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克龍
摘 要:對話教學作為教學模式的新環(huán)境,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前提下,主動去聆聽學生的內心想法,也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內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對話教學的有效運轉,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變被動的填鴨式教學為有效的知識學習。鑒于此,本文從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對話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在佐藤學的“三位一體”理論引導下,提出一些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的實施策略,進而指導數學課堂更加有效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也是建立彼此之間的互相信任和尊重的過程,隨著新教育理念的逐步滲透,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話教學最為建立師生之間信息交流的橋梁,對于教師更加全面的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話教學,可以積極地與教師形成互動,形成一定的學習共同體,同時對于反思自我和實現(xiàn)知識的升華都有巨大的幫助。但是,雖然很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設計了對話教學,但是對對話教學的拓展延伸不深入,對話內容與教學內容聯(lián)系不緊密,導致對話教學沒有發(fā)揮應有的教學價值,因此,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的效率,就必須正視這些問題。
一、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中的對話氛圍不強烈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對話效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程度,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更加有益于學生的知識獲取,但是如果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下降,也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使得小學生逐漸失去課堂對話的興趣。然而,在很多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中,對話的方式仍然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模式,但是對話的內容僅僅是為了讓課堂順利開展而形成的對話,忽視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性。在這種對話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學生的表現(xiàn)則是猜測教師心中的答案一樣,對話教學變成了你問我猜的現(xiàn)象。其次,課堂教學的方向牢牢被老師把控住,學生完全沉浸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的想法被扼殺,從而導致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二等互動性不強,缺乏一定的主動探索和主動反思的過程。這種情況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氛圍始終沉悶,學生在被動的對話教學中追趕教師的思路。
(二)教師的課堂對話意識缺失
教學過程是互相感染,互相配合、促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重要體現(xiàn)在“教”的主體性上,而學生更重要的是“學”的主體,兩者相互影響,而對話教學則是建立起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紐帶。然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容易將數學課堂對話教學理解為簡單的對話,從而很難將對話教學有效地指導小學數學課堂中。對話教學的內容多以記憶性為主,導致師生之間的對話主要集中在“是這樣嗎?”“對不對呀?”,看似深入的追問,其實是一種過場式的簡單對話,很難在學生的心里產生一定的探索欲望,這也體現(xiàn)了教師對對話教學的認識仍然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對課堂教學中對話意識水平的認識處于較低的水平。
二、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的策略
(一)建立相互的信任和尊重
日本教育專家佐藤學提出了“學生的三位一體”理論,其中在對話實踐中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全面發(fā)展。同時也提到對話教學中要相互尊重和信賴,這也是課堂對話有效開展的前提。學生在尊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技能下,就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會更加積極地聆聽教師的對話內容,深入地思考問題,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對話教學中,給每一個學生公平的待遇,給他們平等參與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在對話教學中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信任每一個學生,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體。在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教學中,要放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而不僅僅局限于眼前,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要有前瞻性,構建平等的對話環(huán)境,讓對話教學輕松愉悅,使學生能夠真正輕松地參與到問題討論中,毫無顧忌地與教師、同伴進行有意識的交流和互動。教師則要搭建起相互信任的交流平臺,激活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感受到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對話中開展一系列教學參與活動。
(二)教師要創(chuàng)設趣味性強的對話情景
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友誼利用教學環(huán)境,融入情感表達,激活學生的學習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進行自主性的探索意識。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對話情境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對話教學。這樣可以保證師生之間的交流環(huán)境處于一個相對熟悉的環(huán)境下,能夠激發(fā)出學生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欲望,轉化為更加有效的教學互動。只有在開放、充滿趣味性的對話環(huán)境下,學生的想法才能完全激發(fā)出來,才會產生問題的思考共振,學生也會積極地與教師形成有效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會變得輕松起來。故此,從某種程度意義來說,課堂對話的產生離不開趣味性強、內容開放性的對話情景,在課堂教學中讓師生之間的對話更加融洽。正是這種開放性的對話情景,能夠將學生和教師的問題意識兩者激活,學生的知識遷移也會被拓展,學生的理性情感與感性意識相結合,便會形成師生之間真正的對話效果。所以,要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就必須創(chuàng)設趣味性強的對話情景。例如在講解“圖形的認識”中對稱圖形時,可以創(chuàng)設學生生活中簡單的關于對稱圖形的模型,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感受對話情景的內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數學課堂中要注重對話情景的創(chuàng)設,從趣味性和激勵性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對話興趣,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反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