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不同
人們總說,孩子們考完試了,年就來啦;街頭熱鬧起來啦,年就來啦;年貨紛紛上市的時候,年就來啦……可在我看來,只有柑橘成熟了,年,才算真正地來了。
我和柑橘有著說不完的“恩恩怨怨”。那時候年紀(jì)還小,整天在老家院子里這摸摸,那看看,如果雪光顧了人間,院子白了頭,我們幾個小家伙就玩得更盡興了。大家輪流玩一團雪,輪到妹妹那兒都末尾了,可她總會去找新的雪堆繼續(xù)玩,衣服不免會濕。也正因為如此,大人們總愛往我們衣服里伸進幾張干干的紙巾。我們可不愛總被大人的手束縛著,時不時想掙脫開來,那時母親就會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柑橘,橙黃橙黃的,還總愛故弄玄虛。每每此時,我就立刻掰開母親的手指,把柑橘奪過來。
冬天冷,柑橘的皮更冷,但我可不會停留在欣賞它的皮上,而是快速剝開,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幾片抱作一團的橘瓣。妹妹吃橘子愛細致地剝掉橘瓣外的筋脈,我呢,剝開外皮就是一口悶,那感覺,刺激舌尖,滑過味蕾,流進食道,鮮甜的汁水在口腔里炸開,讓每個部位都充分得到汁水的浸潤,那才是年的感覺啊。
可是,再美味的東西終抵不過歲月的消磨。一晃幾年過去了,曾經(jīng)在院子里瘋跑的小孩子如今都成了忙碌的小伙子、大姑娘。身邊很多東西都變了,我的生活,我的心態(tài),我的理想,唯一沒變的是那可口的柑橘。只是我再咀嚼,卻再也找不回原本的味道和感覺了。
長大的我,開始學(xué)著面對挫折、磨難,不止步于天真爛漫;柑橘呢,它的筋脈如今叫做“輸導(dǎo)組織”,那雙曾遞給我柑橘的雙手如今也不再光滑,只是柑橘在我手中顯得小了,并不是它變小了,而是我長大了。
柑橘好似生活,里面有核,但那并不是生活的坎,而是生活步步為營的階梯。你只有找到核,將它從滿帶汁水的口中吐出來,才能繼續(xù)安心地嚼果肉。你說它太苦,它又有柑橘的蜜汁;說它甜,那幾顆核及柑橘本身又酸澀。其實,生活本就是一個苦樂交織的過程,要身處苦中不思苦,方能遠離令你懈怠的一切,然后繼續(xù)前行。
雪夜依舊漫漫,溪水依舊潺潺,橘香依舊淡淡。唯有芳心,舍了歡愉,戀了繁忙。
(浙江杭州市富陽區(qū)富春中學(xué)七·7班,指導(dǎo)老師: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