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大幼兒園都紛紛延遲開學,為實現“停課不停學”的目標,制定教育措施,推動家園合作、家園共育是助學生在家也能有規(guī)律的學習和生活的重要路徑。本文從特殊時期(疫情)實際情況出發(fā),分析了家園共育的現狀,結合教育經驗提出了優(yōu)化線上家園共育的策略,希望進一步提升幼兒家園共育的質量。
關鍵詞:特殊時期;在線教育;家園共育
今年以來,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我國也在這種背景下實行了長時間的居家防護工作。這種病毒不僅擾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和生產,全國上下都積極做好了疫情的防控措施,我國教育部也響應國家的“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要求各個學校都延遲了開學,并組織教師做好線上教學工作[1]。作為幼兒園,如何推動園內活動線上發(fā)展,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與家長一道協同做好學習和疫情防控工作,利用網絡、終端設備以及各種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自學和游戲空間尤為重要。
一、特殊時期(疫情)中家園共育的現狀
(一)家園協同,強調疫情防控效果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教師就應嚴格貫徹和落實學校對疫情防控的決策和部署,迅速啟動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每天定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朋友圈、微信群、電話以及短信等各種方式,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系,向家長推送防疫健體知識以及疫情信息,讓家長了解疫情狀況,并指導家長做好幼兒的個人衛(wèi)生情況,勤洗手,避免與外界接觸。同時,結合幼兒的特點,家長在家收集和整理幼兒居家活動的資料,制作成電子版的防護手冊,教師針對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給予家長積極的指導,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家園共育工作[2]。
(二)依托微信,推動家校有效溝通
為了有效了解幼兒居家情況,教師應建立一個微信群,每天督促家長及時將幼兒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進行展示,并針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并與家長進行聯合指導幼兒進行改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幼兒的學習情況和效果進行分析,并結合之前自己的教學過程,閱讀優(yōu)秀的幼兒教學書籍,并從中汲取教學經驗,進而與家長進行教學交流,產生共鳴,有效解決幼兒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針對幼兒的生活習慣問題,教師也要多多關注,并與家長建立溝通,從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出發(fā),讓家長作為疫情期間教學的主體,對幼兒的學習和生活進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和指導,教師只是適當地針對實施過程提供建議[3]。
(三)智能技術,助力線上活動引導
疫情時期幼兒園活動要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數字化的教育內容。隨著網絡論壇類型和微博等的崛起,互聯網絡已經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文化服務方式。開展直播教學、沒參與直播采用復看的雙師教學,針對幼兒家庭情況以及其性格特點,從客觀實際出發(fā),每天做好線上活動引導[4]。由于線上活動時間安排只有二十分鐘,短短的二十分鐘,幼兒無法在活動中體會到樂趣,必須將家庭和家長結合起來,繼續(xù)延伸網上活動。
二、特殊時期(疫情)優(yōu)化家園共育的策略
(一)及時轉變管理理念,強化在線活動質量和效果
幼兒園領導層面必須堅持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新時期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結合疫情下幼兒園在線管理實際情況,強化在線活動質量和效果。特殊情況的家園網絡在線協同需要幼兒園從客觀的環(huán)境出發(fā),結合幼兒實際情況調整線上線下活動策略。一是制定幼兒園線上管理制度。將幼兒園活動管理需求融合到家庭教育中去,制定幼兒園線上管理制度,及時轉變管理理念。明確幼兒園各組織間的權責,推動線上幼兒園管理制度一以貫之。二是明確家長管理具體措施。堅持與時俱進,重視審視在校教育對家庭的影響。家庭必須管理與疫情結合起來。綜合促進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堅持以幼兒園活動為中心,充分利用在線智慧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做好家庭在線管理和幼兒園對接工作。以微信群為載體,打造線上家長會、家長參與教育和管理陣地,推動家庭教育線下管理向線上管理轉移。
(二)重視教育設施建設,增強在線活動引力和能力
從疫情中幼兒園在線活動教育的現狀可以看出,教育基礎資源是線上教育持續(xù)開展的重要載體。從幼兒園教育領域看,需要從以下兩個層面不斷增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家園合作。一是結合幼兒需求和現代化媒體特征,將幼兒園數字教育注意力融合到基礎資源建設與發(fā)展中去,創(chuàng)新編輯教育數字資源,形成系統(tǒng)性的數字資源,通過互聯網推動、APP推送、流量推送等多種形式打造基礎資源陣地;二是重視家長教育資源推送。家長教育能力是家園共育和現代教育的前提,我們必須從幼兒園的職能和社會定位出發(fā),時刻關注家長的在線教育需求,強化學校數字教育平臺日常運營。重視新媒體日常推廣運營,將教育內容、用戶推送等融合到數字平臺日常運營中去。通過在線教育和引導,不斷提升家長教育的綜合能力。
(三)強調精準活動教育,重視在線教育活動策劃和延伸
從疫情期間幼兒園在線活動現狀可以發(fā)現,在線數字活動需要有作為、有新作為,只有在數字網絡服務進程中善作善為,才能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的活動陣地建設,將幼兒、幼兒園和家庭具體活動統(tǒng)籌結合,打造趣味活動模式,激發(fā)游戲活動教育內容的吸引力。同時,要重視家庭在活動中的作用與意義,深化家庭作用,將家長參與和在線教育引導結合起來,共同促進教育的進步與發(fā)展。為了讓幼兒在疫情期間,在有限的空間里能宅出無限的精彩,教師可以提議讓家長在家指導幼兒開展有意義的主題活動,例如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幼兒能夠享受自己動手所獲得成果的喜悅,也能讓幼兒學會對父母感恩。
三、結語
幼兒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園共育活動實施,有效的家園共育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日常教學中的家園共育活動實施路徑受到了限制,特別是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忽視了與幼兒園溝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給家園共育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幼兒園與家長之間應有效融合,教師給予家長及時的指導和建議,提高其教育能力,給幼兒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育,實現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的一體化。
參考文獻
[1]葉平枝.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健康幼兒園建設[J].學前教育研究,2020(06):9-14.
[2]何琳怡.“云”助力:疫情期家園共育新路徑[J].教育科學論壇,2020(11):22-23.
[3]徐麗.特殊時期的家園共育:立足于解決真問題[J].江蘇教育,2020(18):27-28.
[4]謝德真.實施家園共育,消除小班幼兒入園焦慮[J].教育觀察,2020,9(08):116-117.
作者簡介:
王瑩(1986-),女,籍貫: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民族:漢,學歷:本科,職稱(職務):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