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琴
摘要: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存在經費不足,專業(yè)技術人才不足,智慧平臺和數據挖掘技術缺乏,數字化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為此,要培育大數據人才和提升館員數據處理技能,要建立和完善移動圖書館和智慧圖書館,要加強圖書館之間合作、推進館際資源共建共享,要深度挖掘大數據資源價值、提升服務讀者質量,要借助互聯網技術促進圖書館資源的共享,要加強與資源供應商和技術供應商的合作。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20)08-0190-03
大數據(big data,mega data),指的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yōu)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洞髷祿r代》指出,大數據是指不用隨機分析法這樣的捷徑,而采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大數據具有5V特點:一是大量(Volume),二是高速(Velocity),三是多樣(Variety),四是價值密度(Value),五是真實性(Veracity)?!?017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指出,我國目前的數字閱讀用戶人數接近4億,人均每年閱讀電子書數量遠遠超過傳統(tǒng)紙質圖書。伴隨手機等移動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數字化、電子化閱讀方式日漸盛行,乃至慢慢成為了大多數人尤其是青少年主要的閱讀方式。高等學校是國家教育、文化的重鎮(zhèn),高校廣大師生對數字化閱讀有著巨大的需求。因此,高校圖書館理應順應大數據時代潮流,高度重視館藏數字資源的建設和服務,以便更好地服務廣大讀者。
1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的圖書館在數字化資源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下述幾個問題。
1.1 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經費緊張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許多高校的辦學經費也有巨大增長,有些高校甚至還笑談直言:有錢沒地方花和不知道怎么花。說到圖書館數字化資源建設經費不夠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來看的:一是不少的高校其實是不缺辦學經費的,就像前面提到那樣,一些高校還正愁錢不知道怎么花出去呢,問題是,這些高校雖然有錢,可是并不愿意或不舍得在圖書館大數據資源建設上多花一分錢,這是一種有錢不愿意花的情況;二是有些高校本來辦學經費就很有限,維持正常的運轉僅僅才夠用而已,當然沒有辦法在捉襟見肘的經費里頭額外拿出一筆錢來加強圖書館的大數據建設了,這是一種有心無力的情況。當然,如果還要細分的話,還有一種特別的情況,客觀上學校就沒有足夠的經費,而且主觀上也不重視和不愿意加強圖書館大數據建設,這種情況就更悲催了。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是一個新興事物,它的建設需要較大的經費投入和支持,而數字資源又基本屬于無形資產和資源,很難像學校的高樓大夏一樣產生直接的視覺沖擊效應,對于這類隱性、建設周期也相對較長、產出效應也不是很明顯的投入,很多高校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經費不足的問題一直是制約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要瓶頸。尤其在當下,呈幾何增長的數字化資源與高校有限的資源購置經費之間的矛盾顯很是突出[1]。
1.2 高校圖書館大數據專業(yè)技術人員不足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進步離不開人,現代科技的發(fā)展進步核心競爭力是人才,圖書館大數據資源建設和管理服務過程自然也是如此。因此,高校圖書館如果沒有從事大數據資源建設和管理服務的專門技術人才,想開展這種就工作都難,更別提說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大數據方面專業(yè)人士非常稀缺[2]。這可能也是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普遍的現狀,因為通常來說,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都是學校其他高層次、高水平人才的家屬,也就是說圖書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學校引進高層次、高水平人才時安排其家屬的部門和場所。這些家屬通常綜合素質不高,專業(yè)技術水平更低。大數據時代,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技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比如數據獲取、數據歸納、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傳輸和數據服務等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非專業(yè)人士難以具備。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近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圖書館“老弱病殘”的狀況有所改觀,也引進了一些專業(yè)人士,但總的來說與大數據時代的要求還相距甚遠。
1.3 高校圖書館智慧平臺和數據挖掘技術缺乏
就智慧平臺而言,高校圖書館包括兩個平臺:一個是圖書館內部的智慧平臺;第二個是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tǒng)與“校園一卡通系統(tǒng)”對接的智慧平臺。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下的各個子系統(tǒng),比如圖書館借閱管理系統(tǒng)、圖書館文獻檢索系統(tǒng),圖書館數據庫檢索系統(tǒng)等等還處于相對獨立運作狀態(tài),因為缺失一個統(tǒng)一的智慧平臺將它們整合,所以廣大師生讀者使用起來不夠方便。至于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tǒng)與“校園一卡通系統(tǒng)”實現有機對接的智慧平臺雖然很多高校都搭建起來了,但功能和作用還很有限,尚需進一步完善。另外,圖書館對讀者利用館藏資源以及使用各個管理服務系統(tǒng)后產生和留下大量的信息數據,圖書館沒有或難以對其進行及時的歸納、精確的分析,深度地挖掘[1],并從中發(fā)現和找到有用的信息,而這些信息是可以用來改進和提高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方法和質量的。
1.4 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資源利用率不高
當前,許多高校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將實現校園數字化、信息化作為現代化校園的共同追求和目標。這里先不談這一目標是否能夠實現和在多大程度上已經實現,現實情況是不少高校圖書館已有的數字化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這一情況就很是令人心痛。當然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不高,原因固然有廣大師生讀者的原因,比如說不知道或不太會使用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或者習慣傳統(tǒng)紙質資源而不愿意嘗試、接受和學習新的東西。但圖書館自身的責任和問題也不容推脫和忽視,諸如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檢索、查找、娛樂、通訊等方面必須的硬件設施和工具的缺失和落后,電腦陳舊版本太低有些甚至根本就不能使用,電子閱覽室開放時間不夠且開放時間不合適;還有就是圖書館能夠提供的數字化文獻資源比較有限,當然各個高校圖書館的情況不盡相同,有些多些有些少些,而總體情況是圖書館能夠購買的數據庫資源難以滿足廣大師生的學習、研究和娛樂需要。有的數字資源也是隨意購買,專業(yè)性不強,沒有充分考慮學校師生實際和現實需求,更別提說有些數字資源查詢、下載和閱讀都很困難了[3]。另外,高校圖書館信息管理和服務系統(tǒng)與學?!靶@一卡通系統(tǒng)”沒能實現有效的融通、兼容,限制了數字化資源的廣泛利用,降低了數字資源利用率。
2 大數據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服務策略
2.1 培育館員大數據素養(yǎng),提升館員數據處理技能
大數據技術人才對于大數據資源建設的重要性乃至關鍵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大數據技術人才,很需要。一般來說高校圖書館大數據技術人才來源基本上有兩條途徑:一是對自己已有的教職員工進行送培,激勵和鼓勵他們參加各種技能培訓、脫產進修或學習,到其他單位深造等,培育大數據資源建設所需要的人才;第二條途徑就是從外邊引進這方面的技術人才,高校通過出臺一些優(yōu)惠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實現引進大數據資源建設所需人才的目標。因此,在圖書館大數據人才緊缺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可以采取這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是引進外來人才,二是提升自有館員技能。另外,圖書館還可以經常邀請外單位的大數據行家里手來館舉辦專門知識講座,也不失為一種提升館員大數據技能的辦法。尤其是圖書館專業(yè)數據館員必須不斷地去學習新的數據管理服務方法、方式和工具等,以便更好地為讀者提供高質量和周到的服務[4]。
2.2 建立和完善移動圖書館和智慧圖書館
隨著大數據和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電子信息終端成為高校師生日常生活的標配,因時而動,順勢而為,許多高校提出打造智慧校園的目標。圖書館作為高?!叭笾е弧钡闹匾块T,是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自然組成部分。伴隨和緊跟著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潮流和腳步,高校圖書館提出要大力建設智慧圖書館和移動圖書館。高校建立和完善智慧圖書館和移動圖書館建設要從下述幾個方面去努力:一是要牢固樹立一個理念,即慧圖書館和移動圖書館的建設要一切圍繞和服務于學校人才培養(yǎng)這一中心任務,一切為了廣大師生讀者、一切為了服務和方便廣大師生;二是完善和優(yōu)化大數據資源利用的基礎設施和通訊設備,比如數字資源服務系統(tǒng)平臺的搭建、無線網絡的開通、數據信息傳輸寬帶的鋪設,網速的持續(xù)提升,手機APP等閱讀軟件的不斷優(yōu)化,電子閱覽室改擴建等,以方便廣大師生更愿意更便捷更高效的使用圖書館數字資源;三是大數據管理和服務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數據管理和服務師生讀者的能力,既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也要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
2.3 加強圖書館之間合作、實現館際資源共建共享
大數據時代,數字資源之大、信息量之豐富難以想象,對任何一個圖書館而言,毫無疑問,它能擁有的數字信息資源都是很有限的,一家圖書館僅憑一己之力不可能也沒必要擁有所有的數字資源。因此,加強圖書館之間的緊密合作,實現大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無疑是既經濟又可行且很現實的好辦法。加強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從合作對象來看,既包括高校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共建,也包括高校圖書館與其他圖書館的合作共建,比如與公共圖書館、科學專業(yè)圖書館的合作共建。圖書館合作共建主要遵循如下路徑:首先要樹立1加1大于2的合作共建理念,各個圖書館之間抱著求同存異的心態(tài),親密合作,聯合共建共享數字電子資源;其次,各個高校共同開發(fā)設備、共同引進技術、共同購置軟件、共同開發(fā)資源,共同制定數據規(guī)范,共同出臺格式標準,共建共享數字資源;其三,樹立全國圖書館一盤棋的觀念,借鑒大數據的理念和運作模式,將每個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都看成是整個大數據資源的有機構成部分,僅僅是整體的組成部分,這樣,各個圖書館的數據資源就可以完全按照大數據的處理方式來共建共享了[1]。
2.4 深度挖掘大數據資源價值、提升服務讀者質量
高校圖書館不能坐擁信息量巨大的數據資源而無所作為,圖書館要充分和深度挖掘本館現有的豐富巨量的大數據資源及其設備、軟件和人才,更好的服務高校師生讀者。一是,運用大數據來科學分析和精確評估廣大師生讀者使用各類信息平臺和各種資源的情況,為圖書館更好的改進管理和服務以及將來采購和補充各種資源提供科學和準確的依據,從而使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更能體現以讀者為中心的精神和理念;二是,充分發(fā)揮大數據各種強大的智能化功能和作用,推進移動圖書館和智慧圖書館建設,推進圖書館自動化管理進程,實現圖書館資源自動搜尋、圖書期刊自動借閱和歸還、圖書資料智能盤點、圖書期刊自動分揀以及圖書位置與信息實時導航定位等;三是,為了方便廣大師生更有效更便捷地獲取各種數字化、電子化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可以有針對性地搭建一些平臺,比如說開設“在線課堂”、設計“QQ”、添加“微信”、運用“微博”等,為廣大師生讀者提供網絡課程、專家講堂以及聲像視頻、文字圖片、歌聲語音等形式多樣的信息資源[3]。
2.5 借助互聯網技術促進圖書館資源的共享
大數據時代,為了實現大數據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更加充分、經濟、有效地使用數字資源,除了各個圖書館、各類圖書館之間要加強合作,實現數字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之外,圖書館還可以借助當今極度發(fā)達的互聯網技術,將本館寶貴乃至稀缺的大數據資源讓更多的用戶使用和分享[5]。當今時代來,互聯網絡技術突飛猛進,即使是我國相對落后的西北鄉(xiāng)鎮(zhèn)也基本實現了網絡的開通和普及。如此以來,圖書館的數字化、電子化的館藏文獻資源和其他可以共享的大數據資源,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傳遞到需要的地方和用戶人群,從而實現館藏豐富資源的共享,而這些地方和用戶就可以實現“不求擁有、只求所用”的理想目標。這樣做的意義還在于此舉可逐步彌合不同地區(qū)和人群之間的數字鴻溝。
2.6 圖書館加強與資源供應商和技術供應商合作
通常來說,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供應商有兩類:一類是知識資源供應商,這類供應商有為圖書館提供傳統(tǒng)紙質圖書、期刊、資料的出版發(fā)行商,還有為圖書館提供數字、電子出版物以及數據庫和數據庫服務的供應商;第二類是技術資源供應商,這類供應商主要為圖書館提供自動化集成系統(tǒng)、無線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簽)、數據存儲系統(tǒng)等軟見和硬件設備以及技術服務。圖書館要加強與上述兩類供應商的深度合作,既能節(jié)省學校的人財物,又能節(jié)約時間和提供更好的產品,還能倚靠其幫助建設大數據平臺[1],推進智慧圖書館和移動圖書館建設。
3 結語
大數據為高校圖書館數字信息、電子信息管理和服務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當前,高校圖書館在數字電子資源建設方面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因此,圖書館要想方設法查找問題、克服困難,創(chuàng)造條件,不斷改進和完善大數據信息管理和服務的辦法和舉措,推動移動圖書館和智慧圖書館建設,從而更好地服務各類用戶讀者。
參考文獻
[1] 張麗萍.大數據環(huán)境下醫(yī)學院校圖書館資源建設機制探析[J].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4):116-118.
[2] 李丹.新時期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分析[J].中華醫(y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8,27(10):87+127.
[3] 劉春王,劉俊濤,于欽明.網絡環(huán)境下中醫(yī)藥院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策略研究[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19,40(1):82-83.
[4] 蔡韶瑩.醫(yī)學院校圖書館面向附屬醫(yī)院開展科學數據管理服務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9,37(4):18-21+69.
[5] 曹海霞,黃利輝,任慧玲.我國醫(yī)學文獻資源(1949-2019年)共建共享發(fā)展研究[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19,40(1):2-6+16.