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大肥喵
貓為什么會討人喜歡呢?
人類學上有一個解釋,認為是貓咪長得像小孩子,于是被人類移情了。
進化心理學認為,對以上這些有好感,并且好感強烈的人群更愿意去保護和養(yǎng)育后代,因此他們的基因更容易流傳下去,長此以往,人群中擁有前者的基因就比較高,對這樣的特征有天然的喜愛。
而現(xiàn)代的貓咪,往往都有以上特征,所以會被人類移情。米老鼠也是這個原因得到人們的喜愛的。
大眼睛不容易遮掩情感波動,使他人很容易在叢林中辨別對方是否有敵意,容易使人放松對自己的警惕。而小眼睛的人,則不容易招人喜愛,因為我們不容易辨別對方的情感波動,不清楚對方是否有敵意,安全起見,我們會選擇認為對方對自己具有敵意因而對其產生敵意,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也是為什么現(xiàn)代社會小眼睛的人獲得好感要天然比大眼睛的人困難。
現(xiàn)代考古學和遺傳學發(fā)現(xiàn)可以為此解釋提供某些證據(jù),學者們發(fā)現(xiàn)所有家貓都有共同的祖先,是一個譜系衍變開來的,大體來自一萬年前中東新月沃土地帶,而人類第一個農業(yè)村莊正好于此時出現(xiàn)于該地區(qū)。
從功能上來說,貓咪被馴化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為貓咪經常給人惹麻煩,除了捕鼠以外沒有多少用途,而且它并不是群居動物,人只要取代了群居動物的領袖便能馴化整個群體,但貓咪至今依然是有自己領地意識的獨行客,對同性毫不客氣,就像絕大多數(shù)貓科動物一樣。
因此,學者們認為,貓咪與其他被迫執(zhí)行人類任務的動物不同,它們是自愿進入人類族群的。它們首先是因為被老鼠吸引過去的,人類農業(yè)出現(xiàn)后放棄游獵生活選擇定居,進而產生了大量的糧食積蓄,這吸引了老鼠,而老鼠的聚集又吸引了貓。
對于人類來說,幼小的貓咪并沒有安全上的危害,捕鼠的能力也支撐其存在的理由,但最關鍵的是它們像人類嬰兒的體征,使其不自覺地獲得了人類的喜愛。當然,這肯定是有一個人為選擇的過程,那些最像人類嬰兒的貓咪更容易獲得喜愛,更容易留下后代。
換句話說,貓咪被人類馴養(yǎng)本身就是拿來當小孩子養(yǎng)的,是拿它當家庭的一部分來看待,這也是為什么貓咪在寵物中最像小孩子。其他馴養(yǎng)動物,則更多的是因為某種實用功能,寵物功能并不凸顯,這使得它們長得像小孩子的可能要比貓咪小多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們可以比較狗與貓體征、性格上的差別,像小孩子一樣無理取鬧的狗可遠不如我們喵星人多。狗跟貓的萌點不一樣,狗的萌點更多是在實用上,好斗更有雄性氣息的男性更喜歡狗,這是狩獵給予他們的本能。
另外,作為一種小型貓科動物,貓的祖先喜歡獨居,需要的領地范圍也比狗小很多。一只野貓的領地面積在1到3平方公里,而狗的祖先則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喜歡漫長的追逐和巡邏。以狗的野外親戚灰狼為例,它們的領地面積會超過200平方公里。
要滿足狗的天性,你不得不每天帶它出去社交、散步,否則狗就會不開心;而對貓來說,宅在家里才是理想的生活。如果它們學會使用抽水馬桶和上網買貓罐頭,人類對它們就沒什么意義了。
如果一個人性格內向、不太喜歡社交、生活在城市、每天為搬磚疲于奔命,那么養(yǎng)貓顯然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