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錨
作為一個90后,我還記得在自己的青蔥歲月里,最討厭的就是來自成年人的鄙視。那時候還沒有成年的90后,背負著大洋彼岸海明威那一代人的宿命,每天都被說是垮掉的一代。
然后,我們也總會像海明威一樣,對這種代際傷害做出純粹感性的批判,立志要改變這種代際審視的循環(huán)。但正如歷史教訓總是在證明:人類的本質(zhì)是“真香”,我們90后也最終長成了曾經(jīng)最討厭的模樣。
今天的我,當看到00后小孩時,總是難免用一種過來人的眼光審視他們,有時候甚至會產(chǎn)生一種錯覺:這幫小學生還有救嗎?除了二次元、追星和《王者榮耀》,他們還能在網(wǎng)上干啥?這一代垮掉了。
事實證明,正如過去的人低看了90后一樣,90后也低看了00后。端午節(jié)假期期間,小學四年級的表弟拿著手機問了我一個至今難忘的問題:“你知道端午節(jié)吃什么嗎?”
“粽子。”
我當時心中覺得00后果然不行,連我國傳統(tǒng)飲食代表之一的粽子都不知道。
沒想到他接著問:“還有呢?”
我被問住了,他又接著問:“‘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哪個樓呢?”
我一時語塞,不知道應不應該把黃鶴樓說出來。正在猶豫間,他又說:“不用了,有人答上來了,鸛雀樓?!?/p>
我有些不服氣,追著問他為什么突然問我問題。孩子又理直氣壯起來,說:“不會吧?不會吧?還有人不知道這些嗎?這都不知道,那你怎么和朋友一起玩最新的‘一起派對啊?”
“‘一起派對又是什么?”
“姐姐你真的太老土了,果然是90后,上個世紀的人?!?/p>
我,一個成年已久的90后,被一個四年級的00后小學生鄙視了。虛(卑)心(微)請教后,原來所謂的“一起派對”是QQ里的一個功能,可以通過發(fā)起功能和朋友一起在線玩游戲,大咖會以視頻的形式提出問題,然后參與游戲的玩家們通過語音搶答進行游戲。
鬧了半天原來就是一個QQ問答游戲??!幼稚!不就是傳統(tǒng)知識問答?我決定打開塵封已久的QQ,大戰(zhàn)00后小學生,一雪前恥!但是我好像沒有00后朋友。
沒關(guān)系,QQ不就是用來交友的嘛,沒人就加群啊!打開群搜索,精確一下關(guān)鍵字,限定一下群標簽再搜一下,嘗試點傳說中00后會用的詞兒試試:果然,大量看不懂的群名向我撲面而來。
原本以為QQ就是00后們無情的聊天工具,兼恨不得天天打一星的網(wǎng)課平臺,看來還是他們的秘密基地,哦耶。
瞬間好奇心大起的我申請了其中幾個。有的群要答題,題目……是真的看不懂。
但靠著強大的外(搜)援(索)支持,我還是回答了幾個。很快,我就收到了第一個入群通知。
00后的世界真的太奇妙了。
但是,第一個進去的群管理員居然告訴我“要先拜師”,什么是拜師?這里是QQ群還是QQ游戲?難道遇到了一個公會群?想到要拜一個00后為師,這“屈辱”即使是虛擬世界我也是不能忍的。于是我一時間心有靈犀,打算自成門派。
1500字,我一篇稿子也就1500字好吧?這煩瑣的步驟簡直比我局規(guī)定還要多,我就是想偷窺一下00后,順便玩?zhèn)€游戲,想想還是算了,拜師就拜師。
但沒想到拜師還要答題,掌門居然還在上課,這次是真的不能(想)忍(答題)。
最后,我當然是成了一名“丐幫”弟子。
入群不久,群里就有人發(fā)起了游戲,我立刻加入,準備大戰(zhàn)00后。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搶答之后,我成功地和另一位隊友成了最后一名。要問為什么——00后回答問題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而且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名不正言不順是哪家思想?”“天中節(jié)是哪個節(jié)日別稱?” 我根本反應不過來。
但是愿賭服輸!本著老乙方的社交習慣,當然要先“討好”一番。但是,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了——我被火速踢出了群聊。
首戰(zhàn),失敗。
天哪!上次被踢出群聊還是辭了職沒主動退公司群的時候。
但是90后是不會屈服的,我怎么可能會輸給00后?于是第二天,我再次加入了幾個群。
這次,我又被00后的群活動驚呆了。九年級,二十四史,聽起來都是距離我很遙遠的詞語。
圍觀了一天以后,我決定主動出擊,積極主動地請求群內(nèi)00后們一起玩一玩這個游戲。
但萬萬沒想到,我再度遭到碾壓,上一次可能是別人反應太快,可這一次是好幾題都不知道,甚至游戲結(jié)束,我記得的就只有一道“屈原所投之江是哪條?”
你知道嗎?是汨羅江哦!
更沒想到的是,我居然被無情嘲笑該回家多看書。
又是二十四史,怎樣?00后必讀書目嗎?00后人手一本嗎?
正當我在反(懷疑)思(人生)自己的文化結(jié)構(gòu)是不是有點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游戲群通過了我的加入申請。游戲我可以的!本平房鄉(xiāng)娜可露露請求出戰(zhàn)!
但是,進了群開黑都還沒玩幾把,他們來了,他們帶著熟悉的對話又來了。
我決定還是先默默吃瓜。
哭了,年紀輕輕就能索引考據(jù)合理推測,這讓我們這種靠搜索引擎工作的社畜覺得自己的飯碗要被端了。
比不過比不過,后浪果然是后浪,我還是回歸我的成年生活找尋一些自信吧,至于要一雪前恥和表弟炫耀,表弟是誰?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次“大戰(zhàn)00后”QQ群歷險記還是讓我這個上個世紀的人感慨良多。
活躍在QQ上的00后,是現(xiàn)在比較容易被誤解的一代人。一方面他們的成熟言行與出生年份會給人很大的反差感;另一方面社會還因為“00后”的標簽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是小孩,不相信他們也能創(chuàng)造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世界。
畢竟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還只會玩QQ堂,而你已經(jīng)學會寫豪放派宋詞了,這難免讓人覺得意外和不敢相信。
但其實沒有什么哪代人之分,這些00后和我們在十幾年前上網(wǎng)時一樣,抱著單純的動機,加入興趣群,尋找共同愛好者,分享知識、結(jié)交朋友,并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工具,快速又不可限量地實現(xiàn)著自己尚不漫長的人生價值。
一代又一代,后浪推前浪,何嘗不是都在推動世界向前?每一代,都是最好的一代。
而且這一代人,也并沒有在消費社會的洪流里陷入歷史虛無主義,反而紛紛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對傳統(tǒng)文化的探索中。不得不承認,這群還在觀察世界的00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了解,遠超我們的想象。
這不僅體現(xiàn)在他們對漢服、對古風、對偶像、對國漫有著更大的興趣,還體現(xiàn)在他們的日常言行中,去積極參與傳統(tǒng)文化游戲,去嘗試創(chuàng)作傳統(tǒng)詩詞,去盡力了解每一段歷史,甚至對一個游戲英雄背后的故事也不掩飾好奇心與求知欲。
回想我們的年代,技術(shù)與世界飛速發(fā)展,每一天都有全新的信息涌來。盡管傳統(tǒng)不滅,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這一代,的確是更多、更快、更沖動地向往信息時代帶來的“洋”文化,尤其在千禧年之后,哈韓、哈日、歐美、嘻哈等占據(jù)了我們的生活。
在這群還在QQ里聊天交流、擴列交友的00后身上,我看見了傳統(tǒng)文化正在煥發(fā)新的生命力。這些年來,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也更高興地看到,所謂國風、國潮歸來,后浪涌起,把對古風與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帶回了我們身邊。
而90后呢?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坐在沙發(fā)上看你寫作業(y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