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娟
【摘 要】目的:分析鼻胃管與鼻腸管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中聯(lián)合應用的護理。方法:本課題以于2018年1月-2019年11月來我院救治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A組(研究)和B組(對比),每組患者30例,兩組患者均行鼻胃管與鼻腸管聯(lián)合護理,在此基礎上采用延遲腸內營養(yǎng)支持B組患者,采用早期營養(yǎng)支持A組患者,對比A組與B組的最終護理效果。結果:經過護理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A組低于B組,護理效果更佳,(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應用鼻胃管與鼻腸管聯(lián)合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營養(yǎng)吸收,促進病情治愈,因此,值得廣泛的應用與推廣于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當中。
【關鍵詞】鼻胃管;鼻腸管;神經外科;重癥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3--02
臨床資料顯示,由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常以留置鼻腸管與鼻胃管的方式為其提供有效的營養(yǎng)支持,幫助患者提高機體素質[1]。因此,亟需科學合理的神經外科重癥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基于此,本文對比和分析了鼻胃管與鼻腸管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中聯(lián)合應用的護理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1月來我院救治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60例,在充分告知患者研究目的與具體情況的條件下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獲取使用相關數據,隨機分配為A組30例和B組30例,對比護理效果。本次研究中,A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46.11±2.13)歲;B組患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齡(45.42±2.12)歲。一般資料(P>0.05)可用作對比。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鼻胃管與鼻腸管聯(lián)合應用護理:密切監(jiān)控患者的生命體征,根據醫(yī)囑為患者提供營養(yǎng)物質,并嚴格把控管路的通暢等:(1)每隔1小時或輸完營養(yǎng)液后用溫開水對管路進行沖洗,避免管理堵塞;若發(fā)生意外堵管可醫(yī)用含酶的堿性溶液進行低壓反復沖洗。(2)患者患者調整舒適體委,反正反流情況出現(xiàn)。(3)鼻飼前應保持患者呼吸道呈暢通狀態(tài)。(4)輸注營養(yǎng)液前需要進行預熱處理,并每間隔4小時監(jiān)測患者的腸胃蠕動狀態(tài)。在此基礎上采用延遲腸內營養(yǎng)支持B組患者,采用早期營養(yǎng)支持A組患者。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包括:腹瀉、惡心嘔吐、管路堵塞、腹脹、吸入性肺炎等。
1.4 數據處理
采集兩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護理數據與信息,將所有研究數據納入SPSS20.0軟件,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通過()表示,行t值檢驗;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等數據資料通過率(%)表示。最后,判定統(tǒng)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A組患者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3%,B組患者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6.66%,A組低與B組,護理效果更佳,(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論
研究表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大都因肢體障礙長期使用鼻腸管予以腸內營養(yǎng),但交易引發(fā)腹瀉、堵管、誤吸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病情治愈效果[2]。由于ICU患者的特殊性,因此,需要予以主動護理的方式幫助患者提高臨床護理治療。近年來,鼻胃管與鼻腸管聯(lián)合護理模式被廣泛的應用到了醫(yī)療護理服務當中,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3]。鼻胃管與鼻腸管聯(lián)合護理實施過程中每一個元素均經證實能夠對患者結局予以有效改善,其采用針對性、有預防性的主動護理模式幫助患者降低了鼻飼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意外堵管等、腹瀉等不良反應概率,提高了患者的機體的營養(yǎng)吸收,保持了腸黏膜結構的功能完整性,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治愈[4]。因此,加大早期營養(yǎng)支持干預,從影響因素的角度上施行有針對性的預防舉措,大幅降低各因素對患者身體機能的影響具備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可有效適用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當中[5]。根據本文的論述,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A組低于B組,護理效果更佳,(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綜上所述,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應用早期營養(yǎng)支持效果優(yōu)于延遲腸內營養(yǎng)支持,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效果,能夠降低患者發(fā)生腹瀉、惡心嘔吐、管路堵塞、腹脹、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應的概率,且預后良好,因此,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蘇紅麗.鼻胃管與鼻腸管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中聯(lián)合應用的護理[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85):235-236.
龐香.鼻胃管與鼻腸管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中聯(lián)合應用的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09):57.
任潔.鼻胃管與鼻腸管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中聯(lián)合應用的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6):58.
Nakagawa Masatoshi,Sugihara Kaori,Isobe Kiyoshi,Akasu Masafumi,Tsujimoto Kazutaka,Itsui Yasuhiro,Nakajima Yasuaki. A case of trache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reflux and aspiration of semi-solid nutrients via the nasogastric tub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2019,65.
Fu-Shun Hsu,Wei-Yi Huang,Yu-Fen Chen,Ling-Ying Wu,Suo-Meng Wang,Kuo-How Huang. Nasogastric tube decompression is unnecessa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for localized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J].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