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何靜 賈娜莉 蘭婷
【摘 要】目的回顧性分析整體護理模式應用于燒傷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入本次研究的80例實驗對象均是前來我院治療的燒傷患者,以系統(tǒng)抽樣法分組,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行整體護理模式,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未進行治療時,對比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經治療后比對照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更低,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整體護理模式應用于燒傷手術室護理中,能夠平復患者負面情緒,減少術前準備時間,提升護理滿意率,保證護理質量,值得臨床實踐。
【關鍵詞】常規(guī)護理模式;整體護理模式;燒傷;手術室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臨床上,燒傷屬于重癥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致死率。且手術工作中燒傷是護理的難點及重點,現(xiàn)階段,隨著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醫(yī)學模式,使燒傷手術室患者的存活率得到顯著提升,但很多燒傷患者是突然發(fā)病,且病情嚴重,很容易引發(fā)負面情緒,對順利實施手術及術后臨床療效造成影響,因此,需通過良好的護理干預,穩(wěn)定患者治療效果。我院圍繞整體護理模式應用于燒傷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展開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入本次研究的80例實驗對象均是前來我院治療的燒傷患者,以系統(tǒng)抽樣法分組,各40例。觀察組: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18例,年齡跨度19-72歲,年齡均值(45.15±2.13)歲;對照組: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17例,年齡跨度21-73歲,年齡均值(46.78±2.42)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經分析,滿足對比要求,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模式,包括常規(guī)術前檢查,術后基礎護理等。
觀察組:整體護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2.1 術前干預
于術前一天對患者進行訪視,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了解,并明確患者各項檢結果,在護理過程中以親切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耐心解答,比如是否會毀容、傷殘的問題,對此,應及時告知患者實際情況,消除患者負面情緒,在護理過程中還應為患者講解手術方法,手術流程及術中配合要點,還應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禁止患者的飲食飲水,告知患者術前準備的重要意義,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
1.2.2 術中配合
由于每位患者都會個體差異,在面對燒傷情況時,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反應,手術室工作人員的特殊穿戴及所處的不同環(huán)境,均會使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被送到手術室后,應主動迎接,對其情況嚴格核查,并了解患者夜間睡眠情況,給予其心理疏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還應為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醫(yī)師及麻醉醫(yī)生,告知患者麻醉配合要點,手術過程中應與醫(yī)師默契配合。護理人員在手術過程中還應觀察和記錄患者病情,對術中物品認真核查,保證手術效果。
1.2.3 術后干預
若患者正處于嚴重燒傷,應給予其支持和鼓勵,加強觀察患者病情,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使患者有信心面對疾病,加快康復速度。除此之外,還應在術后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和功能鍛煉指導,對于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做好反饋工作,總結和歸納護理工作中的問題,創(chuàng)建隨訪卡,給予定期隨訪。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與抑郁自評量表評估80例患者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評分與護理效果呈反比[1]。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兩組數(shù)據(jù)均用SPSS21.0軟件處理,()代表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率[n(%)]代表計數(shù)資料,檢驗值用x?,P<0.05,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組間不良情緒變化情況對比未進行治療時,對比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經治療后比對照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更低,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手術室里有很多燒傷患者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給手術室護理工作增加了挑戰(zhàn)。對此,臨床治療燒傷患者的同時,應給予良好的護理干預,平復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保證整體護理效果[2]。整體護理模式可在臨床中普遍探索,始終強調的現(xiàn)代護理理念為“心理-生理-社會”,始終堅持著“以患者為中心的”干預模式,自患者入院到結束手術,為患者提供系統(tǒng)性、針對性、全面性的護理服務。整體護理模式在燒傷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主要從術前干預、術中配合及術后干預等方面進行,可獲取良好的臨床干預效果,護理人員在實施整體護理時,應對燒傷患者的病情特征及心理變化全面了解,獲取更加全面的臨床效果,保障護理質量,護理人員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均需良好應用整體護理,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除此之外,還應給予護理人員專業(yè)護理培訓,增強患者關于心理、生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提升整體護理滿意度,保證整體護理[3]。
本次試驗主要圍繞整體護理模式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應用于燒傷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未進行治療時,組間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經治療后,組間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梢姡谂R床治療燒傷手術室患者的過程中,通過整體加以輔助,可改善患者不良癥狀,提升護理滿意度,保證護理質量,強化醫(y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整體護理模式應用于燒傷手術室護理中,能夠平復患者負面情緒,減少術前準備時間,提升護理滿意率,值得臨床實踐。
參考文獻
[1] 李玉霞,常春婧,崔麗玲.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在乳腺癌患者手術室的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7,23(5):142-143.
[2] 高霆,安陽.整體護理中融入人性化舒適護理理念對手術室整體護理質量的影響[J].智慧健康,2019,5(25);137-138.
[3] 許祖瓊.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的作用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4(16):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