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圓圓 王碧玉
摘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教育部下發(fā)“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全國高校紛紛響應,在全國興起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線上教學浪潮。雖然線上教學得到各方有力的支持,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硬件和網絡干擾教學、學生自我約束力不足、管理難度大、部分教師網絡教學能力不足、實驗教學難以開展等。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對策:多管齊下全面保障、采取競爭機制、展開多樣元化評價、提高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等。
關鍵詞:停課不停學;疫情;線上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177(2020)09-0084-02
2019年末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fā)。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于2020年1月27日發(fā)布要求《關于2020春季學期延遲開學的通知》,部屬各高等學校適當推遲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時間,春節(jié)返鄉(xiāng)學生未經學校批準不準提前返校,根據相關要求“停課不停學”成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大中小學校的主要防控措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影響,2020年2月4日,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在疫情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隨后教育部統(tǒng)籌整合國家、有關地方和學校相關教學資源,提供豐富多樣、可供選擇、覆蓋各個領域的優(yōu)質網上教學資源,全力保障教師們在線教,同學們在線學。在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通力協(xié)作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在線教學模式在全國各大高校全面開啟。
1高校線上教學發(fā)展及現(xiàn)狀
人類的高等教育教學技術,經歷了從傳統(tǒng)教學到電化教育再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和教育信息化與工業(yè)制造,再到如今的以大數(shù)據和人工智能為主的智慧教育四個階段[1]。中國的線上教學起步較國外晚一些,美國自1998年開始,網絡技術已經大規(guī)模應用于教學,2005年全面的網絡教學支持系統(tǒng)已應用于教學當中。
20世紀90年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國內逐步發(fā)展起來,計算機的現(xiàn)代化教育進入我國高校。進入20世紀以來,PPT組織教學的方式在校園普及,并成為全國高校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手段。在2003年非典時期,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雖然我們打贏了“非典”這場戰(zhàn)爭,但受到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在那一時期,我國高校已經開始了對線上教學積極的探索和應用,并且2003年開始了國家精品課程建設。2014年開始了智慧教室的建設,“翻轉課堂”隨即應用到高校的教學工作當中[2]。
高度普及智能手機,發(fā)達的信息技術及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給此次大規(guī)模的線上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保障。雖然目前線上教學在各方都有強有力的支持,但是面對突如其來教學模式的改變,我們仍然面臨諸多的問題。
2高校線上教學面臨的問題
2.1硬件和網絡干擾教學
良好的硬件設備及高速的網絡支持是保證線上教學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硬件條件、網絡信號覆蓋、學習條件往往參差不齊,導致掉線、卡頓、延遲甚至閃退等各種問題。
由于線上教學對硬件要求較高,許多教師因為電腦配置或系統(tǒng)問題,導致上課時設備出現(xiàn)問題不能順利進行網絡教學,“直播翻車”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學生方面,學習條件千差萬別,手機、電腦、網絡配置差異較大,接收的信號穩(wěn)定性不一,某些偏遠地區(qū)的學生甚至沒有無線網絡支持。
2.2學生自我約束力不足,管理難度大
同以往在校學習教學模式相比,線上教學最大的差別在于學生各自在不同的空間進行學習,是種“隔空喊話”“隔空聽話”式的開方式的學習模式。師生不能面對面交流,教師不能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無法對注意力分散的同學進行及時提醒。沒有了教師的現(xiàn)場約束,學生在終端是否進行有效的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2.3部分教師網絡教學能力不足
在開展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哪些課程內容適合線上完成?返校后如何做好課程的銜接?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有效的組織好線上教學?種種問題顯示,線上教學對于高校教師來說都是全新的考驗,并且比在學校面授上課要求更高。部分教師因信息化技術水平不高,把線下上課的模式直接復制到線上直播課堂當中[3],以至于讓學生覺得乏味單調,容易走神,教學質量無法保證。
2.4實驗教學難以開展
目前高校采取暫不開課,待學生返校后擇期補課的方式。這種方法雖然可以避免因線上實驗教學成效不佳的后果,但學生返校復課后因為疫情影響而推遲的各種考試和課業(yè)集中在一起,形成扎堆補課、復課的情況。實驗教學上課人數(shù)受到疫情防控要求的限制,可能會在師資、教學資源和場地上發(fā)生沖突。如果未能很好的處理,不僅影響教學質量,同時也會給師生健康安全帶來隱患。
3高校線上教學的對策
3.1多管齊下,全面保障
首先,對于授課平臺,必須及時對服務器進行升級,以保障平臺的穩(wěn)定性。社會方面,各大運營商針對線上教學和網絡學習的用戶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如增加網絡覆蓋范圍、提高網絡速度和降低收費等等。作為教師,應該在每一次授課前作好充足的準備,比如授課前調試硬件設備、檢查網絡是否順暢并充分熟悉平臺的使用等等。作為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因客觀原因造成的不確定性。就學生來說,每個家庭條件不同,所能使用的學習設備千差萬別,有的連滿足最基本的需求都有困難,另外,可能存在部分學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實時參加線上學習。所以學校和教師要充分了解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形式授課,提供給學生多樣的學習資源,而不是一刀切。
3.2采取競爭機制,展開多樣元化評價
師生時空分離,班級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必須對學生立規(guī)矩,講要求[3]。課前預習、課中準備和課后要求必須清晰明了,要有相應的獎勵和懲罰機制。為了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及學習效果,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爭,營造出競爭氛圍,激發(fā)同學們的熱情的同時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能力,增強班級凝聚力。結合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對課中學習情況,及課后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過程評價。包括學生個人自評、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及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
3.3提高教師網絡教學能力
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占據了主導地位,教師必須提高對“網絡+教育”的認知能力和利用能力。教師應積極學習相關知識,開拓網絡教學視野。一方面要熟練使用網絡教學設備并熟悉教學平臺的各項功能,同時要善于整合和利用網絡教育資源,將網絡上的優(yōu)質資源應用到教學當中,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對學生針對性輔導和學習效果的檢驗和反思上。針對線上教學的備課,應采取集體備課,盡可能做到平行班級合并備課,以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集所有人之智慧,讓每一堂課都精彩。
3.4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為緩解復課后實驗教學面臨的諸多問題,保證教學質量,實驗課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積極探索展開“翻轉課堂”等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如能利用在線上授課輔助實驗課教學,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復課后因教學場地擁擠而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也能緩解實驗教師的授課和學生學習的壓力。比如利用線上教學完成實驗課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同學們熟悉實驗流程和注意事項,可以提高復課后課堂學習效率,加深同學們對實驗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近些年來,部分高校虛擬仿真實驗室和移動虛擬實驗平臺等智能化教學資源建設為線上教學提供了非常好的資源。
4結語
雖然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是以線下授課為主,線上授課為輔。但是通過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大規(guī)模線上教學開展,線上教學體現(xiàn)出其不可取代的地位。面對教育的信息化發(fā)展,教師和學生都應該主動適應不斷革新的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掌握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和能力。此次疫情不僅加快了推進網絡教學的步伐,同時也促進了教學改革的進步和發(fā)展?!巴Un不停教、不停學”是抗疫的應急之舉,也是“互聯(lián)網+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
參考文獻
[1]李真,岳從遠,馮路.國外網絡教學的發(fā)展狀況與啟示[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3):145-147.
[2]王景利.高校網絡教學發(fā)展分析[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9(4):98-100.
[3]王先耀.高職翻轉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有效對策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8(5):81-83.
(責編: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