪被發(fā)配到碎葉城,李白出生在碎葉城。他從小善文擅武,喜好讀書,也勤練劍術。在當時如果沒有家庭財富支持,孩子不可能既習文又練武。李白24歲出川時,攜帶了30萬錢作為盤纏,這些錢折合成現在的貨幣,至少有50萬元。
李白出川之后,資助了不少有困難的人。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回憶:“散金三十馀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毕襁@樣“重財輕施”的人,自然朋友滿天下,而這些朋友的饋贈,又成了李白經濟收入的一大來源。《將進酒》中所提到的“丹丘生”就是李白的一個朋友,丹丘生在河南的嵩山和當時的國都長安都有產業(yè)。又比如元參軍曾邀請李白到太原,李白在詩里說:“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睘槭裁蠢畎撞幌牖厝ィ褪且驗樵獏④娫谔o他“埋單”。正是有像元丹丘、元參軍這樣的朋友,李白才有資本漫游天下。
除了朋友的幫助之外,丈人家的資產也是李白經濟上的一大助力。李白結了四次婚,有兩次是入贅。第一次入贅時李白27歲。他游歷到湖北襄陽,跟孟浩然一見如故。孟浩然給李白張羅了一個對象——丞相的孫女許氏。兩人生活了十幾年,但在兩個孩子出世后不久,許氏身染重疾,撒手人寰。第二次入贅時李白50歲,漂泊的他來到河南商丘,碰到了老朋友杜甫。故友重逢,李白小酌了幾杯,詩興大發(fā),揮筆在墻壁上寫下了《梁園吟》。時任丞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路過梁園時看到了這首詩,為了不讓人將其擦掉,花千金買下這面墻壁。后來,李白認識了宗氏,并娶她為妻。這兩次入贅,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李白是著眼于經濟上的考慮,但在經濟方面對李白確是一種助力。
寫到這里,如果讀者朋友認為李白就是個“吃軟飯”的,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李白是一個真正靠才華吃飯的人。
李白四十二歲那年被唐玄宗看中,召入長安,成了皇帝身邊的翰林供奉,過著“朝天數換飛龍馬,敕賜珊瑚白玉鞭”的奢華生活。不過由于李白恃才傲物,得罪了唐玄宗身邊的小人,漸漸地不受重用了。于是,玄宗批準李白辭職,并“賜金放還”。
此外,李白也時常為他人潤筆,比如在《贈黃山胡公求白鷴》這首詩中,李白就寫到,他看上一種名叫白鷴的鳥,由于這種鳥很名貴,鳥的主人不愿意給他,為此,李白寫了一首詩,換回了這只鳥。
綜上所述,李白因其出色的才華,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賞識,維持了不錯的生活水平。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榮譽和財富,若沒有聰明才智的支撐,是很不牢靠的。
(臥龍摘自《齊魯晚報》2020年8月7日)
素材任意門
李白家有多有錢
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考證:“李白排名李十二,足見他的兄弟輩很多。他的父親李客由中亞碎葉遷徙入蜀,是拖著一大家子人的。李客必然是一位富商,不然他不能攜帶著那么多的人作長途羈旅。”李家是大商人;相比之下,累葉貴胄的杜甫,就經常捉襟見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