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開往那拉提空中草原。沿途有冰冷湍急的河水流淌,它們從遠處的雪山集結(jié)而下,沖刷著河沿的寒石與枯木。
一路上,向?qū)яR軍一邊開車,一邊向我們介紹著:“你們看山坡上那些房子,以前都是有人住的,不過現(xiàn)在他們大部分已經(jīng)搬到山下去了?!?/p>
一塊草地上,晾曬著排列整齊的奶疙瘩,舊木架上懸掛著捆好的風(fēng)干羊肉。這時,馬軍把汽車停下,說要帶我們?nèi)ヌ酵晃蛔≡谶@里的老朋友。
很快,一位老人推開木門走了出來。馬軍說,他叫艾買提別克,是這片草原的巡護員。穿著樸素、身材高大的艾買提別克,和我們一一握手。他的手被歲月打磨得像是森林中的樹皮,他的眼神迅疾而深邃。
老人的身后,就是他的屋舍。確切地說,這是一個稍顯破舊的氈房。艾買提別克給我們講述他的故事:從20多歲開始,就在當(dāng)?shù)氐牧謭鲎鲎o林員。在林場工作10多年后,因為年齡超出工作要求的范圍,他又轉(zhuǎn)身投入草原的巡護工作,這一干又是將近20年。
草原巡護是生態(tài)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里的山、水、林、草、湖和野生動物都要進行日常巡護。從交談中,我得知,每一年,老人都是這片草原上,最后一個拆氈房、最后一個搬往山下的人。
氈房拆了,轉(zhuǎn)場了,可他這個巡護員還得來巡護。相較于夏天,冬天的交通就不那么方便了。政府給巡護員配備了摩托車,可是老人還是習(xí)慣騎馬。那時茫茫白雪覆蓋了草原,羊群都已入圈,只有凜冽的風(fēng),擺動著老人的衣角。
巡護員的工資并不多,老人還養(yǎng)了一些羊,平時也可以打些牧草賺錢。但在老人看來,最重要的是保護好這片草原,這也是保護好自己的家園。
天色將晚,氈房外響起了做飯的動靜。老人的老伴正要給我們準備豐盛的晚餐。我們不愿過多叨擾,便起身致謝離去。
汽車行駛在通往山下的草原天路上,遼闊的天空和曠野的風(fēng)都令人感到無比愜意。道路的遠方有馬群,它們正悠閑地吃著草,微風(fēng)拂過草原,也拂動著駿馬的鬃毛。小馬駒則緊跟在駿馬的身后。
(本文入選2020年福建安溪縣中考題,文章有刪減)
王江江: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多篇文章入選全國各地市中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和各類選本。
意林:經(jīng)常在報紙雜志上看到您發(fā)表的文章。您認為寫作時最需要注意什么?
王江江:我在做編導(dǎo)的時候,最看重的就是找細節(jié)。從人物身上挖掘小細節(jié),以小見大來突出主旨。我想這個特點也適用寫作。以本文為例,我寫作的初衷就是因為我聽到巡護員是“每年最后一個拆氈房的人”,這個細節(jié)一下子就打動了我。從這個獨特、質(zhì)樸的點去寫,比一味地空談?wù)f理,用詞堆砌出一個人的形象要好得多。
意林:您認為閱讀對個人成長有哪些影響?
王江江: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是閱讀塑造了我。閱讀讓我用有限的經(jīng)歷和時間去了解一個更廣博的世界,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融在骨血和靈魂里的,正是它們讓我成為今天的我。
意林:對于中學(xué)生閱讀,您有什么建議?
王江江:我的建議是不妨讀一些詩。我最早開始寫作詩詞,后來又開始寫現(xiàn)代詩歌。詩歌講究“煉”字,“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每一個字力求最有表現(xiàn)力、最貼切地使用,這對遣詞造句、培養(yǎng)語言有很大幫助。詩歌往往意境悠長,雖然大部分試卷都標著詩歌除外,但是倘若文中引用幾句詩,也會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