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燕
摘 要: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成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要讓教室活起來,讓墻壁會說話,充分發(fā)揮班集文化的育人作用。筆者主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來闡述對班級文化的認識和實踐。
關鍵詞:墻面;會說話;暗示;自我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5-096-1
俗話說得好,“環(huán)境造就人”。美國教育家杜威也曾說過:“想改變一個人,必先改變他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改變了,他就被改變了?!苯淌沂菍W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心靈家園。良好的教室環(huán)境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它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往往會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我特別注重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并以此為載體,營造濃郁的班級文化氣息。一個教室的墻面語言,尤其是標語的選擇,最能體現(xiàn)一個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是班級學生整體精神風貌的最佳體現(xiàn)。在我們教室的墻面上,有這樣幾句話。
一、“成功屬于有行動的人?!?/p>
每接手一個班級我都會帶領學生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選好自己的競爭對手,促使他們之間友好競爭,把競爭的對手當成是激勵自己上進的目標和榜樣,當成幫助自己成長的良師益友。那么如何在這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呢?機遇不會垂青于任何一個無準備、無行動力的人。我利用“成功屬于有行動的人”這一墻面語言的暗示效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我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本或糾錯本。讓學生上課時記錄老師帶來的“啟迪”,做題時記錄自己的“實戰(zhàn)心得”,評改時記錄老師的“要點歸納”,特別是要記錄做題時遇到的難點、所需的時間、所犯的錯誤,這些對于提高自我、避免重復犯錯非常有用。尤其是針對有偏科現(xiàn)象的學生,我逐個找談,和他們一起商定提高薄弱科目成績的辦法,并要求他們一周向我展示一次額外的付出。所謂的“額外付出”就是讓這些學生有比其他學生更多的行動力,而且要有“本”可查。或錯題集,或自己整理的筆記,或自備的練習冊,或每天的計劃和執(zhí)行反饋的記錄本。我班專設了一個展示臺,每周一其他學生都可以去感受他們的行動力,以此激勵班級的每一個學生。
二、“每個人身上都有可以欣賞的地方?!?/p>
在用墻面語言進行暗示激勵的同時,要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要用欣賞的眼光去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欣賞他們的點滴進步,加以鼓勵和贊美,讓每一個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fā)揮。孩子們希望得到賞識,特別是當他們沒有明顯的優(yōu)點的時候。
對于中等生、差生我抓住各種機會尋找他們的閃光點。一直以來我有一個觀點,參與班級管理的同學可以不是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可以在中等生、甚至是所謂的差生中尋找。因為優(yōu)等生可以在學習成績上獲得精神上的快感,而中等生、尤其是差生,缺少自我認同感。我們班的很多學生都有職務在身。我告訴他們不論事務大小,只要能把一件事做好,并能堅持下來,那你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我就會欣賞你。
我班有個學生丁某。他學習成績差、個人衛(wèi)生差,愛打架,愛說謊。剛知道他要到我班,我就很擔心,不知道會出怎樣的狀況。果然,沒出三天,所有的情況接踵而來:上課影響老師講課,擾亂他人學習;下課胡亂打鬧,和本班同學、外班同學打架,每天都有同學到辦公室告狀,我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對于他我批評過,教育過,找過家長,所有能做的幾乎都做了,效果微乎其微,沒辦法我只能在課間看著他,盡量不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可這樣就給我繁忙的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對于這個孩子我可以說是“恨之入骨”,認為這是個沒有自尊心、沒有上進心,甚至是無可救藥的學生。后來有件事讓我改變了看法。那是一次他打架后又被我叫到辦公室,班長告訴我班里的窗簾壞了。辦公室的張老師說:“那就說讓他去。”當時我還不放心。張老師對他說:“張老師相信你能做好,不要讓老師失望?!彼桶嚅L一起走了,將窗簾換好后他又回到辦公室,為此張老師和我都表揚了他。當我看到他有些害羞的表情時我心里一動: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認可,被別人贊揚,尤其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差生更渴望得到表揚,或許這可以幫助他尋找到進步的突破口。于是,我盡可能地給他創(chuàng)造機會:去文印室捧資料,去團委送材料,班里某個小組衛(wèi)生做得不徹底就讓他幫忙。每次做完我都會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讓他明白:在班里做好事,同學老師都喜歡他,欣賞他。平時我也盡可能地多和他聊天,了解他的想法,有針對性地做工作。同時對他在學校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家長,并要求家長配合我的工作,加強對孩子的教育。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和班里同學的關系改善了,即使和同學發(fā)生矛盾也不再揮拳頭,而是找老師去解決,對于他的轉變我都及時給予肯定和欣賞?,F(xiàn)在和其他同學相比,丁某身上雖然還有一些缺點,但是他的轉變也是很明顯的。相信經過后期的持續(xù)努力,這個孩子會有更大的進步。
事實證明,不少人因為墻面語言的暗示建立起自信,因為墻面語言的暗示茁壯成長。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有原則的,而且未必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從客觀上看,從時代的發(fā)展和人際關系的角度看,墻面語言的暗示力量就像陽光,能使學生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
綜上所述,我們要讓教室里的每一面墻會說話,讓班主任成為引領者和賞識者,讓學生自信、獨立地行走在生命的筋骨里;讓優(yōu)秀的學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讓原本不被認可的學生,在“我能行”“我在行動”的意識中覺醒,從而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形成內驅力,促使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歡蘭.引領共同價值,展示內涵文化——淺談教室布置的共性與個性[J].中小學班主任,2018(01).
[2]耿振美.中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J].江蘇教育,2017(40).
(作者單位: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中學,江蘇 南通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