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夢媛,黃 杰,文艷霞,翁德會
(武漢華夏理工學(xué)院化學(xué)與制藥工程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223)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的注重自己的皮膚,白嫩的皮膚是女性們一直追求的,因此有關(guān)美白的護膚品大力發(fā)展起來。白芷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k.f.或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能“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自古以來為美白第一品。據(jù)統(tǒng)計,古書中美容護膚方中使用頻次最高的就是白芷。其美白護膚功效值得肯定。
實驗儀器: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恒溫水浴鍋、粉碎機、醫(yī)用離心機、磁力攪拌器等。
試劑:硬脂酸、羊毛脂、蜂蠟、白油、十六醇、Span-60、單硬脂酸甘油酯、Tween-80、甘油等。
實驗材料:白芷是購于湖北南漳縣中藥材公司,產(chǎn)地為湖北南漳,經(jīng)鑒定為傘形科植物白芷的根。
將白芷粉碎,稱取10 g放入圓底燒瓶中,加入200 mL 50%乙醇回流3 h,抽濾,將濾液收集在圓底燒瓶中,回收乙醇濃縮至精膏,計算收率,加入50%乙醇定容至100 mL,配成0.1 g/mL生藥母液濃度,貯藏,備用。
濃縮后的精膏有2.292 g,回收率為22.92%。
精密稱取20 mg DPPH放入小燒杯中攪拌溶解,定容至250 mL搖勻避光保存。將對照品維生素C和白芷乙醇提取物分別配成濃度分別為1 mg/mL、5 mg/mL、10 mg/mL、15 mg/mL、20 mg/mL作為供試品溶液。加入4 mL DPPH溶液和4 mL的50%乙醇于一號試管中,蓋上橡皮塞,混勻靜置30 min;加入4 mL DPPH溶液和4 mL供試品溶液于二號試管中,蓋上橡皮塞,混勻靜置30 min;加入4 mL供試品溶液和4 mL的50%乙醇溶液于三號試管中,蓋上橡皮塞,混勻靜置30 min后;在517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按下式計算DPPH的清除率(P):
DPPH自由基清除率P=[1-(Ai-Aj)/Ac]×100%
(1)
式中:Ac為DPPH溶液與50%乙醇混合液的吸光度;Ai為DPPH溶液與供試品溶液混合液的濃度吸光度;Aj為供試品溶液與50%乙醇混合液的吸光度。加樣量及計算結(jié)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Vc濃度的變化對清除率的影響Table 1 Influence of changes in Vc concentration on clearance rate
表2 白芷美白液濃度的變化對清除率的影響Table 2 Influence of whiten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Angelica dahurica on clearance rate
由圖1可以看出,維生素C的清除率隨著濃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濃度為10 mg/mL后呈穩(wěn)定增長趨勢;白芷美白液隨濃度的增大清除率增大,但在濃度達到10 mg/mL后呈平緩趨勢。在同等濃度下維生素C的清除率高于白芷美白液的,但在濃度較小時白芷美白液與維生素C的清除率接近,在濃度增大時,兩者的清除率相差增大,說明白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低于維生素C。
圖1 濃度的變化對清除率的影響Fig.1 Influence of concentration change on clearance rate
2.3.1 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0.03 g酪氨酸,用蒸餾水溶解,放入超聲波中超聲5 min使之全部溶解,定容至100 mL,配成0.03%的酪氨酸溶液;將25 kU的酪氨酸酶溶于50 mL磷酸緩沖鹽溶液中,配成500 U/mL的酪氨酸酶溶液。把配制成濃度分別為1 mg/mL、5 mg/mL、10 mg/mL、15 mg/mL、20 mg/mL的白芷美白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濃度。
2.3.2 抑制作用的測定
處理組:用移液管取2 mL的白芷美白液,加入1.8 mL的PBS溶液和2 mL的酪氨酸溶液放置于試管中混合,蓋好橡皮塞,放入37 ℃恒溫水浴鍋中10 min,再加入0.2 mL的酪氨酸酶,搖勻后,放入水浴鍋中繼續(xù)水浴25 min,在475 nm波長處測吸光度,記為B。
空白組:用移液管取2 mL的白芷美白液,加入1.8 mL的PBS溶液和2 mL的酪氨酸溶液放置于試管中混合,蓋好橡皮塞,放入37 ℃恒溫水浴鍋中10 min,再加入0.2 mL的PBS溶液,搖勻后,放入水浴鍋中繼續(xù)水浴25 min,在475 nm波長處測吸光度,記為B0。
對照組:用移液管取2 mL的50%乙醇,加入1.8 mL的PBS溶液和2 mL的酪氨酸溶液放置于試管中混合,蓋好橡皮塞,放入37 ℃恒溫水浴鍋中10 min,再加入0.2 mL的酪氨酸酶,搖勻后,放入水浴鍋中繼續(xù)水浴25 min,在475 nm波長處測吸光度,記為A。
總空白組:用移液管取2 mL的50%乙醇,加入1.8 mL的PBS溶液和2 mL的酪氨酸溶液放置于試管中混合,蓋好橡皮塞,放入37 ℃恒溫水浴鍋中10 min,再加入0.2 mL的酪氨酸酶,搖勻后,放入水浴鍋中繼續(xù)水浴25 min,在475 nm波長處測吸光度,記為A0。
(2)
表3 不同濃度下的抑制率Table 3 Inhibition rate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由圖2可以看出,抑制率隨濃度的增大先增大后不變,在濃度為10 mg/mL后抑制率趨于平緩,白芷美白液在1~20 mg/mL濃度范圍內(nèi),抑制率能達到60%,說明白芷有較好的美白能力。
圖2 不同濃度下的抑制率Fig.2 Inhibition rate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目前市面上的防曬產(chǎn)品的主要類型有防曬油、防曬水和乳化體型防曬用品。其中乳化體型防曬用化妝品是將護膚作用和防曬作用兩者結(jié)合起來的一種防曬用品。從使用效果來看,它既能保持一定的油潤性,又不會感到過分油膩,是一類比較受歡迎的防曬化妝品。因此,其配方結(jié)構(gòu)可以在乳化體配方的基礎(chǔ)上添加防曬劑,制得油包水或水包油型乳化體防曬用品。
油相配方:硬脂酸1 g,羊毛脂1 g,蜂蠟1 g,白油 1.5 g,十六醇1 g,凡士林0.5 g,Span-60 0.25 g,單硬脂酸甘油酯0.25 g。
水相配方:Tween-80 1 g,甘油1.5 g,丙二醇0.5 g,水37 g。
防曬劑:氧化鋅 2 g。
制備方法:
將油相原料和親油性乳化劑放入干燥潔凈的100 mL燒杯中,在電爐上攪拌加熱至80~90 ℃,直至全部熔化混合均勻, 油相加熱的溫度不能超過100 ℃,否則做出的防曬霜顏色會變黃。維持滅菌20 min;
將水相原料和親水性乳化劑放入另一潔凈的100 mL燒杯中,在電爐上攪拌加熱至85~95 ℃,直至混合均勻,維持滅菌20 min;
將水相放在磁力攪拌器上,當(dāng)溫度80℃時,把混合好的油相以連續(xù)滴狀的速度加入水相中,在80 ℃下攪拌乳化20 min,加入防曬劑氧化鋅,攪拌均勻后,自然冷卻成膏。
制備防曬霜是先將油相加熱至80~90 ℃溶解和滅菌,水相加熱至85~95 ℃混合以及滅菌,待溫度降到一定時再將油相加入水相中乳化,乳化前的條件步驟都一致,但乳化過程中的溫度、攪拌速度、保溫時間和白芷加入量都對霜有較大的影響。
(1)乳化溫度對防曬霜影響
按配方稱取原料,將油相和水相分別在90 ℃和95 ℃下加熱溶解,待溫度分別降到50 ℃、60 ℃、70 ℃、80 ℃、90 ℃時開始乳化,在同一攪拌速度下攪拌乳化20 min,加入防曬劑氧化鋅后攪拌均勻,自然冷卻成膏。取出一部門防曬霜平均放在放入離心試管中,將離心式管對稱放在離心機中,蓋緊蓋子,在2500 r/min下離心30 min,觀察現(xiàn)象。乳化溫度對防曬霜影響見表4。
表4 乳化溫度對防曬霜的影響Table 4 Influence of emulsion temperature on sunscreen lotion
由表4可以看出,乳化溫度為50 ℃時,防曬霜中顆粒分離分布不均勻,并且有油水分層現(xiàn)象,乳化效果不好;乳化溫度為90 ℃時,防曬霜稠度大,不易擦勻,因為溫度過高會蒸發(fā)一部分水分,而且溫度過高原料也會分解變質(zhì),在80 ℃下乳化制成的防曬霜顆粒分布均勻,細膩,性質(zhì)也比較穩(wěn)定,因此乳化溫度為80 ℃為宜。
(2)攪拌速度對防曬霜的影響
油相和水相滅菌后,待溫度降至80 ℃時乳化,將攪拌速度分別調(diào)為600 r/min、800 r/min、1000 r/min、1200 r/min,攪拌乳化20 min,加入防曬劑氧化鋅,攪拌均勻,自然冷卻成膏,取出一部分防曬霜放入離心試管中,在2500 r/min下離心30 min,觀察現(xiàn)象。攪拌速度對防曬霜的影響見表5。
表5 攪拌速度對防曬霜的影響Table 5 Effects of agitation speed on sunscreen lotion
由表5可以看出,攪拌速度過低乳液顆粒不均勻;而且做離心實驗發(fā)現(xiàn)防曬霜油水分離。速度過高會在乳化時引起液體飛濺。攪拌速度為1200 r/min時,液體飛濺,浪費材料,攪拌速度為600 r/min時,速度過慢,有油水分層現(xiàn)象,防曬霜穩(wěn)定性不好,防曬霜乳化效果不好,攪拌速度為1000 r/min時,防曬霜中的顆粒分布很均勻,比較細膩,也無油水分層現(xiàn)象,穩(wěn)定性也較好,因此選擇攪拌速度為1000 r/min。
(3)乳化時間對防曬霜的影響
先分別將油相和水相加熱至一定溫度混合和滅菌,待溫度降至80 ℃時,開始乳化,攪拌速度都調(diào)至1000 r/min,攪拌乳化時間分別為5 min、10 min、20 min、30 min,加入氧化鋅,攪拌均勻,自然冷卻成膏,取出一部分防曬霜放入離心式管中,在2500 r/min下離心30 min,觀察現(xiàn)象,乳化時間對防曬霜的影響見表6。
表6 乳化時間對防曬霜的影響Table 6 Influence of emulsifying time on sunscreen lotion
由表6可以看出乳化時間短,各組分之間沒混勻,離心后防曬霜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說明性能不穩(wěn)定。因為時間過短,各組分之間沒充分乳化,油水成分沒混勻,只有達到一定時間后乳化完全的防曬霜穩(wěn)定性較好。但乳化時間過長會損失水分,使防曬霜固化,擦在皮膚上有油膩感。
(4)白芷加入量對產(chǎn)品性能的影響
將不同量的白芷加入水相中,油相和水相分別加熱至一定的溫度混合和滅菌,溫度降至80 ℃時開始乳化,攪拌速度均調(diào)至1000 r/min,乳化20 min,加入氧化鋅,攪拌均勻,自然冷卻成霜,取出一部分觀察實驗現(xiàn)象,白芷加入量對防曬霜的影響見表7。
表7 白芷加入量對防曬霜的影響Table 7 Effects of the dosage of Angelica dahurica on sunscreen lotion
由表7和圖3可以看出,隨著白芷加入量的增加,防曬霜的顏色逐漸加深,白芷的量加到2%時,油水不層,性質(zhì)不穩(wěn)定,綜合考慮,w(白芷)=1%時比較合適,能保證防曬霜的穩(wěn)定,同時防曬霜的顏色也較好。
圖3 不同白芷加入量防曬霜顏色變化Fig.3 Sunscreen color changes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Angelica dahurica added
配方中的硬脂酸和蜂蠟起潤滑肌膚的作用,羊毛脂與凡士林聯(lián)用,可以促進凡士林的吸水性和穿透性,白油有保濕的作用,十六醇作為基質(zhì),Span-60和單硬脂酸甘油酯作為油性乳化劑,Tween-80作為水相乳化劑,乳化劑使油水兩相混合,甘油作保濕劑,丙二醇有保濕仿防腐的作用,使用去離子水能保證防曬霜的穩(wěn)定性。通過實驗得出當(dāng)攪拌速度為1000 r/min,乳化溫度為80 ℃,乳化時間為20 min,白芷含量為1%時可制得穩(wěn)定性較好,顏色也較好的白芷美白防曬霜。影響防曬霜性質(zhì)有很多因素,油相乳化劑和水相乳化劑的比例對防曬霜有一定影響,防曬霜配方中的藥品有pH呈堿性,用量的改變會引起pH的變化,要滿足外用乳劑pH小于8.3的要求,有些防曬霜中添加的防腐劑,防曬劑的性質(zhì)會影響防曬霜的性質(zhì)和保質(zhì)期。實驗是將油性緩慢加入水相中,制成O/W型防曬霜能與皮膚有更好的親和性。
油相配方:硬脂酸1 g,羊毛脂1 g,蜂蠟1 g,白油1.5 g,十六醇1 g,凡士林0.5 g,Span-60 0.25 g,單硬脂酸甘油酯 0.25 g。
水相配方:Tween-80 1 g,甘油1.5 g,丙二醇0.5 g,白芷美白液37 g。
防曬劑:氧化鋅 2 g。
在攪拌條件下將油相加熱至85 ℃,維持滅菌20 min,將水相加熱至95 ℃,維持滅菌20 min,當(dāng)油相和水相混合均勻后,先將水相放在磁力攪拌器上,開動加熱攪拌器將溫度控制在80 ℃,控制攪拌速率為1000 r/min,當(dāng)溫度降至80 ℃時,緩慢加入油相,乳化20 min加入氧化鋅和1%的白芷攪拌均勻,自然冷卻成膏。
(1)性狀與細膩度
防曬霜為淺黃色,取出一部分涂布在手上,分布均勻,稠度適宜。
(2) 酸堿度測定
稱取5 g防曬霜,加入100 mL的蒸餾水,在電爐上加熱至微沸,攪勻均勻后自然冷卻,離心,測得pH小于7,符合外用乳劑pH小于8.3的要求。
(3) 穩(wěn)定性檢測
一種方法是取出一部分防曬霜放入試管中,用保鮮膜封口,在水浴鍋上經(jīng)50 ℃加熱5 h,再放入2 ℃的冰箱中冷藏24 h,恢復(fù)至室溫,沒有出現(xiàn)油水分離的現(xiàn)象,另一種方法是取一部分防曬霜平均放入兩支離心試管中,將試管對稱放置,在2500 r/min下離心30 min,防曬霜沒出現(xiàn)油水分離現(xiàn)象,說明防曬霜的穩(wěn)定性較好。
(4) 清除能力的測定
精密稱取5 g白芷美白防曬霜放入燒杯中,加入50 mL乙醇超聲提取1 h,使防曬霜破乳,離心,將上清液放入潔凈的錐形瓶中備用,用移液管精密取4 mL DPPH溶液和4 mL的50%乙醇放入1號試管,取4 mL DPPH溶液和4 mL白芷美白液放入2號試管中,取4 mL白芷美白液和4 mL的50%乙醇放入3號試管中,三支試管分別蓋上橡皮塞,混勻避光靜置30 min,在517 nm波長處測吸光度。1號、2號、3號試管的吸光度分別記為Ac、Ai、Aj,見表8。
表8 清除率吸光度Table 8 Absorbance of clearance rate
由式(1)計算得清除率為40.60%。
(5)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測定
處理組:用移液管取2 mL的白芷美白液,加入1.8 mL的PBS溶液和2 mL的酪氨酸溶液放置于試管中混合,蓋好橡皮塞,放入37 ℃恒溫水浴鍋中10 min,再加入0.2 mL的酪氨酸酶,搖勻后,放入水浴鍋中繼續(xù)水浴25 min,在475 nm波長處測吸光度,記為B。
空白組:用移液管取2 mL的白芷美白液,加入1.8 mL的PBS溶液和2 mL的酪氨酸溶液放置于試管中混合,蓋好橡皮塞,放入37 ℃恒溫水浴鍋中10 min,再加入0.2 mL的PBS溶液,搖勻后,放入水浴鍋中繼續(xù)水浴25 min,在475 nm波長處測吸光度,記為B0。
對照組:用移液管取2 mL的50%乙醇,加入1.8 mL的PBS溶液和2 mL的酪氨酸溶液放置于試管中混合,蓋好橡皮塞,放入37 ℃恒溫水浴鍋中10 min,再加入0.2 mL的酪氨酸酶,搖勻后,放入水浴鍋中繼續(xù)水浴25 min,在475 nm波長處測吸光度,記為A。
總空白組:用移液管取2 mL的50%乙醇,加入1.8 mL的PBS溶液和2 mL的酪氨酸溶液放置于試管中混合,蓋好橡皮塞,放入37 ℃恒溫水浴鍋中10 min,再加入0.2 mL的酪氨酸酶,搖勻后,放入水浴鍋中繼續(xù)水浴25 min,在475 nm波長處測吸光度,記為A0,見表9。
表9 抑制率吸光度Table 9 Absorbance of inhibition rate
由式(2)計算的抑制率為33.33%。
在攪拌速度為1000 r/min,乳化溫度為80℃,乳化時間為20 min,白芷含量為1%下制備得的防曬霜,顏色為淺黃色,取出一部分防曬霜涂在手上,分布均勻,無油膩感,測得的pH值小于7,性狀和pH值均符合要求,做離心實驗也沒出現(xiàn)油水分層現(xiàn)象,說明制備的防曬霜穩(wěn)定性好,自由基清除實驗測得清除率為40.60%,酪氨酸酶抑制實驗測得抑制率為33.33%,說明當(dāng)攪拌速度為1000 r/min,乳化溫度為80 ℃,乳化時間為20 min,白芷含量為1%時可制得膏體性狀穩(wěn)定,顏色也較好的白芷美白防曬霜,并且防曬霜中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美白功效。
本實驗以白芷為原料,采用50%乙醇回流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制備成白芷美白液通過DPPH自由基清除實驗[7]測得隨著白芷美白液濃度的增大,自由基的清除率增大,在濃度達到10 mg/mL后呈平緩趨勢。在濃度為20 mg/mL時清除率能達到57.17%,實驗表明在同等濃度下維生素C的清除率高于白芷美白液的,但在濃度較小時白芷美白液與維生素C的清除率接近,當(dāng)濃度增大時,兩者的清除率相差增大,說明白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其抗氧化活性在高濃度時低于維生素C。測定對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時抑制率隨濃度的增大先增大后不變,在濃度為10 mg/mL后抑制率趨于平緩,白芷美白液在1~20 mg/mL濃度范圍內(nèi),抑制率能達到60%,說明白芷有較好的美白能力。設(shè)置單因素實驗得出制備白芷美白防曬霜的工藝條件,當(dāng)攪拌速度為1000 r/min,乳化溫度為80 ℃,乳化時間為20 min,白芷含量為1%時可制得藥理性能較好,膏體性狀穩(wěn)定,顏色也較好的白芷美白防曬霜。實驗為白芷美白防曬霜的制備提供了一定的技術(shù)支撐。但由于時間精力有限,相關(guān)研究尚處于基礎(chǔ)階段,其作用部位、濃度的變化、發(fā)揮效能過程和臨床應(yīng)用等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